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人数据显示,粪便免疫化学检测 肠镜对肠癌筛查意义重大丨临床大发现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发病率第三的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人数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2020年全球新增CRC确诊190万例,大约造成93万人死亡。通过积极筛查实现早诊早治,可有效降低CRC死亡率。
结肠镜检查是CRC筛查的核心环节,可在检查同时取组织活检,或在镜下切除早期病变,配合病理检查可作为CRC确诊的“金标准”。但相对较高的费用,检查前的饮食限制、肠道准备环节,检查时的痛苦与并发症风险,常常让人望“镜”却步。
可是,因为检查的痛苦和有创操作的风险,就可以拖延甚至拒绝结肠镜检查吗?
答案是否定的。近日,由意大利威尼托肿瘤登记处Manuel Zorzi领衔的团队在Gut期刊发表研究成果,回顾分析了威尼托大区CRC筛查项目十多年的数据,发现在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阳性的参与者中,拒绝结肠镜检查的人群因CRC死亡的风险,是及时接受结肠镜检查者的2倍。
与传统的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gFOBT)相比,FIT敏感性更高,且不易受食物、药物等多种因素干扰而出现假阳性,在实际应用中已逐步取代gFOBT,成为常用的CRC人群无创初筛手段。
威尼托大区从2002年起实施结直肠癌筛查项目,目标人群为50-69岁居民,每2年接受一次FIT。工作人员会给FIT结果阳性(每克粪便>20微克血红蛋白)的参与者打电话,告知其FIT结果和疾病风险,建议结肠镜检查,并介绍内镜检查前的术前访视、肠道准备等工作。FIT与结肠镜均为免费。
上述举措使得80%的FIT阳性参与者,在FIT检查后3个月之内接受了结肠镜检查,其中32.4%通过结肠镜被诊断为进展期肿瘤(4.6%为结直肠癌,27.8%为进展期腺瘤)。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