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隔离的日子,是人生最好的增值期

文:环哥

来源:桃花蔡(ID:Tomhuannn)

01
今天看完了带回老家的其中一本书《茑屋书店》之后,突然发现这段时间的学习效率很高,百无聊奈的时间里,是读书很好的机会。
原本计划初五回南京,被突如其来的疫情,隔离在老家至今。这里地方大,人少,家里一栋三层的小洋楼,我们一家几口人住着显得很空旷。我收拾了一间房间当做书房,只可惜,随身只带了三本书,《茑屋书店》、《白夜行》和《霍乱时期的爱情》。
有了03年非典的经历,这次可以认真的规划这段时间的生活。想起了周国平先生的一句话: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与安静。
我在前几天的文章里有提及,生活中,我们总是在强调在鱼群中的重要性,也在讨论有效社交和无效社交的关联。可曾想到,在这种复杂关系中游刃有余,往往忽略了自己这个最重要的个体。
结合十七年前那次非典隔离几个月的经验,突然发现,这个浮躁的社会里,独自思考,往往比社交更重要。
在大学毕业那年寄回来的一大袋包裹里,找到了非典时候写的两本散文随笔集子,这么多年过去了,差点把它给忘记了。我数了数,隔离在宿舍里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写下了一百多篇文章。
那段时间,真不知道能做什么,每天最丰富东西便是时间。饭菜全由食堂师傅挨个送到宿舍,每个人的开水一瓶瓶打的满满的,没人关心未来会怎么样。
《霍乱时期的爱情》有一句话:趁年轻,好好利用这次机会,尽力尝遍所有的痛苦,这种事情可不是什么时候会遇到的。
告诉自己,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把日子给虚耗了。

02
在前面的文章里有提及袁老师说给我们的那句话,现在想来,也是一句真理。没想到,那段岁月,影响了我这么多年,一直坚持着写点东西,记录下来。
这次疫情,老师的话,同样适合。
经常和朋友们在微信里聊起,这段时间在忙些什么。有的朋友每天研究美食,有的朋友上起了网课,有的朋友自学做短视频。
我相信,这段时间的状态,决定了每个人十年之后的样子。人生最好的增值期,不要让上帝拿走了每个人的才华和天赋。
前段时间,有一张照片在朋友圈里疯传。疫情最严重的的武汉方舱医院病房里,大多数人在玩手机,或者睡觉,只有一个年轻人,戴着口罩,聚精会神的看着一本书。
有人放大了图片,扒出了那本书《政治秩序的起源——从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更有人扒出,这位朋友是武汉大学一个博士生,毕业之后去了美国,春节回武汉探亲感染上了新冠肺炎。
在这种生与死挣扎的环境之下,还能从容的读一本书,这不仅仅是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对抗惊恐与命运的生存法则。
独处的享受,才是最高级的活法。这种活法,每个人都应该拥有。
03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已经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而活着。
日复一日,机械的、装腔作势的重复自己的生活。
也许,这次疫情是给我们所有人一次很好的机会。过去,我没有这样的机会来准备好。但为了接下来的十年甚至二十年,可以停下来,好好想一想,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陈道明在拍《围城》的时候,特意前往钱钟书先生家中拜访。
他在篇回忆文章中写道:钱老家中,没有任何的家用电器,唯一出声的便是煎药的药锅子,一到点,那个药锅子就“噗”响一下。可他很羡慕钱先生家里弥漫的气息,那种闻得到书香,也让人感到安静的氛围,眼前是两位饱读诗书,却非常浪漫、非常懂得生活的老人,他看到了一种真实的从容。迷茫的年轻人突然感觉,在这样的文化人面前,自己狗屁不是。
“突然发现了自己特可怜,在学问面前,你特别可怜,你的自信也突然间特别无助。”
拍完《围城》之后,陈道明改变了自己的活法,认真的潜心学习,若干年之后,连北大的教授都不由赞叹,“陈道明先生来北大当个教授都屈才了。”
从忙忙碌碌中抽身,去了解自己、接纳自己,然后去改变自己。

连最擅长贩卖焦虑的罗胖,听说在这段时间偷偷的学习《量子力学》。
04
这段疫情隔离的日子,是人生一个很好的增值期,在这段时间做的一切,终将会影响到你未来十年的样子。
平时里,忙忙碌碌,很难得有这样好的机会,跑到田野里拍几张夕阳的照片;很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抱一本书,从下午看到午夜;很难得有这样好的机会,写一篇文章陪伴陪伴家人。
内心越笃定,人生越坚强。
我们总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想着如何生存,却不曾想,我们终其一生,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是自己。
给这段时间的自己,一次机会,煲剧、读书、写字,甚至与孩子好好的相处。人们常常被问一句“以后怎么办”给吓退了,以后的时间那么长,不是想出来的,而是认真的活出来的。
我最喜欢的一部电视剧《士兵突击》,“孬兵”许三多从新兵连分到全团最烂的五班,去看守驻训场。班上还有四个整天闲到发霉的人。许三多却没有被日子给荒废,每天早晨整天起床,练习走正步,这是在新兵连里学到的。而正是这一年多的坚持,他成为了全团正步踢的最好的兵。
五班这段独处的日子,这份坚持,改变了许三多的同时,也改变了王宝强的人生。
拍完《士兵突击》,宝强来南京拍新的电视剧,特意宴请了剧组。特意聊到这段戏。他意味深长的说:这段经历对我的人生改变也很大,“许三多”的傻瓜式的执拗,让我学会了如何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情。
人不是靠做出来的,而是靠活出来的。
疫情的这段隔离生活,给了所有人人生中一次最大的动力。

