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乡村振兴规划
2019年初,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部署和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要求,推动各地加强村庄规划工作领导,国务院五部委发布了《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
政策发布半年来,各省村庄规划工作陆续开展,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情况的乡村发展之路。
各省村庄规划共性关键词:
经过对各省村庄规划的整理,可以发现各省有一些基础要求,在村庄规划的推进中,要在解决好共性基础问题的同时探索符合出自身特色村庄发展之路。
“多规合一”:村庄规划是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的“多规合一”法定规划,是管理村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法定依据。
“留白弹性空间”: 设置规划“留白”区,使规划既有落实上位规划“三区三线”的刚性管控,也能为村庄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弹性空间。
“耕地保量”:严格保护自然生态和基本农田,确保生态环境不破坏、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按照传承文化、节约集约、分类推进和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村域空间布局。
湖北省:
在长江经济带沿线规划10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湖北在武汉、黄石、宜昌等沿长江经济带8个市州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并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上述区域1000个左右美丽乡村示范村村庄规划,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围绕鄂西绿色发展示范区、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鄂东转型发展示范区区域定位,结合生态资源优势、农业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优势,确定上述村庄功能定位。
在规划编制上,突出保护优先、因地制宜。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空间,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防止调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严禁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保留村庄特有的民居风貌、农业景观、乡土文化,防止美丽乡村建设趋同化和千篇一律,防止样板化,防止村庄产业空心化。
按照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耕地保有量不减少、环境风貌不破坏的原则,推进全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湖北省将以矿产集中开发区为重点,依托绿色矿山及绿色矿业示范区,安排一批矿山生态修复和矿山复绿工程;依托重点生态功能区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修复工程。
河南省:
开展“乡村规划千村试点”助力乡村振兴
为改变“村庄改造大拆大建,村庄规划千篇一律,村庄建设千村一面”的现状,河南省7月15日召开全省“乡村规划千村试点”工作启动仪式,宣布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全面推开”的原则,遴选确定1188个试点村庄和1517名优秀规划设计师,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根据工作方案,河南将完成试点村庄规划编制,指导制定村域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方案,指导村庄特色风貌塑造和农房设计改造,指导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通过“乡村规划千村试点”工作,编制一批符合村庄发展实际、农民发展意愿和乡村振兴要求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1517名规划设计师下乡 科学布局村庄空间
从7月15日起,河南省共有1517名规划设计师同时下到全省1188个试点村庄。
河南省“乡村规划,千村试点”工作的启动,标志着其乡村振兴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些规划设计师将深入乡村田舍,走访村民农户,研究乡村文化,编制出符合村庄发展实际、农民发展意愿和乡村振兴要求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形成一批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的村庄规划典型,为河南省全面开展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推动乡村振兴积累经验。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个村庄列为 “多规合一”试点村庄
2019年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决定将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镇河村等19个村庄列为全区“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促进宁夏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本次试点为期6个月,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有关要求,以编制试点村“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为基础,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探索创新。“多规合一”即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归合一”。目前,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已落实355万元用于支持试点村庄规划编制,并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12家技术力量强的规划编制单位,具体承担试点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工作。
安徽省:
年底要完成村庄“分类”
安徽省给村庄规划工作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力争今年底,各市基本完成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村庄分类。到2020年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县域层面基本完成村庄布局工作。
村庄分类是村庄规划编制的基础。安徽省要求,市县政府要加快推进村庄分类,并于今年底前基本明确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拆迁撤并类等村庄分类。同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在组织编制市县国土空间规划时,以现有的村庄布点规划为基础,优化完善村庄布局,于2020年底前完成。
此外,在编制新的村庄规划中,新老规划如何衔接?
