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师八珍汤治疗痛经验案一则 -- 马氏妇科

初诊:2013年12月18日。姚某某,18岁,学生。因“痛经5年”就诊。

患者平素月经规律,13岁初潮,周期28~30天,经期7天,末次月经11月28日,经量少,色暗红,偶有血块或痛经,周期第1~2天痛甚,喜温喜按,全身乏力,需卧床休息,无乳胀,无腰酸,带下量多,色白,无异味。纳呆,二便调,寐可。B超:子宫内膜10mm,子宫三径11.8cm,其余无异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中医诊断:痛经(气血不足)。  西医诊断:子宫偏小、原发性痛经。

治则:补益气血,理气调经。

方药:八珍汤加味。

党参15g  茯苓10g  炒白术10g  炙甘草6g  川芎6g  当归9g  熟地黄12g  炒白芍10g  生姜三片  红枣10个  鸡血藤45g  益母草30g  香附10g  枸杞子15g,7剂。

二诊:2013年12月25日。症及舌脉如上。

方药:痛经汤。

丹参15g  延胡索10g  鹿衔草15g  川楝子10g  当归9g  五灵脂10g  香附10g  炒蒲黄10g  九香虫10g  鸡血藤20g  益母草20g  川芎9g)加炒栀子20g、7剂。

三诊:2014年1月8日。月经2013年12月27日来潮,无痛经,4天净。

方药:八珍汤加香附10g、益母草15g、鸡血藤12g,7剂。

按语:患者痛经5年,先天不足,素体亏虚,子宫发育不良,痛时喜温喜按,全身乏力,经少色黯,实为虚证。因其肝肾不足,经血失养,气血不和,枢机失利,故而致病,为“不营则痛”范畴。宜补为先,故马老以八珍汤为主方加减,八珍汤选自元代《瑞竹堂经验方》,为四君子汤及四物汤之合方,加姜枣而成,为气血双补之剂,另加鸡血藤活血通络,益母草活血调经,香附理气活血,补而不滞,以防八珍过于滋腻,阻碍脾运;枸杞、红枣,甘甜滋润,补益肝肾气血。

复诊经期将至,急则治标,以调经止痛为法,马老用自创痛经汤,以丹参、延胡索、失笑散(五灵脂、蒲黄)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当归、川芎补血行血,川楝子、香附疏肝理气,鸡血藤补血活血,益母草调经止痛,其中,鹿衔草祛风除湿,强筋止血,为治“虚”、治“崩”之佳品。九香虫破气止痛,《本草纲目》载其可治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壮元阳;上方共12味,均为活血行气之品,可破气滞血瘀之痛经。药性偏温,加炒栀子清热解郁,制其热性。药后无痛经,继续守方八珍汤调补气血,加益母草、香附、鸡血藤行气活血调经,以善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