黄胄的歌舞图,热情似火!

黄胄的歌舞图,热情似火!

伦勃朗 

黄胄 延边之春

欣赏黄胄的这些歌舞图,我们不但能从画面中感受到歌舞者的热情似火,也能从画面的笔墨线条中感受到画者的激情澎湃!

黄胄 延边歌舞

黄胄 延边之春

黄胄 延边之舞

黄胄 延边之春

毛泽东主席曾评价“黄胄是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有为的青年画家,他能画我们的人民”。作为新中国美术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画家,黄胄的作品关注生活,真诚描绘人民的形象,特别是为边疆少数民族留下了壮美的生活画卷。他的少数民族人物与动物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魅力。

黄胄 舞女图

黄胄 新疆舞

黄胄 新疆舞

黄胄 新疆舞

黄胄 塔吉克舞

黄胄 塔吉克舞

黄胄 新疆舞 2014拍 2185万

黄胄一生自23岁至55岁的三十多年间,曾5次赴新疆写生,集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此幅《新疆舞》作于1975年,其时50的黄胄正值艺术创作的金盛时期。我国新疆地区地域广,有维吾尔、哈萨克等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于此。天山之麓,草原之上,能歌善舞的民族同胞向我们展示出浓郁的异域风情。

画新疆必先善画歌舞。而黄胄正是善于捕捉舞蹈瞬间优美姿态的画坛大手笔。图中以大笔疾扫出少女舞动的裙裾和衣袖,手臂和面部细致刻画,形成鲜明对比。红色的上衣和灿烂的笑容,渲染出画面热情奔放的意境。少女身姿骄健,舞步轻盈作为画面主体,敲手鼓和持冬布拉二人伴奏。人物的表情、音乐的节拍、少女的舞姿,整体呈现在观者眼前。

黄胄 塔吉克舞

黄胄 新疆舞

黄胄 新疆舞

《新疆舞》作于1975年,是典型的黄胄题材边疆系列作品。作品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观之,一股清新雄劲的大写意画风便扑面而来。

黄胄的《新疆舞》,流动的势能充满整个画面。从上至下,艺术家有心安排了一个完美的节奏:以最上方拍鼓的乐手为端,其鼓和手的动态构成一个从左上往右下的动势;至中间拨琴的乐手,手中所持沙塔尔的朝向又形成了一个由右上至左下的动势;而当中舞者的动态尤为精彩,头颈的扭动、手臂的动作,最后与裙摆的舞动一起,蜿蜒流转;身躯作为一个主轴纵向地将这些动势整合,使得画面灵动而不散乱,松弛又浑然一体。黄胄更以精准灵动的笔法刻画人物形象,使之成为画面的题眼,将这股流动之气凝结于人物的神情动态之中,呼之欲出。

近观《新疆舞》,艺术家运用侧锋、逆锋、散笔、干笔、湿笔,疾速书写,几乎难辨章法。但经由这些笔墨痕迹,我们清晰感觉到笔在纸上飞快游走的率意和自由。稍退远,统观全画,便觉这些错综的线条和颜色处处坐实于对象,不差锱厘。他用这样一种极富速度感的笔墨,捕捉住快速的舞蹈动作的瞬间,将"书写"与"舞蹈"共通的时间性在平面空间内完美地呈现,令人叫绝。

黄胄 新疆舞

黄胄 新疆舞

黄胄 新疆舞

黄胄 新疆舞

此幅黄胄舞画的风格比较少见,画面清新,线条流畅,画中人物轻舞飞扬,热情怡人,赏之如饮甘露。

黄胄 于阗歌舞

黄胄 于阗歌舞

黄胄 新疆舞

黄胄 新疆舞

'黄胄 新疆舞’

黄胄 藏族舞

黄胄 彝族舞

黄胄 庆丰收(局部)

黄胄 丰收乐(局部)

黄胄素描手稿

我们的文学家、画家是在我们的土地上出生成长的,几千年来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始终贯穿着我们的一切,那就是民族的精神和传统。我的艺术就是在这个信念的基础上发展的。——黄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