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晋北地区的那个父亲培育傻儿子的故事

〓 第 1513 期 〓

文|王万荣  编辑|王成海

清朝时期,在山西晋北地区有一个张员外,他家住张家堡,家大业大,有三房姨太太。大老婆给他生了两个闺女,二老婆也给他生了两个闺女。张员外已经四十多岁了,眼看着没有儿子继承家业,他就又讨了个三姨太。三姨太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可把张员外乐坏了。

孩子过满月,张员外就让管家李掌柜给他大操大办事月。大过满月不收礼,订班鼓匠接喜气。买卖字号都请到,订班大戏唱晋剧。于是,李掌柜的就请了全庄的人,又请了方圆百里的有名望的员外财主和买卖字号家。不收礼,不收钱。摆了百十来桌八个碗的大酒席,大宴宾客和乡亲们。

儿子到了五岁的时侯,张员外就为儿子请了私塾教书先生。可是,一连请了四五个先生,都被辞退了。后来,再也没有人敢来应聘了。

张员外一开始,认为前几位先生不会教孩子,也没有下功夫教。因此,就一连辞退了四五位先生。可谁曾想,半年多了,就是没有一个人来应聘。这可把张员外急坏了。于是,张员外就把李掌柜的叫来商量,找原因。李掌柜的明明知道原因,可就是不敢说。张员外就对李掌柜的说:“李掌柜的,你肯定知道原因,今天在这里,就是个你和我,是甚原因,你但说无妨,我绝对不怪罪你,不怨怼你,你必须给我说实话,讲真话呀!"张员外下了赦免令,李掌柜这才敢大胆地说出事情的真相。

说到跟前,可李掌柜还是有顾虑,吞吞吐吐地嗫嚅道:“咱们的张家宝,是您在与三姨太洞房花烛夜之后,三姨太就有喜了。这是陈妈告诉我的。听老人们讲,酒后入洞房,有了孩子后,孩子就反应迟钝,不太聪明!所以前几任先生就没有教好家宝。要不,我给您再找一位先生来,他是我的一位远叔叔,在当地很有名气,让他来教宝如何?"

听了李掌柜的话,张员外不但没有怪怨李掌柜的,还奖赏了李掌柜两根金条,并且让李掌柜的马上去请那位李先生。

当时,正是初夏时节,晋北地区的天气,不冷也不太热。正是个出门远行的好时候。

第二天一大早,李掌柜就骑着高头大马,长工宋二套着马拉轿车,去百里以外的李家庄为张家宝请李先生当私塾教书先生。一路上,扬鞭催马,马不停蹄地赶路程……

undefined太阳落山的时候,李掌柜的和长工宋二终于风尘扑扑地来到了李家庄。

一路上,二人没敢打尖歇息,只是在中午时分,在一个村子的路边的一口水井旁边,喂了点儿马料,饮了马。他们二人吃了口干粮,为了赶程头,想当天赶到李家庄。

进了李家庄,李掌柜的四面观看了一下,就领着宋二来到了村西李先生的门前。

李掌柜的高声吆喝道:“二叔,我是玉祥,给我开开门!"李吉先生听到有人吆喝,就趿拉着鞋走了出来。走到门口一看,是侄儿玉祥,掏出钥匙,打开门锁,推开两扇大门,把侄儿玉祥和宋二的车马迎进院内。

李吉吆喝儿子出来帮玉祥和宋二卸车喂马匹。听到父亲叫他,玉珠从家里走了出来,忙着帮玉祥和宋二卸车。卸了车,玉珠和宋二把马拴到马厩里,填上草后,四个人先后进了家。进了客厅,分宾主落座。玉珠媳妇儿领着老妈子分别给老爷爷,玉祥大伯子和宋二以及丈夫敬上了一杯茶,然后就出去做饭去了。

玉祥问他二叔李吉先生道:“二婶出门儿了?"李吉先生告诉道:“去年冬天,你二婶得了伤寒病,没有注意,炸糕着了干锅,久治不癒,今年正月,离开了人世,这才刚过了百天!”李玉祥听后,流了两眼泪。小时候,李玉祥来他二叔家和玉珠一块念书,二婶对他象亲儿子一样。于是他就和玉珠宋二一块儿到祠堂,给二婶儿点了纸,上了三炷香,然后跪拜作揖。回到客厅后,玉珠媳妇儿和那位老妈子就已经把酒菜端上了餐桌。老妈子分别给他们斟满了酒,就与玉珠媳妇儿做饭去了。

