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筑的上海故事|淮海中路1110号:曾重门深锁半个世纪的“秘密花园”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建筑是历史的脚印,是一个时代的智慧、情趣、财富,是审美品位的结晶和象征。
建筑,可以供历史学家考证历史的细节,可以让建筑学家研究建筑的发展,可以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回望过去的岁月,可以让经过这里的人们寻访先人留下的曲折脚印。
故人已去,建筑仍在。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先人们,已经成为历史人物,但那些留下了他们的脚印、记录了他们的音容笑貌的老房子,却依然安安静静地待在原地,一如当初的模样,让人感叹岁月竟在不经意间流逝得如此迅速。
《老建筑的上海故事》
邀您倾听这些用上海话诉说的、
有关老建筑的故事……
今天
要给大家讲述的是
淮海中路1110号
一幢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的花园住宅
东湖路、淮海中路交界处,曾有一片隐秘的“秘密花园”。
几何柱式的栏杆上镶嵌着瓷砖,中间点缀着各色玻璃马赛克,一扇豪华精致的铁门紧锁着,隔绝了周围的尘嚣。里面深深庭院里坐落着在上海滩名闻遐迩的大公馆,又叫东湖宾馆7号楼。
在外面是看不见这座大公馆的,因而,也使这座建筑显得格外神秘。事实上,从1949年到20世纪末,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这座花园别墅一直重门深锁,人们对它有着各种猜测。直到2002年,这座沉睡已久的花园才被唤醒,成为名叫大公馆的高档会所餐厅。
大公馆开张以来,接待过不少尊贵的客人,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菲律宾总统阿罗约曾来过这里。亚行会议的重要派对曾在这里举行。不过,大公馆的大门依旧没有向普通百姓打开。夜晚,在淮海路的灯光下,庭院显得更为幽深,令人遐想。
淮海中路1110号属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的花园住宅。建筑为二层砖混结构,立面为三段式划分。主立面朝南,底层中间设有台阶,底层中部设计为塔司干式单柱和双柱,而二层在柱的对应位置上变换为爱奥尼亚柱;建筑两侧略外凸,底层为方窗,二层为平弧拱窗,以崭齐的花岗石作贴面,线条简洁流畅,并统一使用钢窗,窗旁并立着爱奥尼克双柱。主立面两侧二层檐饰十分华丽,以中间锁石延伸开的绶带,雕刻精细,山墙的做法也很别致耐看,屋顶上有巴洛克式的涡卷,显示出古典主义与现代装饰艺术结合的魅力。东立面主入口门廊以四根塔司干柱支撑,上为平台。浅白色的墙体,给人一种沉静、高贵的感觉。
这幢花园住宅的南面是一座三角形的中西合璧庭院,庭院中有假山,一株红枫斜斜地依偎在假山一侧,有两棵百岁高龄的香榧树至今还能开花结果,而40余株香樟都已超过了50年以上的树龄,茂密的树枝把花园里的绿色渲染成一片浓得化不开的绿。
此外,花园里还错落布置着雪松、广玉兰、鸡爪槭、桂花、南天竹、一叶兰等二十多种植物。园内还有草坪,建成时还设有游泳池和网球场,其豪华气派可见一斑。在绿树掩映下有一个由4根塔什干柱子顶起的西式雨棚,通往门厅。在门厅和雨棚之间有一扇小小的花窗,窗上镶嵌着彩绘玻璃,玻璃上绘有抽象的植物,美艳动人。
迈入由两根爱奥尼克壁柱支撑着的门厅,拾级而上,再转个弯,走几级台阶,就是大客厅了。室内以古典式木装饰为主,深色的柚木地板和接近天花板的护墙板,显得庄重典雅。家具的线脚、纹饰繁复细腻,连门厅里挂衣帽的壁架造型也如建筑般严谨工整,其中轴对称,两侧配以柯林斯式的收头,中间的穿衣镜下还带有摆放小物件的抽屉和柜子,上面也雕刻着精致的花纹,犹如摆在室内的一件工艺品。
地板是用不同方向的木条拼出的向心几何图形。门厅的后面是酒吧,酒吧深处是摆着古董家具的雪茄吧。室内各房间门户相通,西面的餐厅里,设置了两个相对的壁炉,上方的卷涡木装饰花纹,带有巴洛克风格。各个房间的壁炉造型基本一致,只在釉面和颜色上稍有不同。
当年会客厅的三面墙壁上装饰着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镜面,天花板上满是细腻的雕刻花饰,边缘装饰着景泰蓝葡萄梗的吊灯和墙上的铜质蜡烛形壁灯带来了浓郁的欧陆风情。二楼的楼梯柱头和大门入口处的柱式一致,楼梯间的窗户也饰有同样美丽的彩绘玻璃。
该建筑原是英藉犹太人乔哲夫的住宅。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乔哲夫举家迁离上海,住宅被日本恒产株式会社侵占。抗战胜利后由国民党上海市政府接管,不久由美国海军军需处租用。
1949年后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1952年5月,这里成为苏联驻华商务代表处上海分处的驻地,1956年后由华东局东湖招待所使用,主要接待中央来沪的领导及来访的外国政要。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期间曾与周恩来一同来过此地,《中美联合公报》中不少谈判便在这里举行。招待所于1982年改为东湖宾馆,曾接待过无数海内外政要。
1985年改称东湖宾馆7号楼,并对外开放。
1994年2月15日,东湖宾馆7号楼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2002年,这幢建筑成为名闻沪上的“大公馆”。
2015年9月29日早上,淮海中路1110号前的花园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风姿绰约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并被冠以“东湖绿地”之名。绿地以一条长长的钢结构紫藤长廊作为动线,蜿蜒曲折贯穿其中。紫藤的品种众多,颜色由紫色、白色、粉色交替,想象紫藤花开时,游人徜徉于紫藤长廊,抬头缤纷,低头落英,阳光从串串紫藤花簇中斑驳洒下,赢得蝴蝶纷飞,小鸟啾啾,该是何等美妙?据说这条上海目前最长的紫藤长廊的设计灵感来自于齐白石的紫藤画作,在设计师的巧思下,钢结构的紫藤花架还向下延展成为多个休闲座椅,并与周边的水景、绿化相呼应,形成中西合璧的绿化风格。设计人员在增加绿地内休闲步道的同时,还重新设计了喷泉水景。虽然原先的围墙拆除了,但原淮海路上、东湖路口两个出入口的共计八根欧式立柱及其五颜六色的马赛克镶嵌装饰全部予以保留,这些材料有着八九十年的历史,可以看到当时精湛的技艺,那些剥落部位还特意留白,未做修补,以便让往来路人更好地体味历史。
绿地内保留了多株古树名木,并添种了新乔木品种,呈现出上中下三层错落有致的景观:上层骨架树种为香樟,其余上层树种为广玉兰、雪松、香榧、丝绵木、白皮松;中层树种为罗汉松、五针松、桂花、木瓜、鸡爪槭等;下层树种为南天竹、瓜子黄杨、黄馨、一叶兰、杜鹃、八仙花、麦冬、常春藤等,使得绿地内四季色彩缤纷,花香不断。
淮海中路东湖路口原来的深宅大院成为开放绿地,不但能展现和叙述城市的历史和文脉,而且能够让更多游人走进来观赏休憩,城市因此变得更美好。
来源:东方网
编辑:夏小夏、安通
审稿:程伟民
转自:“东方网”公众号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