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紧缺、客户造芯、对手并购,10个问题解答英特尔最新策略

芯东西(ID:aichip001)

作者 | 心缘

编辑 | 漠影

芯东西4月12日报道,过去一个月,英特尔正大张旗鼓地展露新的雄心,斥资200亿美元建新晶圆厂、拓展为第三方代工的能力、推出10nm第三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代号Ice Lake)。

在英特尔乘上美国重振本土芯片制造业之顺风的同时,全球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正掀开史上最波澜壮阔的新篇章。与英特尔亦友亦敌的台积电抛出新的惊雷——未来三年投资1000亿美元

雄心计划的背后,英特尔仍面临着现实待解的种种棋局,一边是7nm先进制程的延期,另一边是AMD及Arm系芯片商对CPU市场的虎视眈眈,英伟达、AMD等老伙计还向数据中心异构计算战略发起的新一轮并购攻势。

在与芯东西等少数媒体的交流中,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王锐坚定地说:“英特尔必须要回归领先的地位,不管是在制程,还是设计。

回归之战已然打响,要赢得最终的胜利,英特尔手里握着哪些不可替代的底牌?

近日,芯东西等少数媒体与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王锐、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行业解决方案部总经理梁雅莉进行深入交流,从10个问题看英特尔如何破解缺芯难题、守住自身壁垒,以及应对最新的竞争变局。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王锐(左),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行业解决方案部总经理梁雅莉(右)

一、缺芯潮下,英特尔至强新品能否保证出货?

上周,英特尔推出业界唯一内置AI加速的数据中心CPU——第三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Ice Lake,该芯片在2021年第一季度出货量已超过20万颗。

近期芯片紧缺问题一直是行业热议的焦点,当记者问及新发布至强能否保证出货时,王锐回应称,此次新品在出货量有保证,她认为CPU不会成为产业的瓶颈。

在PC行业和在数据中心领域,无论是疫情激发的需求增长,还是更多数据的迭代,都让整个行业对于供货有特别高的需求。对此,英特尔在供应链方面做了哪些准备?

王锐说,从去年起,英特尔一直在持续加大对产能的投入,其产能不断提高,总产量比原计划的还要不断地向上提升。

但这个需求似乎是无止境的。她分析了两点可能的原因,一是因为全球供货的紧张,使大家愿意去投入、储备更多货,二是数字经济促进对处理的需求,因此在她看来,无论是在封装层面还是设计层面,对于产能的投入比英特尔最佳的预计还在不断向上增长。

“相对来说,我们希望到下半年应该有一些比较好的满足。但是在目前看来,全球的供货紧张,还有硅基的紧张,也给我们造成了很多困扰。”王锐提到全球企业都正在面临着这一考验,“对于英特尔来说,我相信现在英特尔CPU的供货,应该不是最紧急的,特别是在数据中心方面,应该是可以满足起码对我们预期供货的要求。

二、如何看待云服务商自研芯片?

梁雅莉提到,一些超大云服务提供商研发特定芯片,是因为任何定制化芯片都是差异化的竞争力,“对他们来说,芯片是一个策略,而不是一个路线的选择。

当产业界快速转型时,英特尔多年的合作伙伴会在某一个跟产业、跟应用场景结合紧密的点以非常快的速度去尝试创新,王锐认为这是迅速迭代的产业界所必须有的一种产品。

但从长期来讲,这是压强与压力的竞争,从某一角度打进一个领域相对容易,但要打造整个架构、在从计算到AI的各方面赶超英特尔,在王锐看来绝非易事。

她相信当某些垂直公司找到一些特别的定制化芯片,这样的竞争从长远来看不是坏事,反而给英特尔一个激励,使得英特尔更加明确有哪些事情是一定要继续帮助客户去做的。梁雅莉也补充说,如果市场有充分的竞争,英特尔的创新意识会更强,能够针对客户的痛点带来最适合的产品和技术。

当我们看到市场上有竞争对手的用例,我们就知道说我们在哪一个方面可以做得更好,这是市场竞争非常自然的一个规律。”梁雅莉说,“但是我们相信我们可以通过英特尔的能力—— “全能冠军”的能力,在很多的场景下,在很多长期的业务发展路径上全能冠军是能够携手同行。

三、英特尔怎样应对云服务商对成本的看重?

