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凉水河畔的古迹

如今,随着凉水河的治理以及南城的改造,北京城南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凉水河作为一条古老的河道,在其流经的区域,也有着不少历史古迹,比如紧邻木樨园以南的凉水河沿线,早年依次坐落着海慧寺和大南顶碧霞元君庙等建筑,还有明清时期铁匠以及南海子的“海户”聚集的地方。海慧寺和“南顶”在当年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铁匠和海户聚集的地方,留下了诸多故事。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古迹虽已不复存在,但凉水河以及周边的故事,深深地留在记忆中。

  1、 文化遗产凉水河

  凉水河曾在北京城的建城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该河凿于隋代,是一条古河道,也是隋唐时期的主要水路交通运输线,它自古以来就为当地人民造福。《北京市丰台区志》记载:隋大业四年(608年)“正月,发河北诸郡民男女百余万人开永济渠。又连接卫河通桑干河(今永定河,连接永定河的这一段便为如今北京城南的凉水河),直达蓟城南。”

  凉水河原起源于水头庄(今丽泽桥东),初名清泉河,以水汽清凉得名,后称凉水河。据《明一统志》记载,水头庄附近有泉眼百余处,各路泉水汇聚而形成一条溪水,向东南流至柳村,曾名“百泉溪”。水头庄东三里有万泉寺(今丰台柳村路附近),平地多有泉水涌出,曾有“三步一泉”之说,泉水汇集成为百泉溪,成为河流,又在万泉寺附近一分为二,一支河流经过“柳村河”向南流入草桥河。另一支向东经菜户营流向东南,然后在大红门附近,两条河流合二为一,走浑河故道,沿南苑的墙蜿蜒流至小红门西栅口入,再入南苑内。凉水河经过皇家苑囿南海子时,形成了七十二泉,有积水为“三泊”,水源丰富,一年四季川流不息,河流之上架有小桥以供交通往来。

  清代时,凉水河常泛滥,康熙、雍正和乾隆几位皇帝曾多次视察、治理凉水河。

  雍正三年(1725年)夏,京城一带遇到了一场少见的大雨,七十余州县被淹,直隶地区将近百分之八十的地区都遭受水害,京南郊南海子地区也在灾区之内。也由于这场水灾,促使雍正皇帝决定治理凉水河。这年七月,雍正皇帝召见怡亲王允祥说:“不达于川,乃潴在田,非地利之异于古,乃人事之未修也”。他的意思是,畿辅(京城周围附近的地区)一带为井田之区,可是雨还没怎么下,地里的庄稼就已经淹于水中,这难道是地利不如从前?雍正把这次灾害归为“人德”的缺失。

  于是,雍正派怡亲王允祥和大学士朱轼到京畿各地查勘河流水势、调查水害程度,并找出造成水害的原因。通过分析之后,雍正提出了治理河道的办法,灾情得以缓解,同时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皇朝文献通考》也有记载,当年,雍正派怡亲王勘查直隶水利,怡亲王并不因为自己的亲王身份偷懒躲闲,将艰辛烦劳之事推给属下,而是亲自勘查,不辞辛劳,不畏繁琐,甚至三个月间奔波于数千里之地。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皇帝实地勘查凉水河后,命令挑挖一支由高各庄至堠上村的新河,经由堠上村被引入凤河故道,并在凉水河分流处建闸,以便控制水的大小和流经路线。这次河道治理收到显著的成效,南海子皇家苑囿也从中得到收益。可以说,雍正皇帝的这些工程,造就了乾隆时期的辉煌。正如日本著名汉学家佐伯治所言:“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若无雍正整饬,满清恐早衰之。”后来,乾隆皇帝曾多次视察凉水河,并写有《凉水河》诗句,当年诗碑立于大红门外永胜桥(今大红门桥)东凉水河北岸,现已无存。

  清代《大清一统志》曾记载有凉水河的走向:“凉水河在宛平南,由水头庄泉发源,东流入南苑内,经马驹桥,又东经通州南曰南新河,至张家湾城南入白河”。如今,以莲花河为源头,凉水河流经丰台、大兴、朝阳、通州等区,在通州区榆林庄闸上游汇入北运河。

  上世纪50年代,凉水河南海子一带还有少量泉水流淌,河边常有钓鱼、钓蟹者,后来水源枯竭,凉水河逐渐成为一条用于排污的河道。如今,经过多次治理,昔日的臭水沟重新清亮起来,每天傍晚,河两岸成了居民遛弯儿休闲的好去处。

  2 、曾经的胜景“南顶”

  明清时期,北京建有众多的碧霞元君庙,其中最著名的五座庙被称为“五顶”(“顶”是老百姓对碧霞元君庙的特有称呼)。这“五顶”按位置分别为东顶、西顶、南顶、北顶和中顶,“五顶”环形排列于北京城区周围。“五顶”的命运如今各不一样。

