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帝国为何能屹立千年?这三个关键因素很重要

翻开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千年史,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个命运多舛的国家无时无刻不面对着强敌的威胁,波斯、阿拉伯、保加利亚、塞尔柱突厥、土耳其奥斯曼你方唱罢我登场,貌似每一个民族兴起都会把矛头直指曾经显赫一时的拜占庭。最终君士坦丁堡还是在1453年陷落,拜占庭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我们不经要问,是什么原因使得拜占庭能在强敌环绕的环境中屹立千年呢?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三个关键词幸运、财富和从横。

所谓“幸运”说的是拜占庭的地理位置优越,图拉真对于色雷斯的征服突显了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后来又被君士坦丁大帝选为帝国的新都,这既是上天眷顾也是人力所为;“财富”是指在西罗马帝国崩溃的时候,拜占庭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与税收体系为帝国提供了所需的钱财,撑起了东方的半边天;而“纵横”则说的是历代拜占庭的统治者们凭借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一次次达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或为帝国化险为夷。下面就让我们一个个来分析。

幸运的背后是智慧与勤劳

—独特的地理位置

历代史学家认为,拜占庭帝国之所以能在漫长的历史中屹立不倒,首都君士坦丁堡(前身叫做拜占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地处欧亚交通要冲,狭长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在其间横穿而过,曾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但这必须得感谢两个人,谁?图拉真皇帝与君士坦丁大帝!

—图拉真征服达西亚

事实上在图拉真征服色雷斯人前,拜占庭在罗马帝国的地位只是普通的商业城市。巴尔干半岛上最古老的居民色雷斯人时常骚扰罗马帝国的东部地区,并切断了拜占庭与欧洲内陆的往来。英明的图拉真当然不会容忍这样的挑衅。先后在101年与105年两次挥师征讨色雷斯人建立的王国达西亚。在105年的战役中,图拉真调动了12个罗马军团,一路上势如破竹,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军事要塞,在萨米泽杰图萨的天王山战役中,罗马军团彻底让色雷斯人绝望,达西亚的军民或战死,或服毒自杀,尽管图拉真最后得到的仅仅是一座空城,但已经足以向罗马人民交代,也为拜占庭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这座平凡的城市有了成为罗马帝国新的政治中心的可能。

—拜占庭成为帝国的新都城

公元四世纪开始,罗马奴隶制经济开始崩溃,君士坦丁大帝逐渐将罗马帝国的政治重心向东方倾斜。他决定在此建立新的都城,当时出现在备选名单上除了拜占庭外,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古城,如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希腊北部的萨洛尼卡和巴尔干东部的萨迪卡。为何最终脱颖而出的是拜占庭呢?恐怕没人能说得清楚准确的原因,但君士坦丁大帝说自己是受到了神的启示,有一日在拜占庭留宿的时候梦见了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婆婆一转眼变成了风华绝代的妙龄少女,醒来的时候他就决定遵从神的指示,选择拜占庭作为新的首都。

在之后的6年间,君士坦丁大帝不惜动用举国之力来“装扮”他的“梦中情人”。元老院、竞技场、剧场、法庭、会议厅、贵族元老住宅、学校、公共浴室、供水渡槽等一座座建筑设施拔地而起,一切都和辉煌的罗马城别无二致,原本的拜占庭也改名叫做君士坦丁堡,或许连君士坦丁大帝自己都没意识到,这座伟大的城市将来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受上天眷顾的君士坦丁堡在民族大迁徙的时代,为日薄西山的罗马帝国保住了半壁江山。但我想说的是拜占庭能拥有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是一种幸运,被君士坦丁大帝选中为新罗马或许也是一种幸运,但这些幸运的背后展现的却是人类的智慧与勤劳。

国家财政的稳定

—多元化的经济结构

在民族大迁徙的时代,西罗马帝国的奴隶制经济制度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手工业和商业都一落千丈,国家税收收入的急剧下降导致统治者们无力维持强大的军事力量,终于在公元476年寿终正寝。而帝国的东部由于纳入罗马统治的时间相对较晚,没有建立起高度成熟的奴隶制经济体系,一直保留着多元化的经济结构,隶农制的租佃经济在这里得到了普及,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东罗马帝国有一些城市人口甚至达到了几十万。另一方面人口的增长也使得商品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日益丰富。