“我们确实在原来无可撼动的领先地位,在某一点上或者是在制程上被我们的竞争者缩短了他们的追赶距离,甚至在单一的参数上有可能超过我们,比如说核数。”王锐从两方面分享了英特尔的最新策略与核心竞争力。

第一,英特尔必须要回归领先的地位,不管是在制程,还是设计。如果说我们不能获得整个平台的领先地位,那么竞争者超过我们那是非常自然的事情。”王锐说,不仅是在单一产品,而且整个平台的价值上,英特尔是非常有信心的。

第二,如果只看比较单价,英特尔相信如果帮助互联网巨头等公司找到了差异化领先的解决方案时,其他厂商CPU的价格不足以与英特尔竞争。

“当我们的领导力不在的时候,没有什么别的好比,当然比价钱。”王锐相信英特尔会提供足够的差异化或者是定制化,而下一步,当英特尔最新提出来的IDM2.0开始从各个方面支持其客户找到他们有差异化的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时,这个竞争将不单只停留在价钱上的竞争了。

“如果说我们最高科技的制造业,大家都在谈谁卖的价格低的话,我们觉得那是非常悲哀的场面,我觉得那不会发生。”王锐说。

四、如何看待芯片竞争对手的巨额并购案?

过去一年,英特尔的两家CPU竞争对手美国芯片企业AMD和英国芯片企业Arm都宣布了巨额的并购计划,全球GPU霸主英伟达宣布拟400亿美元收购Arm,另外就在上周,AMD宣布斥资350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FPGA厂商赛灵思的计划已被双方的股东批准,计划今年完成交易。

无论是赛灵思的CPU+FPGA计划,还是英伟达的GPU+CPU计划,都指向英特尔自2015年起一直发力的方向——面向数据中心的异构计算布局

英特尔2015年12月收购当时的全球FPGA老二Altera、2016年9月收购计算机视觉处理芯片公司Movidius、2017年确立“以数据为中心”的转型目标、2018年7月收购芯片制造商eASIC、2019年12月收购云端AI芯片供应商Habana Labs,再加上持续研究的独立GPU、神经拟态芯片、量子计算芯片,使得英特尔完成跨CPU、GPU、FPGA、ASIC的XPU架构全覆盖。

“我们觉得计算和加速整合在一起,它的空间太广泛了,而且给用户带来的灵活性特别可观,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对于竞争对手并购的行动,王锐认为这实际上“是在复制英特尔所走出的这一条路业界有一个共识,任何一项单独的能力都不足以应对新的挑战,所以大家都有一个寻求如何持续在周边扩展的推动力。

在她看来,如果一条路只有一家公司在走,那大概率是走错了路,“当我们的竞争对手也在走我们走出来的这条路的时候,让我们更加坚信这条路的方向是对的。

王锐相信,对于整个世界的重塑,最后还是实力去证明,“领先的头雁是一定要比跟随者飞起来要更加费力,但是要更加强大。”而英特尔数十年如一日地打造这样一个转型的机会和生态,底气正在于此。

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还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自己没有把前面这条路看清楚,我们走在最前面,我们应该看得更远。”王锐坦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英特尔的每一位竞争对手都对这个行业有非常强的认知,而由于有英特尔这样的头雁在前面飞,他们对方向的把握无需像英特尔那样准确,只要追上就足矣。

“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要重视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也相信,我们对生态这么多年的打造,应该给我们有一个继续领先的非常大的动力,这也是一条英特尔必须要走的路。”王锐说。

五、看到数据中心客户有哪些共性需求和挑战?

