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外史-后记

万病都有因,天下没有无因之病。

要减少疾病的发生,最好在病因上纠正,从而杜绝疾病的发生率。

本人一直从事临床治疗工作,对于疾病的治疗也有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也认真总结,对于病因学说,有从书中学来,更多是从病人的口中得来,有些慢性病(比如癌症)的治疗,得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病人多次来复诊,一来二去的,渐渐的也就把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过程等内容对我告知,从而使我对疾病的病因理解有了很大的提升。

中医学,是环境健康学,是一个以“生物—社会—自然”的模式来研究人的健康。生物是人的主体,社会和自然是客体,主体的环境,时时受客体的环境的影响。但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也有很大的差异,从而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常说“相由心生”,本人认为这“相”并不是指相貌,而是指表相。通俗的说,就是指人的言行举止、饮食起居等行为。我们知道,人的一切活动,其实都是出自于内心的渴望。内心不同的渴望,就造成了不同的行为表现。而这些行为,有的是符合健康的,有的则是不符合健康的。

自强者自信,自信者自爱,自爱者自律,所以自强是核心根本。

什么叫自强,自强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勤奋,所以古人会说“天道酬勤”、“君子自强”。一个不懂得自强的人,是不会明白什么叫自信的,有些人场面上显得非常精明能干,高谈阔论,好像什么事都懂,其实只要仔细听一下,对方所说的全是一些网络上的小道消息,或是术语,或是道听途说的拼凑。人很有意思,听习惯了通俗语,如果一听某人满口专业术语就会觉得此人很博学、口才很好。场面上满口术语者,不外是信心不足,为了脸面在吹嘘,只因为他明白一般人一听到专业术语就会去仰望。所以这样的人是不会明白什么是自爱的,做事也不可能自律。

人们看到大家都在为利益努力,其实是为了自由,是因为这些人觉得有了利益就意味着有了自由,所以才拼命去追求利益。不知到了最后,利益反而成为了自由的枷锁,因为过分的追求利益,反而会失去自由和情感。

时下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物质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人的思想很大程度上还是停留在以前农业经济的小农思想。比如外出打工者回家过年的攀比炫耀、爱贪小便宜、总想着一夜暴富,看到网络上或社会上不符合自己的事物就骂,如此等等,就会造成人的情绪发生剧烈的波动,对人体来说,会直接影响五脏的功能,比如乳腺癌的发生,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因为长期的不良情绪刺激。而对外在的行为,则会做一些不符合健康的行为。比如爱赌之人,久坐、久熬夜、久视,就会直接导致人的脊柱和颈椎的病变,以及生物钟的紊乱。

为什么会产生种种不利健康的社会因素,核心的原因,在于没有找到人生的社会坐标。说白了就是没活明白,看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能获取什么。从而产生对选择的纠结,纠结了心情就会郁闷,气机就紊乱,五脏就失和,于是疾病丛生。

本人试图通过这些年的行医心得,以本人行医过程的一些真实治疗故事进行编写,形成此书。主要是看能否说清楚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个人、家庭、国家”的三者平衡,以及“自由、利益、情感”的三者平衡。这两组平衡,形成一纵一横,纵横的交点,其实就是此人的社会坐标,找到了自己的社会坐标,才能明白自己拥有什么,想获取什么,从那里去获取。这样,人对选择上就会很明确,不再纠结,从而心灵也就得到解放,对健康不利的情绪和行为就能大幅度的减少,从而起到疾病的减少。

我只有受过初中教育,写作真的很外行,张军博士教我“小说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另外张军博士还说“小说在于恒久不灭的精神和情操,永恒的人性,美、丑、善、恶。人人都可以看到自己。”说实在的,对我这样一个门外汉来说,要写出一本好的小说,的确很为难。但本人的确想试试这种高难度的动作,看看是否能使广大读者对健康方面提供些帮助。

医师,只是社会分工的一个工种,不是神仙。可是中国人很有意思,总是对不同职业都会用至高无上的道德去绑架。比如医师这个职业,自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之后,就对医师这个职业的从业者,要做到不食人间烟火,一心为病人。要知道,孙思邈的职业是一个道士,其次才是一个医师。道士是有花不完的香火钱,还不要有家庭责任要承担。而现实生活中的医师,是一个平凡的社会人,要养家混口,不可能做到不食人间烟火。但对扁鹊所提的“六不治”内容则少有人去关注。这是说明了人对自己有利的则去关注,对自己无利的,则去逃避。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本人今天提出来,不外是希望大家多相互理解下对方,这样医患关系会就更和谐,在治病过程中能更顺畅的进行。

对于生命的进展,年龄特征上,书中更是从怀孕的胎儿一直到老年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生命规律及健康特征都做了详细的描述。另外书中还有很多本人行医过程中的真实病案,主要选多发病、常见病,通过治疗讲述病因、病机、治疗原则、日常保养等内容都做了交代。健康是个大问题,绝非老百姓所认知的一方一药机械的对应治疗某一种急病。不论是养生还是治疗,都是着眼人及生存环境的一个大系统,治病要通过治人的基础上进行,见病治病是拆东墙补西墙的的套路,往往病没治好身体先夸。

天残地缺以蕴育万物。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只有残缺的事物,残缺才是完美。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地球是圆的,下雨则水无处可排而成涝灾;如果天晴则无水可用而成旱灾。而地球的凹凸不平,看似残缺,才能风生水起而化生万物。天地都如此,又何况是人生?

