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河内市中心3公里的“贫民窟”,竟过着没水没电的生活
说起河内,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越南首都。
河内哪些地方好玩?环剑湖、三十六古街等等,去过河内旅游的估计都去过。这里人来人往,车辆川流不息,毕竟是河内的中心。
环剑湖景色
环剑湖湖畔夜景
特别是在夜晚,古街里面的“啤酒街”(phố Tạ Hiện)更是热闹非凡,要挪个步子都难。
“啤酒街”的夜景
人多得“插翅难飞”
可谁又想到,距离此地约三公里的地方,却是另外这番景象。
什么景象?
媒体说:距离环剑湖三公里的贫困“船村”没水没电。
虽然距离河内市中心只有大概三公里,位于红河沿岸破漏的“寄宿点”,他们的生活却截然不同。
1
巴亭郡的福乡“寄宿点”(khu trọ Phúc Xá,Ba Đình) 。
福乡“寄宿点”毗邻红河,附近有几个不知何时就存在的天然游泳场。而居住在这个“寄宿点”的租户,主要在龙边市场从事搬运、运输等工作(龙边市场主要是晚上做果蔬批发的大市场)。
“包租婆”范女士是一名公职人员,1992年的时候调任到河内。她有30个房间,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包租婆”盖房子的地,此前是河边的一块菜地(耕地),后面是“包租婆”铺上钢筋水泥盖起简易房的,之后廉价出租出去。
福乡“寄宿点”这里的房间都不大,每间10平方米左右,住两三个人。
因为工作的关系,福乡“寄宿点”的租户基本上是“晚出早归”,晚上10点左右开始出去工作,早上6-7点回来,白天基本上都是休息。所以,这里白天显得非常安静。
基本上要到下午3点以后,租户们才陆陆续续起来,邻居还会搞个音响,喊某某,某某起床啦。
大伙聚在一起,聊聊天,唠唠家常,然后一起去市场,也乐得融洽。
阮老太(化名)一家来到这里租住4年了,一家三口生活在15平米的房间。由于阮老太身体不好,只能到龙边市场批发一些虾来卖,增加点收入。
就如上文提到过,由于福乡“寄宿点”土地性质是耕地,虽然每年各种税照交不误,但没有房产证。随时都有被政府征用的可能性,所以住在这里的人们,心也一直没有安定下来。大家都知道,在这里只是“能租一天是一天”(所以小编也一直翻译为“寄宿点”呢)。
话虽如此,有些人家从福乡“寄宿点”建成就租住,到如今小孩都已经几十岁了。有些在这里出生的小孩,都已为人父母。
2
“船村”(xóm Phao)
看到上面这座桥,可能有些读者都觉得熟悉,这就是传说中的“龙边大桥”(Cầu Long Biên)。或许有的读者可能还从桥上骑车或步行走过。也偶然对桥下岸边的“船屋”一瞥而过,并没有太留意,更想不到里面的生活是这样。
“婆婆,婆婆,我想上岸玩”,小孝央求道。
对于“船村”的人来说,“上岸”是去工作、去玩耍。而“下水”则是回家。
王婆婆(化名)的小船屋,大概有20平米,住着王婆婆、幺姑娘和外孙小孝,三人“三世同船”。
小孝如今5岁了,就是在船上出生的,由于这种情况特殊,费了很大劲才把出生证和户口办下来。
王婆婆说,她老家是中部的,也是“船村”的老村民之一。她也记不清楚到底是哪一年来到这个地方了,只记得当时自己的幺姑娘才7岁。
由于红河每年都发洪水,从起初到现在,小船屋已历经数次修缮,坏了又修。老人说,毕竟这里的生活要比老家好。
发洪水了,就跑到岸边找邻居寄宿,短则几天,长则近月。所以,他们都希望洪水早点退去,回到船屋上。
除了发洪水外,红河里面时常有大船驶过,让小船屋总是在水中“漂来荡去”。不过,时间久了,住着住着也就习惯了。
虽然距离市中心只有3公里的距离,但从“船村”到龙边大桥,只有一条不到一米宽的小路相连。不久前,王婆婆骑自行车带着小孝去上学,路上摔个人仰马翻,王婆婆把膝盖都摔坏了,只能喊邻居相救。
“船村”近30户人家,临岸搭船而居,到现在都没有通水通电。
有一些慈善机构捐赠太阳能发电板和蓄电池,出太阳的日子能用上电。但阴雨天气就没电了,冬天光照不好电量不够用。
当被问到:如果今后沿岸被规划征用了,你们去哪里时。王婆婆迷茫地望着远方,片刻后叹道:很想搬离这里,但也不知道要去哪里。最起码,在这里不用和外边租房子的人那样,要花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