除了CPU供货紧俏的挑战外,过去一年,王锐观察到数据中心客户有一些共性的挑战,云服务商的发展及每个垂直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都对计算、存储传输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一方面,云服务在公有云方面到达了一个非常大的比例之后,出现了一定的瓶颈期,在往行业不断深入去挖掘。而各行业也在不断构建基础设施和推广一些服务。另一方面,随着边缘计算能力的提高,以前很多必须传输到数据中心云端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多的在边缘直接处理。这也激化了人们对需求的想象力、对未来新的应用模式的想象力。这些对于英特尔来说既是挑战,也是非常好的机遇。

在数据中心,我们看到的机遇是远远大于所有供应链的挑战。”梁雅莉说,供应链的挑战是因为去年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但相应也引发了很多企业对自身整个基础设施的思考,因此会加速整个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带动全球PC及数据中心市场的快速增长。

在供应链之外,共同挑战是互联网或云服务提供商在继续提供云化技术的同时,如何深入到除了消费场景之外的服务场景之外的产业场景?以及在垂直行业场景当中,如何让所有的技术能深入到它们自身的生产中去赋能?这涉及企业最基础的数据中心想要如何转型。

梁雅莉认为,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范本,它的整个基础设施是云原生的架构,因此传统企业如何在云原生的路径上不断迁徙、转型,是所有垂直行业面临的最大机遇和挑战

当建立了一个面向云原生的数字基础设施之后,随着5G越来越深入的探索,很多场景可以直接在边缘进行计算,云原生的架构又会部署在边缘的业务场景当中。

总的来说,场景驱动方面会渗透到各个产业、各个行业,一是企业如何将云原生的基础设施架构升级,二是从云到工作负载的一些场景是在边缘实现的,在这样个互为共生、互相催生的双赢驱动下,所有数据中心的前景非常广阔。

六、英特尔总部如何及时满足中国客户需求?

绝大多数跨国公司面临着总部与中国市场需求及时沟通的挑战,英特尔也是如此。王锐提到英特尔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是所有跨国公司中最高的,对中国市场非常重视,中国客户也在飞速成长。

首先,英特尔在中国有很强的软件优化团队和市场销售团队,与总部沟通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例如王锐自身的工作经历就是原来在美国总部做过研发、带过团队,之所以被派到中国做现在的工作,就是需要既懂总部又懂中国的人,才能做好连接

“现在,从我们CEO到整个领导团队,都已经深深意识到中国是一个特别不同的环境。”王锐说,“英特尔在中国整体的投入和我们的组织架构是非常重视的,要把中国的反馈第一时间能够返回总部。

其次,英特尔不断打造中国团队与总部沟通的能力。在技术层面,中国团队的技术越深入,那么在技术定制情况下与后台总部的沟通越紧密。梁雅莉说,英特尔在打造CPU时会与客户进行前瞻性的沟通,并越来越多地问到中国头部客户的想法。

在每一代新产品发布前,英特尔会将其交予一些典型的头部客户试用,中国客户提出的有些需求是美国客户从未提出过的,这些由场景中提炼出的新特性已经融入到英特尔的历代产品中。

王锐提到:“英特尔总部绝对是愿意为中国市场特别打造产品的,这是我们通过在中国30多年的耕耘慢慢发展到今天的,而我们中国团队能够跟总部沟通,把中国客户的需求讲得明白,如何翻译好对产品的要求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从这两方面来看,英特尔对中国客户需求的认知、市场份额、投入和组织架构以及各方面的能力都在提高,她相信英特尔未来对中国客户的服务将越来越到位。

七、隐藏在背后的英特尔,离最终用户有多近?

在英特尔整体的规划当中,我们很早就有这样一个团队,是专门和最终用户一起去探讨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打造根据他们尽量量体裁衣的解决方案。”王锐说。

据她分享,英特尔不会直接卖货给像平安集团、国家电网这样的客户,而是与他们携手找到最合适他们需求的解决方案,然后通过他们推动的力量去引导英特尔背后的生产以及对其CPU、存储或网络的定制。

芯片公司需要与客户走得越来越近。梁雅莉的团队在英特尔存在25年了,除了始终与最终的旗舰型客户在一起之外,随着最终客户需求的变化,英特尔会根据最终客户不同的工作负载去定制芯片、定制服务器。

这也是为什么英特尔的生态当中有这么强大的力量,我们不光和我们的OEM打交道,有很多是跟我们的最终用户。”王锐说道,“最终用户会跟我们的OEM说,我要英特尔的产品,因为它帮我们打造了现在这样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武器。

八、如何为需求量没那么大的客户做定制?