  东顶,也称行宫庙。旧址位于东城区东直门外今华都饭店南。当时,因庙侧有一株数百年的老榆树,又称为“孤榆树庙”,现庙和榆树都已无存。

  西顶又称广仁宫,位于海淀区蓝靛厂一座商业大厦的北侧。本世纪初,西顶被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后来经过复建,如今得以向人们开放。

  南顶,又称大南顶,旧址位于丰台区南苑大红门,现已无存。北顶位于亚运村西侧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南侧,北顶得以幸运保持,如今还被修葺一新。中顶旧址位于丰台区右安门外草桥中顶村,唐代此处建有万福寺,后寺废,明代天启七年(1627)在其址稍北建碧霞元君庙,现存山门、大殿以及石狮、张玉书篆额、史夔撰文石碑等。

  五顶供奉的都是碧霞元君,她是道教的重要女神,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坐镇泰山,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等,中国南方部分地区也称其为“送子观音”。在道教中,碧霞元君能“庇佑众生,灵应九州”,有“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之说。

  关于天仙圣母碧霞元君的身世,众说纷纭。京津地区,民间多认为碧霞元君是东岳大帝的女儿。在其他地方,还有碧霞元君是黄帝所遣之玉女以及碧霞元君是汉代民女的说法。

  南顶位于南苑大红门外,建于明代,明代南顶村内建有一座碧霞元君庙。附近的村落也因此庙而得名,现有南顶村名存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该庙重修,前殿奉碧霞元君,额匾为“神烛碧虚”;中殿奉东岳,额匾为“神功出震”;后殿奉斗姥,额匾为“妙握璇杓”。门外有两座牌坊,左牌坊题“广生”、“长养”,右牌坊题“群育”、“蕃滋”,均为乾隆所书。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尚存牌楼两座,现今殿宇、牌楼均已无存。《陪侯仁之先生寻“南顶”》一文中曾记载,在南顶村一户人家的自建房墙中,发现刻有“育”字的半块残石,似乎为“育群”牌坊上的半截碑。

  “五顶”在明清及近代北京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北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史料记载,明清两代北京寺庙众多,城内庙宇多为香火之地,城外庙宇多为游春或庙市的场所。北京城郊的“五顶”,功能各有特色,中顶以社火、走会为主;南顶跑车、赛马闻名;西顶为皇太后祝厘之所;北顶、东顶为庙市,是民间物资交流的场所。

清末“南顶”的三开山门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是碧霞元君诞辰日,“五顶”都会举办庙会,南顶、中顶盛况更浓。清代震钧《天咫偶闻》中描写道:“永定门外碧霞元君庙,俗称南顶,旧有九龙冈,环植桃柳万株,南邻草桥河。五月初,游人麇集,支苇为棚,饮于河上。亦有歌者侑酒,竞日喧阗,后桃柳摧残,庙亦坍破,而游者如故。”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中说:“每至五月,自初一起,开庙十日,士女云集……至夕散后,多在大沙子口看赛马。”

  “柳映红亭水映桥,碧霞宫殿郁晓。”此为清代诗人吴同崃在《游南顶》中的诗句。当年,在南顶,桥、亭、庙映于凉水河中,为京城南部的一大胜景。如今南顶庙早已不存在。我向附近一些老人了解南顶庙遗址,大多数人并不了解,但有年纪较长老人认为现在的康泽园小区西门的位置就是南顶庙旧址。他们记得以前这里曾有两块牌楼立着,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不见了,现在这一片被建成了住宅小区,马路边有宾馆、饭店等生活设施。如今的南顶村位于丰台区大红门街道辖区的东侧,向东依次与光彩路、榴乡路、宋庄路相交,北接壤宋家庄路,南至凉水河大红门段,南顶村与大红门一河之隔。

图为如今流过南顶村的凉水河,南顶村早已不见“南顶”庙。

  3 、“东铁匠营”随时代演变

  明清时期,兵器多为铁制,为了提供军队作战的需求,在南城,有不少民间兵器生产制造的集中地。值得一提的是,在民间,制造兵器与军队制造是不一样的,民间制造兵器,有师傅传授徒弟,代代相传。长此以往,铁匠们都带有自己家眷居住于此。到了清末,冷兵器逐渐退出了战场,铁匠们也就不再打造兵器了,铁匠们的制作工地也就成为民居,俗称为“铁匠营”。

  早年间,在如今的丰台区境内,以铁匠营命名的地名就有六个:铁匠营、小铁匠营以及东、西、南、北四个铁匠营,其中面积最大、名气最响且地名保留至今的要数东铁匠营。东铁匠营是明清时打造兵刃和铁器的制作基地之一。因其位置在丰台区王佐乡铁匠营的东边,故名东铁匠营。

  清朝末年,铁匠兵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东铁匠营一带便成为荒野坟茔,周围住着不多的人家,他们主要也是为了看坟。后来,一些外地逃荒而来的农民在此居住。在东铁匠营不远处,还有许多为清皇室烧砖的砖窑,其中有南窑、三盛窑、燕家窑、刘家窑等。上世纪五十年代,这里的坟和砖窑全部被迁移或拆除。南窑、刘家窑、于家坟等成为地名,沿用至今。近几年,这里建造楼房挖地基时,常能发现当年烧制砖块时留下的痕迹。

