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1934年,张伯苓在南开大学的...
1934年,张伯苓在南开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提到:“人常说,学生们是国家的主人翁,主人翁是享福的吗?主人翁是受罪的。”因为做主人就要独立、要自主、要负责任。张伯苓先生提出的问题,仍然适应我们的当下,大家想想,我们现在的学生和老师是怎样的关系?学生们能认识和接受自己身上的“不完美”继而改变吗?
所以人为什么接受教育、上大学,因为这是一条“精神自己”的路。做主人翁是操心的、受罪的,要有自己的思想,而这也是老师这份职业的使命,成全学生的自我。好的老师是用自己生命提携学生的人,学生的生命轨迹里因此永远镌刻着老师对自己的成全。
一百多年前,胡适先生曾在“少年中国会”的演讲中提到三种人生观是“少年中国”的“仇敌”。第一种是醉生梦死的无意识生活,第二种是退缩的人生观,第三种是野心的“投机主义”。
胡适先生提出的问题,时至今日依然是我们当下的问题,所以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因为教育是一条通向自我的路。像梁启超先生家,人人称颂的“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他们家九个孩子个顶个出息,学的专业也都不重复。他们并不是重复父亲,而是让孩子成为自己。
在我大概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坚持给本科一年级上课,因为我要给孩子们一些习惯。我跟他们讲,在一所中学里,课堂上的标准答案越多说明你们的素质越高;但是在大学里,标准答案越少,每个人都能够说出自己的内容,才叫一个集体的素质。
我想,教育是给自己对文化的相信,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信任的“文”,去“化”孩子们的生命。我们的心定了,未来就乱不到哪里去,我们给学生一些非标准答案,世界就不会绑架大家的判断。老师跟家长们有沟通,家校形成一个稳定的价值判断,我们的孩子就有最后的港湾,能够助力成长。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