这本书里有那段时间的故事

(0)

相关推荐

  • 隔离的日子

    (一) 天色晴方好 防疫行不了 墙角有枝梅 新雀声声叫 (二) 天色晴方好 路上行人少 公园全封闭 折返马路跑 (三) 静闲不为美 自由真可贵 平时多锻炼 病毒难来侵 (四) 天色晴方好 病毒难灭了 ...

  • 每日一语:适合自己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音乐:雨林深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有的人表面风光,暗地里却不知流了多少泪:有的人看起来生活窘迫,实际上人家可能过得潇洒快活.幸福没有标准答案,快乐也不止一条道路,反观自己的内 ...

  • 如果被隔离,你希望和谁在一起?

    歇歇眼,听轻松 早晨起来,想着爸妈即将要离开自己的这个小家,心里面突然觉得空闹闹的,这段时间因为疫情大多数时间宅在家里,互相的陪伴,已经形成习惯性的依赖.   每天习惯看到老爸笑呵呵的,他时常写一段文 ...

  • 刘会强:居家隔离的日子(组诗)

    居家隔离的日子 我家居住在村口 一条山路 让我时常行走 疫情防控 在封村的日子里 我们全家也开始了 在家里坚守 庆幸的是 这条平时 就很少有人的山路 如今更是空旷了好久 于是我便开始在茶余饭后 去山路 ...

  • 疫情隔离的日子:“缺少安全感”的女人,把自己的爱情作死了吗?

    刚过去的情人节,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过年加上疫情的隔离,已经让很多情侣分开超过20天.在人生的长河里,20天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但是对于很多心理脆弱,对感情浓度要求极高的人,20多天的分离却足以致命 ...

  • 疫情隔离的日子,天天带娃,感觉越来越烦:家长的心态怎么调整?

    被隔离的期限目前还不明朗,作为父母,上有工作压力,下有孩子的烦恼,如何调整心态,值得思考. 我让九儿把自己的杯子放好,她说我放地下.我说我们的杯子都放在茶几上,你的放在地下.我把放地下的东西当垃圾收走 ...

  • “丧偶式婚姻”中的老公们:在被疫情隔离的日子,纷纷现了原形

    过年加疫情,双重组合的冲击,考验着人们脆弱的心理.从疫病恐惧症,到无聊狂躁症,从还贷焦虑症,到亲密无能症....到处哀鸿遍野.曾经梦想的"躺吃睡"生活才刚实现几天,就从最初的新奇沦 ...

  • 隔离的日子(疫情中的旅行续篇)

    好友章先生到新西兰后,正处在隔离过程中.在中国传统佳节--元宵来临之际,隔离酒店送上一盒中国饺子,勾起了他的乡愁,引发了他的感想.他写下了以下文字,向所有关心海外游子的亲友倾诉衷曲.盼各位欢喜. 今天 ...

  • 人生笔记:自我隔离的日子

    梁东方 在病毒突然开始肆虐起来的日子里,自我隔离.在家不出门.足不出户就已经是对自己.对社会的最好贡献的理念,一下就落实到了大多数人的实践中.就着不拜年.不聚会的春节延续下来,天天都在家里,不期然之间 ...

  • 意大利小哥趁疫情隔离,1年时间学41个炫酷技能,成百万粉丝网红

    话说, 在去年疫情期间,因为不能旅游外出不能到办公室办公等原因,很多人的生活都好像被按了一个暂停键似的. 就在大多数人都只是宅家玩游戏.吃胖的时候, 有位意大利小哥居然因为太无聊,而在一年的时间内从零 ...

  • 面对疫情的平凡日子

    大年初二的凌晨,我们从深圳飞回了北京,听钟先生的话,主动自我隔离. 在疫情时刻, 码农的很多技能, 还不如一只口罩. 口罩 幸运的是,我们在深圳的时候买了一打口罩,不到40块钱,但是已经在飞机上用了3 ...

  • 被“隔离”的日子

    为了响应国家阻击"新冠"的号召,我也开始了"居家隔离",成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出门.不过,我到是没有像微博上的网友一样无聊得开始数自己一天呼吸了多少次,而是继续与 ...

  • 大象帮助宣传疫情隔离?

    Austria's economy minister has become the symbolic godmother of a young elephant, in a nod of than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