从应用来看,芯片行业正呈现一个碎片化趋势,需求越来越多样,从各个层面都希望能进一步缩短芯片设计时间、降低成本。

面对这样的变化和挑战,王锐谈到英特尔的通用芯片已经有各种各样的应用,需求量较少的客户大多数时候都能找到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同时,英特尔为头部最终用户量体裁衣定制出来的芯片,也会衍生出很多可扩展的、面向特定应用场景的芯片。

具体而言,定制化方案可以分为硬件层和软件层的优化。

在硬件方面,做大规模定制芯片要有一定的规划,一旦芯片生产出来了,不可能再去改变它。

在软件方面,因为不需要改芯片,只需有非常好的应用场景和需求,优化整体软件架构较容易实现,而英特尔在软件方面的投入相当大。

我们现在有15000多人的软件团队,这个软件团队大多数的时间,不光是在打造我们的固化软件和固件,也是跟客户一起打造软件的优化。”王锐谈道,所以这些所谓的在硬件方面的定制和软件方面的优化,英特尔都会提供这样的服务。

面向多元化的芯片架构,英特尔还打造了开源统一编程模型oneAPI,能面向各种不同的硬件架构提供统一的软件开发体验。

九、英特尔如何帮助缺乏IT企业的传统企业?

随着数字化逐渐融入到更多制造企业的每一个生产环节,问题也接踵而至。当传统企业做数字化转型的时候,因为IT人员有时知识会老化,有时会缺乏最新的知识,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坎。

对此,梁雅莉提到英特尔团队会跟每一个行业的头部企业去建立一些能起到标杆作用的范例,供该行业的其他企业参考。

王锐对此做了进一步分享,对于最小、最散的客户,英特尔的营销团队及云服务团队会用基本的平台和项目来支持各种客户,为其提供头部客户所做的案例。

当发现客户有平台无法支持的特定需求时,就会转向与客户面对面的团队,帮他们查找英特尔已有的优化解决方案。如果这些还无法满足客户在数字基建方面的雄心,下一步,英特尔团队会更加密切地与客户进行沟通与支持,最后由技术团队直接配合来为客户提供服务。

十、英特尔为何宣布重启IDF?

英特尔开发者峰会(IDF,Intel Developer Forum)是由英特尔主办的知名技术论坛活动之一,但在2017年,英特尔宣布取消IDF这个连续举办了20年的活动。

而今年英特尔计划在10月重启英特尔开发者峰会,并更名为Intel One产业大会。

据王锐透露,IDF其实是英特尔CEO原来的baby,他回到英特尔之后立即要求重启IDF。王锐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中国乃至全球客户都呼吁英特尔重新举办,因此很高兴CEO看到这一需求。

因疫情影响,今年10月,重启的IDF第一站会在美国,她希望首个Intel On会是一个特别好的开始,未来能年复一年的传承下去。IDF不止会在美国举办,也会在全球十几个地方分别举办,从技术和商业两类不同的活动来帮助生态不断前行。

结语:行业新生需求正与算力增长形成正循环

从与王锐、梁雅莉的交流中,我们更加强烈地感受到英特尔巩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决心,同时也解答了我们关于芯片供应稳定性、总部与中国客户需求沟通的高效性等方面的疑惑。

总体来看,英特尔一方面与头部客户紧密合作,既将共性需求提炼到通用产品中,同时有针对性特定的行业需求、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另一方面,英特尔将与和头部客户共同积累的经验沉淀成标杆方案,以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快速地构建符合自身差异化需求的IT基础设施。

王锐也谈到了个人的一个愿景,所有算力加上5G提供的想象空间,然后通过AI衍生所塑造出来的需求,不断加深对于计算、存储、传输的要求。这使得算力必须提升,而算力提升后,又带来新的想象空间、新的场景,形成这样一个正循环。

“这也是为什么以前很多科幻的东西今天已经成为了现实,而它成为了现实,就会促使人类继续会有下一步的科幻。所以科学和幻想之间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这种迭代会越来越增加。”王锐说,“在这个过程当中,计算、存储、AI、5G真的是互相催化、互相衍生。这个前景对我们在高科技和半导体产业的人来讲,感觉是非常激动人心的,真的是觉得英雄永远都不乏用武之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