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新陷阱”,3月1日起,存款要注意3点,不少储户已入坑

我国居民对于存款的意识是比较强的,目前国内居民的整体储蓄率达到了45%,依旧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国人对于存款机构的选择也比较一致,就是银行。因为银行的安全性是比较高的,50万元以及以下都是可以赔付的,而且银行存款还可以产生较高的利息,当然是存款越高,利息就越多,那么就会出现“钱生钱”的情况,存款就会变得越来越多。现在国内的银行是比较多的,其实银行之间的竞争也比较激烈,有的银行为了揽储,还在可以的范围内提高了利息。

虽说理财的方式有很多种,有这个高风险高回报的,有低风险但利息相对没那么诱惑的,有时间灵活一些的,也有传统观念中整存整取,一年两年的。总之,现在市面上存在形形色色的理财方式,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但现在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伙伴们,其实还是习惯把积蓄存到银行的定期存款里。他们觉得这样比较保靠,放心。而且,定期存款比活期存款的利息还要高出不少,但是今天要提醒大家,去银行存定期存款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事项。

存款变成买“保险”

我相信很多朋友在银行存款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卖掉存款,说存款不仅可以提供保险功能,还可以给很高的利息!很多人会在这个时候被感动,但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掉进了陷阱。这种保险被称为万能保险或红利保险。一旦你被意外欺骗,你的存款就变成了保险,不仅需要长期持有,而且有一定的风险。

存款成“理财产品”

众所周知,银行大堂不仅有员工,还有一些非银行的外来人员,包括保险公司的常驻人员和证券投资的常驻人员。总之,许多朋友认为他们都是银行内部人士。虽然他们都穿着职业服装,但他们的本性完全不同。这些人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诱导金融投资并承诺高利率。在这方面,诀窍不是你不批准金融投资,从而获得高利息支付。这只是表明投资存在风险。在做决定之前,你需要睁大眼睛,清楚地了解情况。

存款变“飞单”

即银行员工被投资公司的高佣金所吸引,私自与其他投资公司“勾结”,以银行的名义出售投资公司的理财产品,并过分夸大收益加以蒙骗,导致投资者上当。一些飞单产品是高风险的基金,甚至是一些私募产品,一旦出现事情,银行也是不会赔你钱的。所以在购买时,要认清银行飞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