广西:
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广西自然资源厅日前印发了《全面推进广西村庄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筹推进我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到2020年底在县域层面基本完成村庄布局工作,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做到应编尽编,为塑造“传承文明、桂风壮韵、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广西乡村风貌提供规划保障。
村庄规划是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的“多规合一”法定规划,是管理村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法定依据。为加快推进该项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将探索“留白”机制,对于一时看不准、想不好的空间用途,可以暂时不明确规划用地性质,留出足够的研究论证时间。鼓励实施全域综合整治,积极运用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政策工具,融合财税、投资、交通、水利等各类措施,建立“多规合一”的政策统筹机制平台,引导聚合各类涉农资金,探索建立以自治区财政奖补、市县配套为主的规划编制经费保障机制,共同促进乡村振兴。
湖南省:
印发“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大纲及工作指南
近日,湖南省自然资源厅下发《湖南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大纲(试行)》(以下简称《大纲》)《湖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指南(试行)》(以下简称《工作指南》),将规范“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及工作程序,确保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试行期一年。
《大纲》《工作指南》明确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全面服务乡村振兴。规划定位上,明确村庄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规划期限上,近期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一致;规划内容上,全面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相关任务,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二是分类推进乡村发展。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按照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集聚提升类、搬迁撤并类、其他类等五种村庄类型,分类安排规划内容和侧重点,因地制宜编制规划。
三是预留发展弹性空间。设置规划“留白”区,使规划既有落实上位规划“三区三线”的刚性管控,也能为村庄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弹性空间。
四是有效推进减量规划。按照县域范围内村庄建设用地总规模负增长、耕地保有量不减少、环境风貌不破坏的原则,允许村庄建设用地指标在不突破县域总指标的前提下跨乡镇平衡。
五是发挥村民主体地位。要求技术人员驻村编规划,在编制的各个环节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村民知晓率达100%,村民决策代表率达75%以上,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四川省:
启动村规划编制,探索创新规划“留白”机制
5月22日,四川省下发《四川省村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和《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村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四川村规划编制正式启动。
实施“多规合一”
此次规划编制将对原村庄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等乡村规划进行整合,实现“多规合一”。明确农村居民点类型、确定建设用地规模。
“村规划将结合当地自然生态、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和用地适宜性的实际,研究制定村发展定位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落实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用地、林地、湿地等控制性目标,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和主导产业,突出村域农贸、旅游或各类种养业的不同特色。”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说。
村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编制
《通知》明确,村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单独编制或连片编制的方式推进村规划编制工作。鼓励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居民点分类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村规划编制工作。
保护自然生态和基本农田
《通知》要求,严格保护自然生态和基本农田,确保生态环境不破坏、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按照传承文化、节约集约、分类推进和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村域空间布局。
创新规划“留白”机制
为保持规划弹性,四川省探索创新规划“留白”机制。即对一时难以明确具体用途的用地,可暂不明确用地性质,在规划中暂予“留白”,允许各地在村规划中预留一定比例建设用地机动指标,要求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明确机动指标使用规则,在建设项目审批时落地。
北京市:
2019年启动1300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5月14日,北京市人大召开美丽乡村建设议案办理动员部署暨督办启动会。
北京市农工委书记、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志军介绍,关于“统筹规划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议案办理暨“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工作议案,共包含12个小议案,由1个代表团和155人次代表联名提出,内容涉及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产业发展和农业信息化建设等6个方面28项任务,并于11月份由市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并开展专题询问。
针对代表议案中关注的重点内容,北京市人大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福海表示,议案聚焦调研中各方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以“四线两区”村庄、城乡结合部村庄、水源地周边村庄、民族村庄、“百千工程”涉及的其他村庄为重点区域。同时以规划编制、“厕所改革”专项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四好农村路”建设等为重点内容,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美丽宜居乡村。2019年初,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部署和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要求,推动各地加强村庄规划工作领导,国务院五部委发布了《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
政策发布半年来,各省村庄规划工作陆续开展,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情况的乡村发展之路。
各省村庄规划共性关键词:
经过对各省村庄规划的整理,可以发现各省有一些基础要求,在村庄规划的推进中,要在解决好共性基础问题的同时探索符合出自身特色村庄发展之路。
“多规合一”:村庄规划是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的“多规合一”法定规划,是管理村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法定依据。
“留白弹性空间”: 设置规划“留白”区,使规划既有落实上位规划“三区三线”的刚性管控,也能为村庄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弹性空间。
“耕地保量”:严格保护自然生态和基本农田,确保生态环境不破坏、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按照传承文化、节约集约、分类推进和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村域空间布局。
湖北省:
在长江经济带沿线规划10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湖北在武汉、黄石、宜昌等沿长江经济带8个市州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并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上述区域1000个左右美丽乡村示范村村庄规划,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围绕鄂西绿色发展示范区、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鄂东转型发展示范区区域定位,结合生态资源优势、农业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优势,确定上述村庄功能定位。
在规划编制上,突出保护优先、因地制宜。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空间,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防止调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严禁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保留村庄特有的民居风貌、农业景观、乡土文化,防止美丽乡村建设趋同化和千篇一律,防止样板化,防止村庄产业空心化。
按照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耕地保有量不减少、环境风貌不破坏的原则,推进全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湖北省将以矿产集中开发区为重点,依托绿色矿山及绿色矿业示范区,安排一批矿山生态修复和矿山复绿工程;依托重点生态功能区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修复工程。
河南省:
开展“乡村规划千村试点”助力乡村振兴
为改变“村庄改造大拆大建,村庄规划千篇一律,村庄建设千村一面”的现状,河南省7月15日召开全省“乡村规划千村试点”工作启动仪式,宣布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全面推开”的原则,遴选确定1188个试点村庄和1517名优秀规划设计师,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根据工作方案,河南将完成试点村庄规划编制,指导制定村域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方案,指导村庄特色风貌塑造和农房设计改造,指导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通过“乡村规划千村试点”工作,编制一批符合村庄发展实际、农民发展意愿和乡村振兴要求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1517名规划设计师下乡 科学布局村庄空间
从7月15日起,河南省共有1517名规划设计师同时下到全省1188个试点村庄。
河南省“乡村规划,千村试点”工作的启动,标志着其乡村振兴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些规划设计师将深入乡村田舍,走访村民农户,研究乡村文化,编制出符合村庄发展实际、农民发展意愿和乡村振兴要求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形成一批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的村庄规划典型,为河南省全面开展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推动乡村振兴积累经验。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个村庄列为 “多规合一”试点村庄
2019年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决定将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镇河村等19个村庄列为全区“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促进宁夏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本次试点为期6个月,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有关要求,以编制试点村“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为基础,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探索创新。“多规合一”即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归合一”。目前,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已落实355万元用于支持试点村庄规划编制,并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12家技术力量强的规划编制单位,具体承担试点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工作。
安徽省:
年底要完成村庄“分类”
安徽省给村庄规划工作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力争今年底,各市基本完成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村庄分类。到2020年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县域层面基本完成村庄布局工作。
村庄分类是村庄规划编制的基础。安徽省要求,市县政府要加快推进村庄分类,并于今年底前基本明确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拆迁撤并类等村庄分类。同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在组织编制市县国土空间规划时,以现有的村庄布点规划为基础,优化完善村庄布局,于2020年底前完成。
此外,在编制新的村庄规划中,新老规划如何衔接?
