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三千年历史的藏医药到底有多“神”
小编导读
雪域高原自从有了人类以来,就以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色萌生了颇具特色的传统藏医药。藏民族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与疾病进行长期斗争的过程中,形成了藏医药学完整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并在预防保健、疾病诊疗、调理康复等各项医疗活动方面形成了独到的技术,在中国传统医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历史沿革
历史文献资料显示,藏医药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对世界屋脊上的藏族人民的生存、繁衍生息和生产力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强盛的吐蕃王朝,并邀请周边其他民族的医学家和译师,配合西藏医药学家,吸收印度医学和汉族中医药精华,整理编著了哲学、佛学、医学等各学科的经典著作,建立了完善的藏医药理论体系。
此后,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形成了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独具特色的藏医药学。
宇妥·云丹贡布(708~833)是吐蕃王朝时期最杰出的医学家,曾担任过赞普的御医,是当时藏医发展的最主要代表者。编著了以《四部医典》为主的藏医药学典籍30余部,为藏医理论从零散的民间医学整理和规范起到了突破性作用,并为藏医临床实践提供了完整的理论依据。
特色医理
藏医药学认为,人体疾病病因分为远因、近因和具体病因三种。
远病因,是根本“无明”,即不明诸法无我而产生的烦恼;近病因,是“贪、嗔、痴”三毒;具体病因,是“隆、赤巴、培根”。
三者之间,互为因果。藏医药学认为,人体生病的根本原因,就是“无明”引起贪婪、愤怒和痴愚,扰乱体内“隆、赤巴、培根”三种生命活动功能物质的平衡,从而发生各种疾病。
藏医药学认为,“隆、赤巴、培根”三大元素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也是进行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量和基础,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各有自己不同的功能,但它们之间并非各自独立,互不相干,而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
用药特色
藏药学是整个藏医药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整个传统医学理论与实践中独树一帜。
根据藏医历史记载,雪域高原的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也逐渐寻找到了解除病痛和缓解疾病的药物。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藏医药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方法。
公元8世纪,宇妥·云丹贡布著成《四部医典》,成为当时收录藏药材功效最为完整的一部经典著作。该书为之后的《卓玛本草》、《玉妥本草》等藏药典籍的编著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藏药材因本质和习性等差异,大体可分为八大类型,即珍宝类药物、石类药物、土类药物、木类药物、精华类药物、湿生草类药物和旱生草类药物。
藏医药学认为,一切药物都由“土、水、火、风、空”五大元素生成。土为药物生长的依靠和根本,水为药物生长所需的汁液,火为药物生长的热能,风为药物生长、运行的动力,空为药物生长、发育的空间。
藏医药学认为,药物服用后,与胃火相遇,这时培根和赤巴被龙消化,甘味、咸味被消化后变为甘味;酸味处于中间阶段,消化后仍为酸味;苦、辛、涩味消化后变为苦味。消化后的每一种药味能医治两种疾病,即藏医的“三化味”理论。
藏药在临床应用复方较多,单味药则很少。藏医药学认为,用药时必须根据病的属性决定其药的味、性、效来组方。味是主导,性、效是对治关系即因果关系。病有其性,药亦有其性,同性治之,必遭其祸,对性治之,必得其愈。在藏医药学理论中,异性对治是首要原则。同理,温与凉,润与糙,稳与动,轻与重等均为互为对治。
因此,配方制剂时,要把药味起作用的药物加在一起,全面考虑,把功效起作用的药味加在一起,消化后变化作用的药物加在一起。
优势病种
藏医优势病种有:病毒性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肝硬化、高血压病、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脑出血、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娥乃赤觉(类似于盆腔炎)、查凑病(类似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隆凑病(类似于更年期综合症)等慢性疾病及疑难杂症。
发展概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根植于雪域高原的藏医藏药也步入大发展阶段,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不仅成为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也成为世界医学之林中一株挺立的雪莲。
为了保护、发展藏医药,我国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与支持。目前,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主要藏族聚居地区,都设有藏医医院,同时设有专门管理藏医药的卫生行政机构。目前,在全国西藏,以西藏拉萨为中心的藏医服务网络已形成,其服务可覆盖全西藏大部分地区。
在发展藏医药的同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亦十分重视藏医药的挖掘整理与科学研究工作,同时,大力发展藏医药教育,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省已建立了培养藏医药人才的医学院或医学系,一些县还设有藏医学校,培养大学生、中专生等不同层次的藏医药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