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1934年,张伯苓在南开大学的...

#教师节#

1934年,张伯苓在南开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提到:“人常说,学生们是国家的主人翁,主人翁是享福的吗?主人翁是受罪的。”因为做主人就要独立、要自主、要负责任。张伯苓先生提出的问题,仍然适应我们的当下,大家想想,我们现在的学生和老师是怎样的关系?学生们能认识和接受自己身上的“不完美”继而改变吗?

所以人为什么接受教育、上大学,因为这是一条“精神自己”的路。做主人翁是操心的、受罪的,要有自己的思想,而这也是老师这份职业的使命,成全学生的自我。好的老师是用自己生命提携学生的人,学生的生命轨迹里因此永远镌刻着老师对自己的成全。

一百多年前,胡适先生曾在“少年中国会”的演讲中提到三种人生观是“少年中国”的“仇敌”。第一种是醉生梦死的无意识生活,第二种是退缩的人生观,第三种是野心的“投机主义”。

胡适先生提出的问题,时至今日依然是我们当下的问题,所以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因为教育是一条通向自我的路。像梁启超先生家,人人称颂的“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他们家九个孩子个顶个出息,学的专业也都不重复。他们并不是重复父亲,而是让孩子成为自己。

在我大概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坚持给本科一年级上课,因为我要给孩子们一些习惯。我跟他们讲,在一所中学里,课堂上的标准答案越多说明你们的素质越高;但是在大学里,标准答案越少,每个人都能够说出自己的内容,才叫一个集体的素质。

我想,教育是给自己对文化的相信,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信任的“文”,去“化”孩子们的生命。我们的心定了,未来就乱不到哪里去,我们给学生一些非标准答案,世界就不会绑架大家的判断。老师跟家长们有沟通,家校形成一个稳定的价值判断,我们的孩子就有最后的港湾,能够助力成长。

(0)

相关推荐

  • 远晴聊教育(三十八)

    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要做到"有教无类",平等对待学生.若有意无意之间看重了部分学生,或另眼看轻了一些学生,那么就会为自己埋下了被仇恨的种子,不论被轻视或是受重视者,一旦长大,都会看不起 ...

  • 教育是理想主义者的事业

    我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低调的理想主义者,经常发一些"不合时宜"的小文章,不为启迪别人,只为总结和反思自己.有不少家长和同行对我的"理想主义"表示出各种不解和疑问. ...

  •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知乎上有人问,大家理想中的大学应该是怎样的?一个高赞回答是:"是蔡元培治下的北大,是梅贻琦治下的清华,是傅斯年治下的台大,是竺可桢治下的浙大,是刘道玉治下的武大." 规则:民国初年 ...

  • 教学做合一:教是真教,学是真学,做是真做

    "教学做合一",为陶行知先生于1926年正式提出. 1927年,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师范,将"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 ...

  • 张伯苓:创办了南开大学,校庆只能坐冷板凳

    黔人东子 2021-06-15 21:04·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历史领域创作者 1950年10月17日,南开学校举行校庆,学校创始人张伯苓兴致冲冲的一大早就起来了. 吃完早饭他穿上雨衣准备出门 ...

  • 曾经的大师校长们: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

    西南联大是我国高教史上最杰出的一所学校.它璀璨耀眼,虽然只存在了短短8年,但它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在传颂,学者们一次又一次地在研究它成功的奥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北平沦陷.位于北平的北大 ...

  • 张伯苓[中国著名教育家]

    张伯苓先生 1916年10底应沈阳基督教青年会的邀请,来到沈阳讲学,在沈阳青年会对青年教友作了一次讲演.讲题是"中国之希望". 1928年任名誉会长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 ...

  • “体育校长”张伯苓

    作者:刘楠楠来源:<中国档案>发表时间:2021-04-08 张伯苓,原名寿春,中国近代教育先驱,南开大学创办人及首任校长.他一生实践教育救国,先后创办了天津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 ...

  • 南开之父张伯苓,一生都奉献给教育,晚年参加南开校庆被拒门外

    南开之父张伯苓,一生都奉献给教育,晚年参加南开校庆被拒门外

  • 不懂体育者,不可当校长!张伯苓何出此言?

    运动冠军 少年强则国强 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张伯苓创办的南开学校里,体育真正与智育.德育同等重要,他还是中国奥委会的创始人,被尊为"中国注重体育第一人". 张伯苓认为,近代中华民 ...

  • 张伯苓:冒点“傻气”办教育

    这是我编导的第一部纪录片.在张伯苓的诸多精神中,我尤其佩服的是张伯苓的傻干精神,并感觉很有现实意义.特选出这些片段,给当下的聪明人看看.(张建安) [解说词]张伯苓常对朋友们说,一个教育机构应当总在欠 ...

  • 一个被删除的开头:关于纪录片《教育家张伯苓》

    纪录片的开头部分,可用很多方式进行.有时直入主题并以概括全片的语句进行,有时以别的引人注目的事件引出,更有特地设置一些悬念以引起观众注意的--总之,纪录片的开头部分,往往奠定了一个纪录片的基本格调,向 ...

  • 张伯苓,不应被遗忘的中国校长

    当威海卫的龙旗升起,不到24小时又被降下,23岁的张伯苓心中剧痛起来. 这是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7月,当时,清廷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后,日本人占领了北洋水师的诞生地山东威海卫,为了参与瓜分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