酒席上,玉祥跟二叔李吉先生说明了来意。李吉先生说道:“我已年近古稀,老糊涂了,好几年都不教书了。怕是胜任不了了,怕误人子弟呀!”玉祥急忙劝说道:“我看二叔的身体还挺硬朗,家里的田产又有我弟弟掌管着,您就放心地跟我走哇!人家张员外又给您双倍的薪水。我向人家打了保票,人家就一个老生子,就让您带他一个弟子,比较省心。您要是不去,我回去没法儿交待呀。不信,您问宋二。”宋二忙说:“老爷,这话不假。我家李掌柜跟张员外打了保票了!”

后来,玉珠也打帮道:“爹爹,您老人家就放心地去吧。我一定会把咱们家和田产看好管理好的!"没办法,盛情难却!再加上宋二和玉珠的打劝,李吉先生爽快地应允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玉祥说:“二叔,玉珠,我看酒也别喝了,我有点儿饿了,咱们吃饭哇!"“好,咱们喝个圆杯酒,就开饭吧!"李吉先生说。于是,宋二分别给李吉先生和玉祥玉珠兄弟斟满了酒,自己也倒了一杯酒。李吉先生举起酒杯,四人一饮而进,圆了杯。

玉珠到厨房帮着媳妇儿和老妈子端饭。

烙饼、饺子等,一齐端到了客厅。

吃罢了饭,玉祥又和宋二、玉珠三人出去饮了马,喂了料。最后又给马填了草。返回到客厅里,喝了一会茶,唠了一会儿家常,就休息了。

第二天,又起了个大早,喂了一货牲口,就开始吃早饭。

吃罢早饭,饮了马,就开始套轿车,准备起身回张家堡。

一切准备就绪,宋二扶李吉先生上了轿车后,李玉祥就与弟弟李玉珠和弟媳道了别,说声:“起轿!"轿车一走,李玉祥也上了马。

undefined天快晌午,来到一家客栈,卸了轿车,打了一尖,让店小二喂上马,他们主仆三人在客栈吃了一顿莜面大烩菜。吃罢饭,算了打尖钱,让店小二饮了马。宋二套上轿车,扶李吉先生上了轿车,李玉祥又喊了一声:“起轿!"轿车前行,李玉祥跨上马,又踏上了归程。晚上八点来钟,宋二赶着轿车,李玉祥骑着高头大马胜利地回到了张家堡。

当轿车和骑马来到张员外家大门口,早有张员外和管帐先生吴海等在门口等候迎接。

李掌柜下马后,长工陈三把马牵走了。轿车到了大门口,宋二把李吉先生扶下轿车。轿车已被赵青赶到院子里去了。这时,李掌柜引荐李吉先生与张员外见了面。丫环小梅在前面打着灯笼,后面吴先生搀着张员外,李掌柜扶着李吉先生来到了客厅。宋二回到厨房,吃了口饭菜就休息去了。

张员外、李吉先生、李管家、吴先生一行跟着丫环小梅来到了客厅。分宾主落座后,小梅就分别给主人、客人以及管家,帐房先生斟上一杯杯浓茶后,就退了出去。

喝了一会茶,李管家让吴先生到厨房安排酒菜饭食。张员外听李管家告诉完聘请李吉先生的经过后,夸赞李管家办得好。并对李吉先生说:“李先生能躬亲寒舍赐教犬子,深感荣幸!这是犬子的福气,是张家的福音!为此,我深表敬意!"说着,向李吉先生作揖谢恩。“张员外,使不得,使不得!”李吉先慌忙站起来劝阻道。“李先生,使得,使得,完全使得!你能屈驾到寒舍来,我张某人三生有幸,这是上苍赐给我张家的厚福!"这是张员外的肺腑之言。

正在说着,吴先和几个丫环把酒菜都已端了上了餐桌。

酒过三巡以后,李吉先生说:“感谢员外的热情招待!我看咱们酒就到此结束吧,咱们可以开饭了吧。”“好嘞!吴先生,那就开饭吧!"不大一会儿,饺子、馅饼、油炸糕、精烩菜全都端上了餐桌。

