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干裂 生疮

嘴唇干裂 生疮---脾胃中伏火
后世方书多谈脾虚、脾寒及脾湿者,极少谈脾热。脾热称为:“脾中伏火”,或称“脾经伏火”,或称“脾胃伏火”。火或热,与伏火的区别在于:前者上达外散,后者郁伏不散。治疗上,前者清中需泻,后者清中需散。
脾胃伏火的症状:口燥唇干,口疮口臭,烦渴易饥(口为脾窍,唇者脾之外候,口燥唇干,口疮口臭,皆属脾火,脾热故烦汤易饥,病名中消,),热在肌肉。脾主肌肉,故热在肉分,轻按重按,皆不热,不轻不重乃得之,过夜尤甚。在《小儿药证直诀》中,尚有两处见到泻黄散,一处是“目内证”下:“黄者,脾热,泻黄散主之”。另一处是“弄舌”下:“脾脏微热,令舌络微紧,时时舒舌。治之勿用冷药及下之,当少与泻黄散渐服之。”从原文中我们可以读到,泻黄散主治“脾热”。脾热的具体表现是小儿“弄舌”,尚有目内黄。
《医方集解》指出,泻黄散“治脾胃伏火,口燥唇干,口疮口臭,烦渴易饥,热在肌肉。”从理论上讲,脾主肌肉、四肢,脾开窍于口,唇为脾之外候,脾恶湿,主运化水湿等。脾中伏火的具体表现应该多见于唇、口、肌肉、四肢之处的火热类病变,也可合有湿邪。从历代医家的记载来看,多见唇口干燥,唇红唇肿、唇疮脱屑、口疮龈肿、弄舌舌裂,以及好发于口、舌、唇、面、四肢之疮疹。
泻黄散出自宋代医家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泻黄散,又名泻脾散,治脾热弄舌。藿香叶七钱,山栀子仁一钱,石膏五钱,甘草三两,防风四两(去芦,切焙)。上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钱至二钱,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山栀清心肺之火,使屈曲下行,从小便出,藿香理脾肺之气,去上焦壅热,辟恶调中,石膏大寒泻热,兼能解肌,甘草甘平和中,又能泻火,重用防风者,取其升阳,能发脾中伏火,又能于土中泻木也。(木盛克土,防风能散肝火,吴鹤皋曰,或问脾中伏火,何以不用黄连,余曰燥矣,又问既恶燥,何以用防风,余曰,东垣有言,防风乃风药中润剂也,李东垣曰,泻黄散,非泻脾也,脾中泻肺也,实则泻其子,以脾为生肺之上源,故用石膏栀子之类。)
伏火需散 实火需泄 石膏 栀子 能散火 黄芩黄连能泄火

(0)

相关推荐

  • 泻黄散的临床案例

    [临床应用与医案] 小儿牙关紧闭 傅毓尚之子,潮热畏寒,医以羌.防.柴.葛之属,热愈甚,大汗淋漓,四肢怠惰,食已即饥.医者犹谓能食为美,见其潮热不退,更认为疟疾,复用柴胡.槟榔之属.其热如故,问其大便 ...

  • 1、心火ーー舌尖红ーーロ舌生疮一一莲子芯...

    1、心火ーー舌尖红ーーロ舌生疮一一莲子芯...

  • 治疗嘴唇干裂起皮的神效方,1剂好转,3剂告愈!

    导读: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治疗嘴唇的疾病,小编第一时间想到的方子一般都是泻黄散,这是定势思维.而王建红老师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大青龙汤也是治疗嘴唇干裂起皮的有效方,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在于抓主症. 大青 ...

  • 嘴唇干裂起皮

    治疗嘴唇干裂起皮的神效方,1剂好转,3剂告愈! 导读: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治疗嘴唇的疾病,小编第一时间想到的方子一般都是泻黄散,这是定势思维.而王建红老师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大青龙汤也是治疗嘴唇干裂 ...

  • 学经典 | 《除欲究本》卷五 · (十八)生疮自嘲

    生疮自嘲 是年三月间,予右腿出钱大一块癣.予说浮灾,把他不在其意. 到七月,癣成了臁疮,化脓流血把腿都烂破了.我怕人耻笑,包住更觉疼痛,只得露在外面.想坐着养疮,好了再上街,又没有度用.无处想方,只得 ...

  • 气有余化为火而生疮,西医为炎症西医为炎症

    <仙方活命饮>当归,炒穿山甲,炒皂角刺,防风,金银花,乳香,没药,白芍,天花粉,陈皮,知母,白芷,甘草. 气有余化为火而生疮,西医为炎症, 中医思路:活血化瘀疗疮-乳香.没药+酒调外用 丹 ...

  • 慢性胃炎,心下生疮,偏枯,狂证,胸闷,眩晕——大黄泻心汤

    8慢性胃炎--姜春华医案 诸某,女,29岁.患慢性胃炎已1年,中脘有热感.痞闷,食欲减退,口干便秘,腹胀.舌红苔黄,脉数.拟投大黄黄连泻心汤.处方:大黄6g,黄连3g,黄芩6g,3剂.服药1剂,中脘立 ...

  • 经方:狼牙汤(yin中生疮)

    狼牙汤 [原文] 狼牙三两 右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绵缠筋如茧,浸汤沥明中,日四遍. [作者]张仲景 [出自]<金匮> [组成]  牙子 [时机] 狼牙汤呢,是阴中生疮,阴道有破裂, ...

  • 大黄黄连泻心汤——惊狂,口鼻生疮,牙痛,脱发,青春痘

    图为刘渡舟老师 14惊狂案--刘渡舟医案 某司机患精神分裂症,十多天昼夜不眠,惊惕烦躁,怒目视人.病从气恼而起,气火充斥三焦,大便已六日未解,口中臭秽,舌苔黄厚,脉洪大.服大黄黄连泻心汤一剂,平平无奇 ...

  • 我的中医实习故事-50-口舌生疮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50.口舌生疮 学中医的人要善于触类旁通,闻一知十. 当你知道肺中痰要通过降大肠,心火上冲要通过通小肠,肝经热盛要通过降胆胃肠,你自然能想到如果是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