  东铁匠营的名字也沿用了下来,如今的东铁匠营街道位于丰台区的东部,西北分别与西罗园街道接壤,东北分别与方庄地区和东城区交界,东南分别与南苑乡、大红门街道和朝阳区相连。1954年为改善市中心环境,将城内一批工厂,相继迁至此地,使这里成为以化工、油漆、制药、皮革、木材、机械制造为主的小型工业区。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东铁匠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里见证了北京城发展的历史:东铁匠营新兴贸易街市场成为北京市第一个职工自立市场;由首都个体劳动者集资建成的光彩体育馆便坐落在东铁匠营的西侧;以同仁堂为首的众多企业发展迅速;上世纪九十年代,赵公口长途客运站更是给东铁匠营增大了知名度。

  如今,随着南城的改造,一些对空气环境有污染的工业企业逐渐迁出,东铁匠营一带逐渐成为适宜居住的小区,早已没有了当年“铁匠聚居”时的萧瑟和杂乱。

  4 、“外八刹”之一海慧寺

  如今提起海慧寺,很多北京人都不知道它的历史,只有上了岁数的人才隐约有些印象。海慧寺是当年的“外八刹”之一。

  北京历史上的众多古刹中,以“八刹三山”最为著名。八刹又分为城内的“内八刹”和城外的“外八刹”,“内八刹”有柏林寺、嘉兴寺、广济寺、法源寺、龙泉寺、贤良寺、广化寺和拈花寺,“外八刹”有觉生寺、广通寺、万寿寺、善果寺、南观音寺、海慧寺、天宁寺、圆通寺,三山是潭柘寺、戒台寺和云居寺。目前,仅觉生寺(俗称大钟寺)和万寿寺有遗址可寻,而且近几年得到过修葺,成为博物馆。

  在《北京寺庙历史资料》记载:“海慧寺(僧庙)坐落南郊永外海慧寺村,建立年代失考,属公建。不动产土地八亩,房屋十九间……庙内法物有佛偶像五尊,神偶像二十尊,礼器两件,法器四件。”

  海慧寺曾于1535年重建,张居正题写了“重建海慧寺碑”,后毁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来,该寺一度成为橡胶四厂,如今,工厂已不存在,现已成居民居住小区。而因寺而得名的海慧寺村,便位于南三环木樨园南侧。

  了解京剧的读者,对《海慧寺》一定不陌生。《海慧寺》又名《双铃记》,是民国时期一部非常流行的京剧。它是以海慧寺为背景,讲述的一段离奇曲折故事:一个叫王龙江的男人在马思远开的饭馆里当厨师。不常回家,其妻赵玉独自在家,一日到海慧寺闲游,遇卖绒线的小贩贾明,两人后来私通。时至年终,王龙江从京城回家,在途中饮酒大醉,被好友甘子迁谋害。妻子赵玉见王龙江长时间不回,特意赶到京城向马思远索要人,诬陷马思远害死其夫,诉讼到官府。诉讼期内,恰甘子迁因夜间偷盗被抓押解京城,询问中将实情说出,官府严惩赵玉,马思远冤枉得以昭雪。

  不过,这部京剧因为带有通奸、凶杀等情节。在1950年,因有“宣扬淫毒奸杀者”的因素,被明令禁演。

  5 、南海子“保安”的居所“海户屯”

  明清时在南苑皇家园囿南海子维护苑墙、饲养兽禽、种植土地等差事的人被称为“海户”。

  《明大政记》记载:“南海子设海户千人守视,自永乐定都以来,岁时搜狩。”《大明会典》载:嘉靖二十六年(1547)“海子供役净身男子1596人,每名于京食月支米三斗。”

  清代以后海户的人数有所减少,海户除种地外,每年还要在苑内割草,供应内务府庆丰司、上驷院马厩饲料外,其余出售,所得之银作为购买鹿饲料及南苑岁修费用。海户生活贫困,常年劳作只是“糊口”,一遇灾年不得温饱。

  明清时期,南海子管理极为严格。海户出入南苑凭腰牌(相当于工作证),并有专人带领,走指定路线。海户每天进南海子里劳动,傍晚出南苑到附近居住点休息,这些海户的聚居地后来就形成村落,而名海户屯。

  一般人只知道南三环木樨园立交桥南边有一个海户屯,实际海户屯共有四个:如今丰台、朝阳、大兴、通州四区各有一个。它们分别是大红门北2公里处的海户屯,为大红门外海户屯;在朝阳区小红门东边有一海户屯,即羊坊角门外海户屯;在通州区马驹桥西北有一海户屯,即东红门外海户屯;大兴区黄村镇东北1公里处,京开公路东侧有一海户新村,即黄村门外海户屯,这四个海户屯都处于南海子的边缘地带。这四个海户屯中的老住户多是海户的后代。(黄永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