吃罢了饭,吴先生把李吉先生送到了早已收拾好的客房休息去了。

李吉先生休息了几天,就开始教书育人啦。

张员外如实地告诉李吉先生说,虽然张家宝请过四五位先生,可是啥也没有学会。这种情况,李玉祥也跟他二叔李吉先生讲过。

张员外要求李吉先生从头开始。先教三字经,再教百家姓、千字文、七言杂字、名贤集,而后教四书五经等。

李吉先生头几天,没有传授张家宝任何知识。每天领着家宝在庄园里转游。一边让张家宝与他混个脸儿熟,一遍让他熟悉家里和庄园内的所有一切。几天过去了,张家宝也与李吉先生混熟了。这才开始教张家宝学习三字经了。李吉先生先引着张家宝朗读,再背涌,再逐字逐句地讲解。就一本三字经,反复地教,反复地引读。学习讲读讲解了三年,张家宝才勉强会认读了。

李吉先生真有点儿后怕。于是就向张员外提出辞呈:“张员外,您对我寄予厚望,我恐怕让您失望。我怕误人子弟,你就另请高朋吧!"“没事儿的,这三年来,孩子的进步可真不小呀,我这是大实话。你不要自责,不要有顾虑。我的儿子记性差,反应慢,我知道。你就放心大胆地教哇!"“张员外,我年迈体弱,没有教学良方良策,我真怕贻误了您的孩子!"李吉先生执意要辞退。张员外只好想了一个甭办法:“李先生,明天上午,快晌午的时候,您领上家宝在村东小桥上站着瞭我,我从离小桥一里地外向小桥慢慢地走来。当您认出我时,您就问家宝,东边走来的那个人是谁?如果家宝认得我是他爹,您就继续留下来教他。如果认不得,明天就给您拿上薪水,用轿车把你送回李家庄,好不好?"“一言为定!"没办法,李吉先生只好勉强同意。

第二天上午,张员外先从家里出来,走出村东离小桥一里多地,当他看到李吉先生领着儿子张家宝站在小桥上,向东瞭望着他,于是他就向小桥方向走来。这时,站在小桥上的李吉先生已经认出了张员外向小桥这边走来。就问张家宝道:“家宝,你看看东边那个人是谁?”张家宝回答说:“那是我爹爹呀!"说着就向他爹那边跑了去。不大功夫,张员外领着儿子向李吉先生这边走了过来。来到李吉先生跟前,张员外说:“李先生,咱们回去吧!"李吉先生说:“我听员外的。”张员外说:“先生,张家宝之所以在一里之外能看清我,认得我,说明他见我的次数多了,就能认得我,并且能记住我。这就是说,念书读诗文,念得次数多了,读得回数多了,就能记住,就能会读了,也能会背了。您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李先生。"“有道理!有道理!"李先生说。

古人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棒)能磨成绣花针。可见,张员外是多么尊师重教啊!

上个世纪恢复高考以后,有补习三年的,也有补习五年的,还有抗战八年的,更有补习十年以上的。这些莘莘学子,锲而不舍,坚持补习不辍。终于都考取了功名。

功夫就是时间,时间就是前途和功名。

张员外虽是古人,但是他有一颗永不放弃,从不言败的精神,他尊师重教,是值得我们今人尊重,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他终于用事实说服了李吉先生。李吉先生又在他家当了十年教书先生,终于把张家宝雕琢成才,培养成人。最后,张家宝还考取了功名——举人,当了县令县太爷。成为当时当地的一代清官,一代名人!这是老人们流传下来的一个很好的难能可贵的育人故事。

这也告诉人们,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不是太过蠢傻不懂“四六”的人,都可以培养成人,成才。

如今的学生,本来基础没有打好,却人为的,政策限制的,不让学生留级,不准蹲班复读,是否也存在误人子弟,贻误人才呢?笔者认为,一刀切,实在有点儿不近人情,是否过分了点儿!适量适当的留级,蹲班是否也可行呢?

世上无难事,只怕不用心。事在人为,只要有恒心,坚持到最后,总会成功的。

喜欢本文就在最后右下角点个“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到!

平台精选官场小说阅读区,点开即看:

官场红人

她爱了他二十年,可现在,她就要撑不下去了

市长之死

权力的较量

官场博弈

一号首长

官道天骄

职场红颜

天道官路

问鼎官路

仕途无悔

官场争锋

【作者介绍】王万荣,兴和县赛乌素镇小学退休教师。1978年参加工作,2016年退休。爱好文学,有时写些散文、打油诗、小说之类的东西自娱自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