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麦田地下害虫? – 微农资网
为害小麦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3种,主要发生在小麦秋苗期和返青后至灌浆期。
蝼蛄。
蝼蛄为害小麦的时间是,从播种开始直到翌年小麦乳熟期,它在秋季为害小麦幼苗,以成虫或若虫咬食发芽种子和咬断幼根嫩茎,或咬成乱麻状使苗枯死,并在土表穿行活动成隧道,使根土分离而缺苗断垅。为害重者造成毁种重播。
蛴螬。
幼虫为害麦苗地下分蘖节处,咬断根茎使苗枯死,为害时期有秋季9-10月和春季4-5月两个高峰期。蛴螬冬季在较深土壤中过冬,翌年春季气温回升,幼虫开始向地表活动,到13-18℃时,即为活动盛期,这时主要为害返青小麦和春播作物。老熟幼虫在土中化蛹。成虫白天潜伏于土壤中,傍晚飞出活动,取食树木及农作物的叶片。雌虫把卵产在10厘米左右深土中,孵化后幼虫为害大豆、花生及麦苗。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或幼虫过冬。如越冬幼虫多,翌年为害就重。
金针虫。
以幼虫咬食发芽种子和根茎,可钻入种子或根茎相交处,被害处不整齐呈乱麻状,形成枯心苗以致全株枯死。春季3-5月,秋季9-10月是为害期。常见的沟金针虫2~3年才能完成一个世代,大部分是以幼虫在23-33厘米土层中越冬,在10厘米以下地温达8℃时,幼虫开始活动;土温达8-12℃时,上升到小麦根际周围开始为害。在4月中旬为害最重。干旱或多雨时,幼虫躲在深层,这时为害较轻。雌虫把卵产在3-7厘米土层。幼虫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开始为害秋播小麦,10月下旬越冬。沟金针虫成虫不取食。幼虫每年在小麦返青期到孕穗期是为害高峰期,主要蛀食茎基节的幼嫩部分,切断输导营养的组织,使上部茎叶枯萎。尤以细胸金针虫早春活动为害严重。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清洁田园,以减少害虫食源;深翻土地可破坏地下害虫的生存环境,直接机械杀伤害虫,也可将害虫翻至土表,导致被天敌捕食或因环境不良而死;不施用未腐熟的粪肥;当金针虫为害严重时,可浇水灌溉,提高土壤湿度,迫使金针虫下潜到深层土壤中,停止为害。
②化学防治。一是药剂拌种。小麦播种前用50%辛硫磷乳油或50%甲基异柳磷乳油,按药剂、水、种子为1:50:500的比例拌种,将拌好的种子堆闷3-5小时,再摊开晾干后即可播种。二是土壤处理。播种翻耕前,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1~1.5千克或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1.5千克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150毫升拌20~25千克细土,混合均匀后撒于土壤中。三是根部灌药。小麦苗期有地下害虫为害时,选用50%辛硫磷500倍液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并选在无风晴朗的傍晚直喷麦苗根茎部,每隔7~10天,连续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