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好冖、宀字头?详解笔法与笔势

這是目前網絡上

頗受好評的書法講座

香港“黃簡藝術工作室”出品──

書法二級課程「筆勢」

第二十七集|鉤趯的複合筆勢(2)

什么是折釘勢、冖頭勢、宀頭勢?

|筆記|

L2-27 鉤趯的複合筆勢 02

1.2 橫筆加往下的趯:宀頭異勢

上次講了橫筆加往上趯的情況,乙腳異勢。今天講橫加往下的趯,《玉堂禁經》所舉的字例為“宀頭異勢”。我們一步步來。

1.2-1 折釘勢

如果只是一橫加一趯,這個筆勢在 13 課中(链接)我介紹過,稱為折釘勢。這個趯因為在七號位,跟啄一樣,所以折釘勢也可以說是一橫加一啄。

你看褚遂良這個“壽”字,中間有一個折釘勢,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他做了踆鋒動作,然后趯出。另一個柳公權寫的“壽”字,中間折釘勢,他也有收筆,轉圈,最后寫一啄。在七號位上,趯和啄差不多,寫法也類似。

折釘勢因為尾部有趯,所以必定要先踆鋒。標準寫法是先一橫,然后頓筆收,再踆鋒,趯出。踆鋒是轉換筆心方向的標準寫法。還有一種方法是衄鋒揉搓,我已經介紹過多次,就是一來一回,再一來一回,這也是常用的換筆心動作。

你比較一下踆鋒和揉搓,其實是差不多的,踆鋒是轉圈,揉搓是平動,或者說小圈縮小為零。

一級課程第 20 課(链接:什么是换笔心)介紹衄鋒,衄鋒就是:“住鋒暗挼是也。”“住鋒” 就是駐鋒,暫時停止,停一停做什么?“挼”,就是揉搓。一級課程 47 課中(链接:什么是使转),我舉過很多揉搓的例子。

王羲之《蘭亭序》這個“事”字,中間有一個折釘勢,轉折處就是用揉搓來換筆心的。

如果寫完一橫不踆鋒會怎么樣呢?那就是一個鉤。其實就是明節點變成了暗節點。明節點是兩條線的組合,所以是復合筆勢,你用了暗節點,這是一條弧線了,單一筆勢。但習慣上還是叫它折釘勢,如王羲之這個 “壽”字,行書,中間的折釘勢用了鉤,不是趯。

接下來講講折釘化勢,剛才所說的用踆鋒寫折釘,如果我們把小圈放大,可以看到就是十字撥鐙法。撥鐙法有四個動作,推拖捻拽,簡單地說就是一右一左,一上一下,劃十字。它可以當大圈,也可以縮小到小圈調鋒。

折釘勢就是利用撥鐙法寫出來的。特別要注意的是第三個動作“捻”,就是抬筆移位,第四個動作寫在什么地方,取決于第三筆抬到哪一個位置。如果第三筆長一點,折釘勢那一趯,就會移動到左邊。

王羲之這個“順”字,右旁是個“頁”,“頁”字起手是一橫一啄,寫法和折釘勢一樣,只是抬筆向左移位了,可視為折釘勢的化勢。

“百”字也是一樣,上面的橫和一啄,可以認為是折釘化勢。

簡言之:

折釘勢尾部可用踆鋒后下趯,也可以揉搓。

尾部不踆鋒就是鉤,名稱不變。

折釘化勢:釘頭可以抬筆移位。

1.2-2 冖頭勢

接下來介紹冖頭勢,如果折釘勢多一點,這就是冖頭勢。

“冖”的本義,就是覆蓋東西的一塊布,又寫作冪,它也是一個部首。在篆字中“冖”是這樣寫的,顯然是象形。到隸書中寫得扁一點,在真書中結尾就有了趯。

舉例來說,古人戴在頭上的“冠”字,就是冖部的,古人梳發髻,用冠來覆蓋它。隸書中部首“冖”兩邊垂下來,真書寫法稍有改變,右邊有趯。行草書簡略,往往用鉤。王羲之寫的這個冖頭勢,尾巴就用了一個鉤。

這里請大家注意,橫鉤是折釘勢,豎橫鉤,左折右轉,是冖頭勢。這兩個筆勢可以用于其他地方,不限于本來的意思,就像羊角點,不限于只用在“羊”字頭上。

文字部首位置是固定的,并且有它的字義,書法筆勢只講形狀,不講位置,更不論字義。這兩個用鉤寫的筆勢,在行草書中相當有用。

舉例來說,像王羲之章草《豹奴帖》中這兩個字,“間”字上面用了折釘勢,下面加一個飛帶勢就寫出來了。飛帶勢是兩撇一捺,這里一捺縮短為一點了。“深”字左旁三點水是散水勢,右旁上面是冖頭勢,下面是顧盼勢。

草字就是由一些筆勢所組成,懂得筆勢就看得清楚了。

冖頭勢用途也很廣,如智永《真草千字文》“愛”字,上面是群鵲勢,我們講過,接下來就是冖頭勢。

又如智永這個“常”字,一共四個筆勢:上面是顧盼勢,接下來冖頭勢,“口”字我們講過是豎筆勢,“巾”字是馬樁勢。

我們正接近于運用筆勢來看字,只要你會看筆勢,能寫好筆勢,那整個字也沒有什么大問題了。

《陰符經》中冖頭勢也不少,而且姿態和智永不同。它的左點往往取七號位,有點像一撇,如 “宜”字第一筆出鋒用揭筆,必須動手腕先側、后平出,不動手腕是寫不出的。

1.2-3 宀頭勢

再接下來就講到宀頭勢了。所謂宀頭勢,就是冖頭勢上面再加多一點。“冖”發音 mi4,“宀”發音為 mian2,形狀很相近,發音和意義都不同。

宀頭勢通常稱之為寶蓋頭,大家都知道它是一個部首,“宀”本身意義是房屋,甲骨文中已經有這個字,隸書中變成這樣的直線條,真書大家就很熟悉了。

《玉堂禁經》講“宀頭勢”,很仔細地把“宀”分為四個部分來講:兩個點,一個橫,一個趯。《玉堂禁經》一共講了四種不同的“宀頭勢”寫法,其中兩種是真書,一種行書,一種草書。

