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向来讲究礼尚往来,,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嘛?
中国是礼仪之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文化及其所蕴含的礼治精神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礼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送礼要能起到以礼达义的目的。
无礼不成局
有局方献礼
每年一过中秋,便至礼品季。这一波高潮热至国庆圣诞元旦,至春节方至顶点,情人节元宵节尚有余波。中国人所有的物质利益、精神趣味、人伦关系、政商潜规则在此皆体现得淋漓尽致。
想搞懂当代中国人,只须搞懂两字即可:一曰局,二曰礼。
局是场合,礼是利益,无礼不成局,有局方献礼。
这是一列全民参与的送礼大军:男女老幼,概莫能免。中国人常说,礼品即人品。送父母,送亲戚,送领导,送客户。中国人最看重的人际关系、社会资源将在这一季被归纳集中、提炼升华,并最终以礼品形式呈现。
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中国传统的人伦、亲族关系,通过一次次物物赠予—交换—回礼或凝聚,或离散;任何不相关的两人,经由礼物交换,可同处一酒桌推杯换盏,亦可为同一目的齐心协力。
礼道
礼的历史,在中国由来已久。汉字中,“礼”本意为“敬神”,到后来才演变为一种行为规范。历代名儒先贤皆十分重视礼仪,所以儒教又称“礼教”。《礼记·曲礼上》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相传礼起源于远古时的祭祀活动,在祭祀中,人们除了用规范的动作、虔诚的态度向神表示崇敬和敬畏外,还将自己最珍贵、最能体现对神敬意的物品(即牛、羊等牺牲)奉献于神灵。后又演化为古代战争中由于部落兼并而产生的纳贡,被征服者定期向征服者送去食物、奴隶等,以示对征服者的服从和乞求庇护。
从一开始起,礼的含义中即有物质成分,礼以物的形式出现,即礼品。
礼品与物品的区别在于,它承载着文化的规则(礼节)并牵涉到仪式。
所以,无礼之物就只是物品而不是礼物。
换句话说,礼品是流动的,只有经过“送礼—收礼—回礼”这一交换过程,物才具有了社会生命,成为礼品或礼物。
中国人送礼的最初目的是互助。在乡土时代的田园社会中,邻里间互帮互助,在几千年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送礼文化和礼俗。
物以载意
古人常有因礼数不周或礼品不及时而大动干戈的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因未按时向周天子送一车茅草,中原各国联盟因而大举伐楚。
乾隆年间,郑板桥任山东潍县知县。有一个姓钱的贪得无厌的钦差大臣,人送外号——“三拐子”。“三拐子”想强迫郑板桥给他送礼就想出一个招,他让人给郑板桥送去各装五十两银子的两个礼盒,原来,按照当时官场上的惯例,如果上级官员给下级官员送礼,下级官员必须“收一还十”。按此惯例,郑板桥就必须还给三拐子一千两银子。
不多久,前去送礼的家丁抬着沉甸甸的礼盒回到三拐子这里。里面各自码放着十个大小相同、又白又净的大萝卜。其中一个礼盒里还放着一张纸,上面有郑板桥亲笔书写的一首诗:“东北人参凤阳梨,难比潍县萝卜皮。今日厚礼送钦差,能驱魔道兼顺气。”
看完纸条,三拐子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因为他知道萝卜素有“小人参”之称,经他这么一算,这二十个大萝卜的价值恐怕远远超过了一千两银子。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以“劫持统帅罪”判处张学良有期徒刑十年。抗战胜利后,十年“刑期”已满,可蒋介石仍没有释放张学良。张学良将从瑞士购得的一只欧米茄表厂精制百年纪念手表送给蒋介石,意思说:十年时间已到,你可不要忘了时间啊!蒋介石收到礼物,明白意思,回送张学良1936年旧年历一本,又送陪伴张学良的赵四小姐拖鞋一双,意思要翻老年历,继续拖。
人间的送礼都表达了送礼者的意思
送礼与回礼
中国人向来讲究礼尚往来,送礼文化已经达几千年的文化。
作为重视礼仪的民族,中国人赠送和接受礼物时有很多讲究。
上亲朋好友家拜访“两手空空”往往显得不妥,尤其是重要日子的回礼更加被重视。
礼是一种习俗,是各种喜庆场合中的主人为了答谢亲朋而特别回赠的礼品。前来祝贺及未能参加的亲朋好友,都是赠送回礼的对象。主人用这种方式来表示对大家的谢意,也是一种感恩的表现。
回礼的礼节有什么呢?
接受他人的馈赠,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应当有回礼。可以在客人临走时回赠,也可以在接受礼物之后隔一段时间登门回拜,顺便带给对方一些礼物表示感谢,还可以寻找机会回赠,如在亲友喜庆的日子送上适宜的礼物,以表示你的谢意。
回礼的方式多种多样,礼品可以和馈赠礼品的价值相仿,但也可多可少,视亲密程度而定。一般工作上来往或初次往来还没有深交,回礼都应当和馈赠礼品价值相仿或更重一些。
关系密切的亲朋好友的回礼则可以随便些,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要紧,主要在表达情意。
https://mp.weixin.qq.com/s/HhmgHGJAizMWt28q1XzF2w摘自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