—国家对经济生活的严密监控

政治是战争的驱动因素,经济是战争的基础条件,没钱就没资格打仗。拜占庭帝国的经济生活受到统治者的严密监控。戴克里先的改革使得老百姓失去了自由,每个人都有固定的身份,父亲是农民,你也是农民,父亲是工匠,你也是工匠。他们都有固定的称号,禁止“半路出家”做另外一种工作。这从拜占庭成熟的行会制度中就可见一斑。

在帝国的城市里,统治者通过建立具有排他性质的行会来对工商业人口进行严格的管理。行会里面既有工人也有商人,能够为居民提供一条龙的服务,比如珠宝商人与货币兑换商隔街相望,旅店老板与酒贩子、渔贩子择邻而居。行会的成员资格不向其他行业和阶层开放,行会成员必须都是代代相传,子承父业,严谨私自开设行会,否则将被处以烙刑。其他行业的人想从事本行业的活动?对不起你没这个资格。本行业的人想改行?对不起这不可能。这就叫排他性。此外,各行会的会长有中央政府委派,负责管理行会内的会员,并向国家缴纳税收。

—三元分权的税收管理体系

拜占庭不仅有多元化的经济结构还有三元化的税收管理体系,三元分权是指皇产司、国家财税部和大行政区分别在自己职权范围内享有税收管理权,并对中央负责。皇产司主要管理由皇帝和国家支配的不动产,其款项归皇帝支配,用于宫廷消费,但有时候也资助帝国的其他部门;而国家财税部管理的是所谓的“圣库”,监管货币流通、贵金属开发与海关关税等事务。圣库长官负责领导各级税务官吏行使职权;而各政区的总督负责统计所属辖区的土地、人口和财产数量,在此基础上预算出各级官吏、军队及公共事业所需要的税收配额。总督麾下的税吏与皇产司、圣库的税吏即相互配合又相互监督,保证国家税收收入的稳定。

灵活实用的外交策略

尽管足够多的财富保障了拜占庭帝国可以维持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但对于历代统治者来说,他们的外交策略对于帝国的稳定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在谈判桌上解决的问题就尽量不会动用武力。他们的外交策略圆滑、精明、实用有时候甚至有些不择手段。不过为了帝国的利益这些本就无可厚非。

—远嫁公主,换取和平

君士坦丁七世曾经说过拜占庭皇帝有三件东西不可外传,一是皇位,二是希腊火的秘密,三是公主不可远嫁,事实证明第三点是不靠谱的。罗曼努斯一世就曾经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了保加利亚沙皇,而瓦西里二世为了请求基辅罗斯大公出兵帮助自己镇压凶悍的保加利亚人,毫不犹豫地牺牲了自己妹妹的幸福,把她嫁给了弗拉基米尔一世,并获得了6000精兵的军事援助。当然有时候皇帝们也会用非皇室的女子代替公主远嫁,但无论嫁的是真公主还是假公主,拜占庭所付出的代价都是十分昂贵的,需要耗费国库大量的财产,不过对于拜占庭的统治者来说,这样的付出似乎是值得的。

—务实的利己主义

在具体的外交策略上,拜占庭秉持的是务实的利己主义,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朋友,并经常利用敌人的力量去打击敌人。有一次,德意志皇帝奥托二世计划征服意大利南部地区,这是拜占庭皇帝所不想看到的结果,但又疲于应付国内的叛乱,无暇西顾。于是他们与原先的死敌阿拉伯人摒弃前嫌,并资助穆斯林出兵抵抗奥托二世的进攻。当阿拉伯人取得军事胜利并且携带大批战利品撤军之时,拜占庭迅速出兵控制意大利南部地区。这是合纵连横取得胜利的典型案例。

一家之言

可以说,拜占庭能在强敌林立的环境下生存千年既是上天眷顾也是人力之所为,毕竟运气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胸无治世之良策,即使给你一手好牌也能被打得稀烂。拜占庭享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此乃幸运,但要是没有图拉真的远征和君士坦丁一世的经营,它就无法为罗马帝国守住这半壁江山。尽管拜占庭对人民的经济生活进行了严格的管控,使其在发展过程中缺少了应有的创造力,但对于国家维持经济结构的平衡和税收收入的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总体上看是利大于弊的。在外交事务上,他们的外交策略在大部分时间里是符合国家利益的导向,无疑也是成功的。地理位置上的幸运,经济上的富裕以及外交事务上的纵横成为了拜占庭帝国屹立千年的关键因素,他们的存在对于欧洲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及其重要的贡献,拜占庭人对于古希腊文明的研究,对于罗马法的继承,成为日后哲学、艺术、法学、医学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基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