广西:
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广西自然资源厅日前印发了《全面推进广西村庄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筹推进我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到2020年底在县域层面基本完成村庄布局工作,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做到应编尽编,为塑造“传承文明、桂风壮韵、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广西乡村风貌提供规划保障。
村庄规划是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的“多规合一”法定规划,是管理村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法定依据。为加快推进该项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将探索“留白”机制,对于一时看不准、想不好的空间用途,可以暂时不明确规划用地性质,留出足够的研究论证时间。鼓励实施全域综合整治,积极运用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政策工具,融合财税、投资、交通、水利等各类措施,建立“多规合一”的政策统筹机制平台,引导聚合各类涉农资金,探索建立以自治区财政奖补、市县配套为主的规划编制经费保障机制,共同促进乡村振兴。
湖南省:
印发“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大纲及工作指南
近日,湖南省自然资源厅下发《湖南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大纲(试行)》(以下简称《大纲》)《湖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指南(试行)》(以下简称《工作指南》),将规范“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及工作程序,确保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试行期一年。
《大纲》《工作指南》明确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全面服务乡村振兴。规划定位上,明确村庄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规划期限上,近期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一致;规划内容上,全面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相关任务,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二是分类推进乡村发展。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按照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集聚提升类、搬迁撤并类、其他类等五种村庄类型,分类安排规划内容和侧重点,因地制宜编制规划。
三是预留发展弹性空间。设置规划“留白”区,使规划既有落实上位规划“三区三线”的刚性管控,也能为村庄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弹性空间。
四是有效推进减量规划。按照县域范围内村庄建设用地总规模负增长、耕地保有量不减少、环境风貌不破坏的原则,允许村庄建设用地指标在不突破县域总指标的前提下跨乡镇平衡。
五是发挥村民主体地位。要求技术人员驻村编规划,在编制的各个环节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村民知晓率达100%,村民决策代表率达75%以上,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四川省:
启动村规划编制,探索创新规划“留白”机制
5月22日,四川省下发《四川省村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和《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村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四川村规划编制正式启动。
实施“多规合一”
此次规划编制将对原村庄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等乡村规划进行整合,实现“多规合一”。明确农村居民点类型、确定建设用地规模。
“村规划将结合当地自然生态、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和用地适宜性的实际,研究制定村发展定位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落实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用地、林地、湿地等控制性目标,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和主导产业,突出村域农贸、旅游或各类种养业的不同特色。”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说。
村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编制
《通知》明确,村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单独编制或连片编制的方式推进村规划编制工作。鼓励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居民点分类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村规划编制工作。
保护自然生态和基本农田
《通知》要求,严格保护自然生态和基本农田,确保生态环境不破坏、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按照传承文化、节约集约、分类推进和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村域空间布局。
创新规划“留白”机制
为保持规划弹性,四川省探索创新规划“留白”机制。即对一时难以明确具体用途的用地,可暂不明确用地性质,在规划中暂予“留白”,允许各地在村规划中预留一定比例建设用地机动指标,要求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明确机动指标使用规则,在建设项目审批时落地。
北京市:
2019年启动1300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5月14日,北京市人大召开美丽乡村建设议案办理动员部署暨督办启动会。
北京市农工委书记、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志军介绍,关于“统筹规划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议案办理暨“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工作议案,共包含12个小议案,由1个代表团和155人次代表联名提出,内容涉及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产业发展和农业信息化建设等6个方面28项任务,并于11月份由市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并开展专题询问。
针对代表议案中关注的重点内容,北京市人大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福海表示,议案聚焦调研中各方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以“四线两区”村庄、城乡结合部村庄、水源地周边村庄、民族村庄、“百千工程”涉及的其他村庄为重点区域。同时以规划编制、“厕所改革”专项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四好农村路”建设等为重点内容,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美丽宜居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