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沖斗的花式拔刀法——《單刀法選》詳解

前言

筆者在上篇〈「倭人真傳」的拔刀手法〉中指出,《單刀法選》中的拔刀手法可謂是「倭刀中國化」研究中的一大亮點。今次將承接上文,進一步分析「程沖斗的花式拔刀法」。

程沖斗創作的花式拔刀法

大家可能會發現,在《單刀法選》所載的〈總敘單刀一路〉這趟套路中,拔刀的方式並非上篇〈「倭人真傳」的拔刀手法〉中指出的兩種方式,而是出現了第三種方式,細節如下:

1)並足左帶刀:二足並立,惟右膝稍彎,左膝直站,名為「雌雄腳」。左手按刀鞘,右手持刀靶,以左肩向前,顛步進左腳於右,再左轉身,進右步出刀。

2)出刀勢:(右轉身)右手陽掌持靶,出刀於右,斜橫尖在左,示胸腹大空向敵。

3)壓刀勢:將右手陰持刀,蹲身壓下低勢,左手直伸於後,刀尖斜向上,以便丟刀高起。

4)丟刀接刀勢:壓刀,將刀口向下丟起刀,待刀落下,右手陽仰接刀。但刀丟起落下毋使刀轉動,則接手持靶刀口向前,則便運用。如刀丟起落下轉動不定,及接持刀口不能向前,或左或右,則刀難於運用矣。

5)按虎刀勢:接刀在右手,即成此勢。再好進步,聽變埋頭、入洞二勢,從便砍殺。

由於上述五組動作,俱出於〈續刀勢圖〉的部份,而非《單刀法選》前二十二勢。由此可見,言一套動作,當為程沖斗的個人創作。

「出刀勢」的實際用法

「出刀勢」的動作,基本上與「拔刀出鞘勢」一致,唯一分別在於右手是執刀柄的情況下,能夠完成拔刀的動作。因為「出刀勢」的拔刀方法,是不可能用刀身長逹121公分的「倭刀」來進行的,只可能用於刃長89公分的「用弩帶刀」之上。

「出刀勢」的動作說明

「出刀勢」的具體動作做法

此外,程沖斗對「出刀勢」附有應用說明,至於之後的「壓刀勢」、「丟刀接刀勢」、「按虎刀勢」等三組動作,圖譜中並無應用說明,相信屬於套路串連之用的動作,實用價值並不高。「出刀勢」附有應用說明為:

A)彼槍箚入,略偷左腳移於後,用刀靶砑下槍,隨加左手共持刀靶,則刀尖斜橫右邊,以右肩向敵。彼槍又箚入,即起拏砍一刀,如成外看勢。彼槍又箚入,斜進右腳,用刀背勾開槍,即進左腳砍殺。

B)又一著:如前出刀之勢,彼槍箚入,亦如前移步將刀靶砑下鎗,大偷左腳,右轉身進右步,背砍一刀。

從當中內容可見,應用時的動作與套路中的後續動作全然不同。由此足以證明,在臨陣實戰中程沖斗亦不會賭上性命,施展出「丟刀接刀勢」這種花招。

「逆抜之太刀」?

「出刀勢」這種反手拔刀的方式,從現今可見的日本古流劍術資料中仍然可見,就是被稱為「逆拔」的技法,例如「天真正伝香取神道流」的系統中,即包含了「逆抜之太刀」技術。那麼,程沖斗這種反手拔刀的手法,會否也是他所習得的「倭人真傳」?

個人認為《單刀法選》前二十二勢才是「倭人真傳」,不過在「拔刀出鞘勢」的動作上,亦已經具有「逆拔」的元素。但由於「拔刀出鞘勢」的操作上,是要拔出一把總長1.6公尺的大太刀,所以手法亦須配合這種大太刀而運用。但只要將刀具縮短為「太刀」(刀身長度約約80-90公分)乃至「打刀」(刀身長度約60-80公分)的長度,便不必再費工夫拿住刀身,可以直接在刀柄上完成整個操作了。

所以「出刀勢」應該不屬於「倭人真傳」的原型,但卻是一種因應實際情況的調整性操作。與此同時,亦可從此生起聯想:也許程沖斗習得的「倭人真傳」,與日本的「天真正伝香取神道流」或許有某些關係。

「丟刀接刀勢」的操作方式

除「出刀勢」之外,上述多組動作之中,「丟刀接刀勢」也是十分引人注目的:這一組高難度動作,到底該如何操作呢?

首先,先要做好前一動作「壓刀勢」中右手「陰持刀」手法(刀尖朝前,虎口向內反握)。

「壓刀勢」的具體動作做法

(注意此動作刀刃向天,與圖譜稍有不同)

然後,「丟刀」的方式估計可以有兩種做法:

A)垂直操作:右手反手(虎口向下)將刀向正上方拋起,離手的同時把手翻轉(成虎口向上)執刀。這動作萬一失手,一是刀身反翻,執刀時刀口朝內;二是執手太遲,抓住了刀刃,可能割損手掌;三是接不到刀,掉在地上。

垂直操作的「丟刀接刀勢」動作說明

垂直操作的「丟刀接刀勢」的具體動作做法

(注意在此做法的「壓刀勢」要讓刀刃轉向地,與圖譜一致)

B)翻滾操作:右手先將刀柄朝前(虎口向前,刀口向地),然後手肘內屈、手臂勾起,將整把刀向上甩起。過程中,手法的關鍵在於拇指不要扣住刀靶,貼著食指側即可。這動作萬一失手,大概會讓刀背打落自己的身上,應該不致受傷;而接不到刀,也不過掉在地上。

翻滾操作的「丟刀接刀勢」動作說明

翻滾操作的「丟刀接刀勢」的具體動作做法

(注意在此做法的「壓刀勢」刀刃向天,與圖譜稍有不同)

但無論是前者或後者,這些手法其實都是「花招」,實際功用不大。所以個人認為,這一組動作更主要的意義,是透過丟刀、接刀的花式動作,以顯示自己的身手了得;但在臨陣實戰時,這種危險的動作還是不宜採用的。

筆者在研究「丟刀接刀勢」的過程中,親身進行了許多嘗試,發現「成功」的手法,其實不必離手太多。不過卻有人說:「圖譜中不是應該拋高嗎?」為此筆者便稍為拋高一點。(注:其實圖譜可能是為了強調出離手的感覺,繪圖時稍作誇張而變成拋高)

天啊,太遠跟本來不及接,刀身還要掉下來!大家在旁邊看著好玩,看著「成功」的動作,覺得我很容易就做到了嘛,但「失敗」時可真的一點也不好玩!

幸好是刀背落頸,否則大家應該沒機會看這輯圖片。(注:其實這把是沒有開鋒的廉價刀,但那麼高扔下擲中也不是開玩笑的)

花式拔刀法的失傳

程沖斗的《單刀法選》作為中國「套路圖譜」的濫觴,當中對「拔刀」的方法載之甚詳;然而經歷滿清一代之後,時至今天的傳統刀術套路,卻多以「捧刀」、「背刀」作為起式,鮮見保留「拔刀」手法。

這一現象,與其說是「失傳」,倒不如說是「根本沒有需要」。中國人一向講究實用,由是大膽猜測,這是歷代武術家有意識的刪減,因為這技巧在他們心目中既無關痛癢,操作亦不容易,實在大可不必。

「勁定門人」博客內列出的全部文章均爲原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