本來《玉堂禁經》在每一種筆勢前面都有一個小圖,可惜后代翻刻的古籍上已經看不清楚了。其中有一種叫做“各相顯異”,從名字就可以知道,這是說四個點畫寫法不同。“此名'各相顯異’。上點既側, 橫畫則勒,左衄筆而擺鋒,右峻啄以輕揭,則王書《告誓》'容’字之'宀’是也。”

這里所說的“王書《告誓》”,指王羲之《告誓文》,照褚遂良《右軍書目》所記,真跡在唐內府,沒有傳下來,現在所見的拓本,都是偽托的。

《玉堂禁經》所述,是根據“永”字八法來的,“上點既側,橫畫則勒”,這是“永”字八法第一、第二兩筆。

我找到《陰符經》中有一個“定”字,和《玉堂禁經》所述比較相近。上面一點取側勢,就是九號位,《陰符經》中這個點也是九號位下筆,但它有帶筆,看起來是一個曲抱勢,略為不同。中間一橫用勒,就是尖鋒趯,完全符合《玉堂禁經》。

左衄筆而擺鋒,左點下筆后衄鋒換面,收筆左右擺動。有些同學寫不好這一點的尾巴,就是少了手腕左右擺動。你在出鋒收尾前,擺動一下手腕就能寫出來了。

右峻啄以輕揭,右邊像寫一個啄,啄是“永”字八法之七,寫法是“啄須臥筆疾罨”,這里說“輕揭”,是把筆鋒推到前面,加這一個動作,尾巴就比較尖利。

第二種真書宀頭勢的寫法,全部用挫收尾:“此名'若踆’。夫上點既駐筆挫鋒,左右亦須挫鋒,橫畫亦須挫筆。”這里“若踆”的意思,就是好像踆鋒,實際上沒有踆鋒,四筆都是挫筆收。挫筆收是一去一回,最后一橫加一啄是折釘勢,用挫筆寫是兩次來回,所以我理解“若踆”就是揉搓。“若踆”這個術語在歷史上只出現過一次,是個孤例,在唐韻中和“揉搓”聲音很相近,可能是音近而錯記。

《玉堂禁經》又說:“何者?勢須順,戒在及異,則王書《告誓》 '實’字之'宀’是也。”手腕四次一右一左,筆勢相順,但寫出來效果還是要有點不同,不要全弄成一樣。王羲之《告誓文》“實”字的“宀頭勢”就是這樣寫成的,可惜我們見不到了。

我們來看看王羲之《蘭亭序》中宀頭勢的寫法,如果只看大圈的話,其實他寫了三個折,手腕一右一左,動了三次。如果我們把最后一折橫筆和啄分開,那就是四筆,《玉堂禁經》的意思,這四筆都可以用挫來寫。

王羲之《告誓文》我們見不到了,我找到智永《真草千字文》的“寐”字,他用挫筆寫宀頭勢,和《玉堂禁經》所說的比較接近。寫得快,就來回挫,不過最后一橫和一趯之間的那個關節,智永還是做了踆鋒動作,不是一個揉搓。

《玉堂禁經》講到第三種“宀頭勢”是行書用的:“此行書法,法以圓而飛動為妙。”

“圓而飛動”,我理解是指鉤。如王羲之《蘭亭序》中的行書“寄”字,我們看到最后一筆用了鉤,這就是“圓而飛動”。

第四種:“此章草書之法,其于險側,務在露鋒;其于勾裹,忌于緩滯。人不得法,則失之忽微耳,切慎之。”這里說草書多用露鋒,姿態不要平整要險側,“其于勾裹,忌于緩滯”是什么意思呢?

章草中的宀頭勢,只需一點加一個折釘勢就可以,原來左邊的一點,在草書中往往是省略不寫的。如果把中間大圈中的虛筆也寫出來,那就很像一個鉤裹勢。所以說“其于勾裹,忌于緩滯”,用筆不要緩滯。

這是皇象章草《急就章》中有宀頭勢的字,可以觀察到前人在草書中的寫法。

今草繼承了章草的寫法,王羲之《遠宦帖》的“宦”字,宀頭勢的一點和下面的折釘勢,線條用筆非常講究。單這個點,你去試寫一下,就知道難度很大。因為紙張原來有折痕,所以影響到一橫的運筆。注意箭頭所指的轉彎地方,也是揉搓方法來改換方向的。

后來有很多人寫一橫,往往是前粗后細的。如智永《真草千字文》的“寡”字,中間一橫就是這樣的,前半段用側鋒,后半段用尖鋒,好處是尖鋒到尾轉圈容易,線條也顯得有變化。

謝謝。

本節要點:

折釘勢:一橫加一趯或一啄。

冖頭勢:折釘勢左旁加一點。

宀頭勢:冖頭勢上面加一點。

複習思考:

《陰符經》中“害”字宀頭勢左邊一點,你準備怎樣寫?把下筆到收筆的動作名稱都寫出來,看看一共有幾個動作。

“雨”的外面框架,可以視為宀頭勢的一種化勢嗎?和宀頭勢大圈相比,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