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的城中村,飞扬的青春梦
编者按:
对于城中村来说,我们只是一个过客。然而对于郑州这座城市来说,城中村也不过是个过客。注定要消失的,总要说再见。这段城中村岁月不过是一个特殊的生存阶段而已,谈不上多少怀念,也没有什么感伤。怀念的不是城中村,而是自己曾经的青春。
夜晚,萧瑟的寒风夹杂着秋雨,冷的有点发抖。
一片接一片的树叶散落,飘着,飘着,便静静地躺在地上,和走在回家路上的我显得一样孤零……小区附近的陈寨,已经拆的七零八落,面目全非。
突然想起郭春江哥哥拍的那个叫《遇见春天》的电影。
那个纪念都市村庄生活的纪录片,如此而来,彻底勾起了我深深的回忆……
城中村初体验
2005年春节过后,我从叔叔家里搬出来,婶娘还让我抱走了我在家里用的那条最喜欢的羽绒被,骑着那辆单车,一人来到庙李,就此开始了都市村庄的生活。
最早的时候住在第一条街里,给我的好印象,除了认识梦丝飞扬这个理发店,就再也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房东两口似乎每天什么都不干,就是典型的包租公包租婆,每天挨家挨户催要房租和水电费,也理所当然的靠着租金生活。
一年之后,认识了向蚊子,我便搬离了这道街,投奔了这个跟我一样高一样胖的男人。就这样,我俩“同居”了大约一周左右的样子。
旁边有了空房出租的时候,我就安然的搬过去住了下来。从此,除了去理发,我几乎很少再去以前住的那条街,但去那个理发店的习惯,却一直延续到现在。
老板娘手艺不错,也很会说话,我便把老向也介绍过去剪头,他也甚是喜欢,比我去的更勤快……跟向这次在庙李搬家后,我就再也没有换过地方,一住就是好几年。
之所以长住,一是跟这家伙关系的确太好,二呢我也嫌麻烦,东西搬来搬去的,不过是个晚上睡觉的地方,不想来回折腾。
最关键的是房东不错,还经常喊我去家里吃饭,冬至喊我吃个饺子,中秋叫我吃个月饼,唠唠家常。
和房东处的时间长了,就觉得房东也挺不容易的,家里出了变故,还养着两个姑娘。
那些年的青春与快乐
那时候,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女朋友,只是房东家里的两个千金太小,我的确不是因为有什么想法去接近房东的。
倒是向同志,挺招女孩喜欢的,对面有个一米七多像空姐的姑娘,老是找他吃饭聊天,后来向觉得我一个人挺没意思,就带着我一起三个人玩,直到现在,我们还是好朋友,有机会时还会像那个时候吃饭、喝咖啡,聊聊天。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他还算够意思,也就不怎么再计较他总是半夜三点起床来我家看电视了。
后来,家里楼下开了个特别小的酒吧,向同学就特别兴奋的喊我一起去,这是我第一次进酒吧,到里面灯红酒绿的,向又是唱又是蹦,又教我玩筛子,看着他不像第一次来,怪不得来自深圳,到底是大都市,现代化节奏很重……
再往北边不远就是四月天,当时的房价850一个平方,现在看来如此之小的数字,那个时候都快能要了我的命了。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买半平方,所以在那个背井离乡的时候,才会选择在陈寨庙李这样的郑漂聚集地扎根。
看着每天一闪一闪的霓虹灯,广告牌,还有长长的窄窄街道,一路全是各种小吃、地摊,满脸痘痘的姑娘,全身冒油的烤串大叔,几乎人挤人的走路,整个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各样的味道,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叫卖声、吵闹声。
喧哗的街道,走过来的男青年,似乎很多都染着头发,各种各样古怪的发型,女孩似乎都是牛仔短裤,带着大耳环,穿着流行的潮服,露着大腿晃花眼的走来走去,人潮汹涌,几乎每隔十几米就会有个超市和五金店,非常方便的能买到各样的生活用品。
记得当时房租一个月150元,房东还经常不要我的电钱,就这我也不舍得买空调,宁愿花5块钱去网吧上个夜市,不是为了玩游戏,就是图个凉快,好像也就是这个时候,我和向去网吧上网玩实况足球,这个他玩不过我,就会换成CS来复仇。
其实,那个时候我的生活条件还算好的,总共10平方的房子还放了沙发柜子洗衣机,还有一台老式电视,就是这个破玩意,陪伴我看着姚麦组合的NBA,却遗憾的没有拿过一次冠军。
除去这些,家里还有一张双人床,用木板搭的,唧唧歪歪的响,有一次翻个身还把板掉了下来,不过倒也睡的踏实,也许这就是忙碌一天到家倒头就睡的快乐吧。
我自己也没想到能这样住上四年,可能还是因为便宜,那个时候没什么钱,也就习惯了这样的蜗居生活。
一碗胡辣汤5毛钱,油条一块钱4根,夜市就更不错了,凉菜好像都是一两块钱,啤酒也不过一块一瓶,一次同学找我玩,四五个凉菜加4瓶啤酒什么的,才吃20多块钱,搁到现在,估计两碗面都买不到了吧?
关于青春的记忆
就这样的蜗居生活着,也就这样的习惯着,也曾想过崩溃,但最终还是被现实和无情包容了,就是这些时候,立下了青春的目标、理想、奋斗,在这里都是为生活奔波劳累却怀揣着梦想的人。有的想发迹,有的想成名,有的想光宗耀祖,但大部分都是为了生计奔波着,不管理想多远大,也都得先被眼前的吃喝拉撒现实着。
这段生活,记载着我们最激情的青春,最躁动的灵魂,也记载着我们最窘迫的经济生活。
好像每个外来的人都有这样的一段经历,它就像生活安排好得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虽然清苦,但却简单快乐,容易满足,也算是人生中最简单的一道靓丽风景。
如今,我生活过的庙李已经拆了,连被称为小香港的陈寨也拆了,城中村越来越少,也许渐渐的就从我们身边消失了,现在周围生活环境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好,可你还有那个时候的简单、满足、快乐么?
你的孩子还会有跟他父辈一样经历过的磨练么?
我的孩子长大后,就算我讲给他,他会懂得、会深有体会么?没有这样的经历怎会知道并了解父亲手中的老茧和斑斓呢?
如今,物是人非,随手用手机写个东西,纪念一下城中村的生活吧!
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