世上那有完美的人生?

只有明白残缺之理,才能看清残缺之美。水清则鱼瘦,污浊的垃圾堆反而草木丰茂一片生机。人生亦如此,只有心怀污垢,才能化腐成金。本见过很多满口仁义、大谈道德者,而其做人做事,反而很是缺德。我从山村中一路风风雨雨的过来,对此种种,自然早就一笑而过。

该书写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时空环境比较稳定,人文关键是复杂的,所以主要论述人文环境。人文离不开文化的影响,所以我把先秦诸子学说进行了一次汇总,描述时有的直舒其意,有的通过故事表达。比如吴炳华行医之初一切为病人的态度,这是墨家的兼爱,到最后还是走向了孤独。书中的阶层、酒局、博弈、农耕等等,也是儒家、法家、纵横家、农家等诸家的描述。

文化有传统性的继承性,本书我为什么会从六十年代开始写,主要想说明这半个世纪中国文化的变迁,对百姓日常行为的影响,和疾病的变化规律进行尝试性的探索。这有便于广大读者对健康有更好的理解,能更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率,生病了也能理智的对待。

另外对于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偏远小山村写到首都、从村长写到省部级官员、从小商贩写到巨富、从集体化写到网络时代。力求各社会阶层的人、不同职业特点的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社会位置和健康的关系。

在写作过程中我提着一只行礼箱,穿巴蜀、抵中原、走赵燕,去体验生活,所以本书只是写一些平常的生活。白天要赚钱养家,只是利用晚上熬夜完成,所以写得较粗糙,希望读者谅解。

吴南京

2020年11月18日

于杭州

(0)

相关推荐

  •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 (Tertiary Prevention)亦称临床预防.三级预防可以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措施.由于三种预防措施是连续 ...

  • 杏林外史-第二十章 大师

    因为医院里还有些专业性的事要处理,吴炳华也不急着去京城.过了四五天,有一个年龄五十余岁的女人来找郑蓉蓉,郑蓉蓉把这人带到吴炳华的办公室里. 经介绍,这个女人姓舒,叫舒爱琴,北方人,据说是一直在终南山修 ...

  • 杏林外史-第二十一章 问世间钱为何物

    吴炳华和郑蓉蓉到了京城,毛援军还是和第一次一样客气的接待,次日一早,吴炳华就带着郑蓉蓉去看龙天的画. 龙天经过吴炳华补肾养精.疏通气血.升发清阳的思路治疗了三个月,变得面色红润,神采奕奕,性格也开朗了 ...

  • 杏林外史-第二十二章 破局

    过年后上班时间到了,郑蓉蓉给吴炳华打电话"你就真的这样走了?这医院可是以你的名字为首的'华天医院',并且是华在前,天在后.下个月折水省民营医院院长会议,在没有新院长来前,你总得去参加啊?&q ...

  • 杏林外史-第二十三章 生命之树

    春雨连连,大地回暖,草木葱郁,但很可惜的是健康咨询服务站门口有一棵樟树枯死,而边上却长出了十几根嫩苗. 园丁来锯了,吴炳华急忙跑出来对园丁说"小心点,把樟树边上最大的一根苗给我留下,我要把这 ...

  • 杏林外史-第二十四章 守望者

    一天夜里,吴炳华在整理书稿,付建明来电话告诉吴炳华说自己辞职下海,吴炳华在电话里和付建明聊了会. 过了两个月,过年了,正月初二,吴炳华准备了些礼物.向艳红问吴炳华"你这是要去哪里拜年啊?&q ...

  • 杏林外史-第二十五章 杏影

    吴炳华刚到南江,就有一对夫妻在健康咨询服务站门前等着.吴炳华说"今天我没上班的啊,你们是外地来的吧?南江人都知道我的上班时间." 对方介绍,原来是金华胜介绍来的.金华胜虽说和金华强 ...

  • 杏林外史(二)

    杏林外史(二) 我们生活的社会,就是一个个舞台.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既是演员,又是观众.电影反映生活,生活就是电影,我每天工作的医院也不例外. 浓汤宝 一个男性患者,全身皮肤突然重度黄染,见他第一面的感觉 ...

  • 杏林外史(一)

    杏林外史(一)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作为一位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日常工作就是直接面对多样化群体.因为人的认知水平存在差距,所以我在工作遇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就不稀奇了. 枯痔钉 一天凌晨,病房值 ...

  • 杏林早报 | 这味中药升阳清热,春夏之交痘疹频发、颈背疼痛,用它正合适

    澄清韵 马常胜 - 空山行吟 打开音乐,开启早报唠嗑的一天~ 01 敲黑板划重点 葛根,甘辛性凉,轻扬升散,能够发表散邪,解肌退热.此外,还能生津止渴.透疹,亦能升阳止泄.葛根的临床用量一般为10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