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重灸膻中区痧点治疗产后缺乳
转自中国民间医学网:http://www.zgmjyxw.com/
01
—
重灸膻中区痧点治疗产后缺乳
笔者通过重灸膻中区痧点治疗产后缺乳,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34 例均为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针灸科就诊的产后缺乳患者,年龄22~35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38天。初产妇22例,经产妇12例。采用阴道分娩者25例,剖宫产9例。均表现为产后乳汁分泌减少,甚至无乳。
2、治疗方法:嘱患者平卧于治疗床上,暴露前正中线,选取膻中区,即以膻中穴(胸骨体上横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为中点,作半径为1厘米的圆形区域,此区域为刮痧部位。常规消毒后涂抹石蜡油,医者手持刮痧板,与皮肤呈45°角,沿任脉循行方向由下至上纵向刮拭3~5分钟,以膻中穴向两乳头方向横向刮拭3~5分钟,刮痧力度以患者接受为度。
取痧点聚集、紫红处作为施灸点,将艾条点燃后插入灸盒(科室自制)中,将灸盒放置在膻中穴上,热度以患者舒适为度,持续灸1小时,时刻寻问患者感觉以调整施灸距离。
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3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忌辛辣油腻饮食,且停用与本研究无关的治疗方法。
3、治疗结果: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于治疗后对产后缺乳治疗效果进行评定。
治愈:乳汁正常分泌,哺乳前乳房充盈,触之柔软,可按需哺乳,计12例。
好转:乳汁分泌增多但不足喂养,可满足婴儿所需母乳量的1/3,需添加少量其他哺乳品,计20例。
无效:经治疗乳汁分泌无明显变化,计2例。
有效率为94.1%。
4、体会:催乳素合成异常是产后缺乳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不断增加,加之环境、精神压力等各类因素,缺乳逐渐成为最常见的产后病。
中医认为产后缺乳主要归因于气血亏虚与肝气郁结,乳汁为气血所化而成,产后气血耗伤,气郁而血行不畅,致使乳汁生化无源,乳行不畅。脏腑健运、气血富足、冲任通调是乳汁分泌正常的关键。
任脉为阴脉之海,为阴经脉气汇聚之处,主以调节全身精气血,起于胞中,与督、冲脉“一源三歧”,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故有“任主胞胎”之说,临床上多选用任脉腧穴治疗女子经、带、胎、产等疾病。
有学者认为任脉为五脏六腑及三焦之气汇集之处,具有调节和统帅全身气机的作用,气机升降出入异常产生的病症,皆可任脉为治。
膻中穴属任脉,为八会穴之气会。肺的呼吸之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汇聚于膻中,是气机通调的主要枢纽,主治因气机不畅引起的上焦病症,同时膻中穴名为上气海穴,又为心包之募穴,是气血汇集之地。临床上多以针刺膻中治疗产后缺乳症,《针灸大成》载:“主上气短气,咳逆,噎气,膈气……妇人乳汁过少”。
笔者采用重灸膻中区痧点治疗产后缺乳,疗效理想,病患易接受。通过刮痧持续刺激经络穴位,促进经络气血运行,达到“脉道以通,气血乃行”,其“痧点”为反映体内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瘀阻不通之处,艾灸痧点,具有扶助元气、温通经络之效,使气行则血行流畅,乳汁生化有源。
重灸具有火力猛、渗透力强、刺激时间长、不良反应小等特点,通过借助灸火的温热与艾草具有的温经作用,对膻中穴持续、恒定的刺激,通调全身气机,调和脏腑阴阳,使冲任得以濡养,精血得复,而乳汁自下。
文章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