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资本喜欢的模式…”“那又怎样?”
先说一句
对资本打造的爆款光环冷眼以对,彰显着健身行业的进步。
这几天,《乐刻运动完成3亿元C轮融资》的消息照例在各大媒体甚嚣尘上,但在我满是健身人的朋友圈内,却出奇的安静,除了个别朋友转发了下新闻外,几乎没有人讨论,这与去年行业对于乐刻模式充满争议的热闹气氛大相径庭。
不可否认,健身创业者能连续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的确有一手。但越来越多的行业参与者都逐渐认识到:资本与媒体的狂欢,并不能代表行业整体的繁荣,更不能说明用户对模式的认可。
知名编剧六六曾对影视行业迎合投资疯狂打造爆款的风潮评价说:“永远被他人牵着走,你就像猪一样,离被宰不远了。”
资本的逻辑偏差
乐刻的模式在此已不用赘述,相信练吧读者们都已经有了详细的了解。让我们先跳出健身圈,首先承认,资本的确有能力改变行业乃至用户消费习惯。
腾讯和淘宝用现金补贴促进了中国无现金社会的提前到来;大量的外卖网站正在用低价侵蚀方便面的市场份额;而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共享单车在全国的铺开,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当然也带来了大量的城市垃圾。
这就是资本的逻辑,我有钱,所有我可以不赚钱,用大量补贴拉来用户,而有了用户,就有了话语权。
当免费或低价的模式彻底占领市场后,服务升级并不一定随之而来,但涨价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所以即使你已经发现滴滴打车并不便宜,但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乐刻与下了重注的投资人们等的就是这一天,因为做生意是要赚钱的,不管从模式还是股市,羊毛出在羊身上。
但在健身上,强大的资本和互联网模式缔造者们似乎都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
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也就是说,吃喝玩乐、甚至男女之事,都是人的天性,以上所提的很多模式只不过是顺应人性而为。
但健身可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哦,不信你问这些大腹便便的投资人,有几个是坚持健身的?
在此前练吧一篇《研究表明:即便倒贴钱,很多人还是无法坚持健身》的文章中就已揭示,美国的一项调查实验发现,人们根深蒂固的懒惰思想,是用钱都解决不了的。
健身文化如此发达的美国尚且如此,那么在中国呢?
不管是便利店,还是星巴克,人们都是去享受的,但有多少人觉得去健身是享受?觉得健身是享受的人又有多少会忍受一个费用又贵,器械服务又一般的场馆?
一个月99,一年也要1千多,更高的价格,更低的品质,同样从人性角度来说,很容易被拒绝。
有人会说,欧美国家都是月费啊,没错,那是人家在信用卡是用习惯下养成的消费习惯,而不是给没有毅力坚持下去的“健身屌丝”们轻易放弃的借口。
热钱之下无匠人
其实要说了解人性,谁都没有那些连锁商业俱乐部的老板们更了解人性,在与国内用户们斗智斗勇的这十几年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运营模式,这也是为什么商业俱乐部没有口碑,但却一直不缺客户的原因。
后来有一批忍受不了俱乐部销售导向的人在中国开起了工作室先河,虽然利润水平薄,但其中不少人追求的对于质量的把控和服务的细分。
虽然形同陌路,但俱乐部和工作室并行的行业格局并没有你死我活鱼死网破,相反倒也各安其命,互不干扰。因为商业俱乐部场地、网点、价格的优势,是工作室取代不了的,而工作室的人情味和精细化服务又是大俱乐部欠缺的。
而口口声声颠覆传统健身业、杜绝推销的乐刻模式,还有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中国健身行业的人才储备是相当有限的,教练的培养也是需要时间的。
即使是最激进的工作室连锁模式倡导者,也不敢为了追求连锁量而忽视服务品质,因为这是利润的来源。
但资本裹挟下的乐刻模式势必要求快速发展,短时间内成百上千家店面的速度,人才来源和质量势必良莠不齐,那么又哪来的底气保证比传统俱乐部做的更好?
就像一对夫妇怀胎十月才能生下一个婴儿,但大款们拿着钱找来三对夫妇,让他们三个月就生出孩子,这是违背常理的。
但乐刻着实找到了投资人的痛点,智能化、月费、共享,每个概念都能将这些怀揣百亿无处安放的灵魂撩拨的心花怒放,面对精心包装的卖点,人精一般的投资人们并不比购买脑白金的大爷大妈们有更好的认知水平。
但如果仅仅是资本的游戏也就罢了,对于行业精神的摧毁才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互联网有一个既好又不好的习惯,“快速试错”,在短期内推出大量的待验证模式,押对了就错大,押错了就立刻中止。
在别的行业并没有问题,毕竟多是单次消费,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但如果某医院说我看病免费,但碰不碰的上有资质的好医生要看运气,相信消费者绝不会买单。
健身就是如此,对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有需要很强的信任感才能保证持续性消费,而持续性消费才有机会获得效果。
中国的健身行业经过十几年的低水平发展,刚刚有自我修补的苗头,在互联网精神不知疲倦的试错下,把市场当小白鼠,把用户当小白鼠,快速开店快速关店,哪管身后洪水滔天。
当然,模式并没有好坏,用户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是一个无人健身仓用户的地位就一定比一个私教工作室的用户更低级。每一种需求都需要不同的模式来满足,所以有一两家互联网模式也没问题,问题是在偏差。如果大家都看到讲故事的模式能挣钱,所有的人都去讲故事了,这就是我们这个行业的悲哀了。
用户不是猪
今年早些时候,冯小刚曾有过一个争议言论,“为什么市场上烂片多,因为如果比喻观众都是猪,我们喂猪食才行。”
意思是哪怕你有寿司之神的手艺,人们只需要吃米饭捏鱼生。匠人精神?不存在的。
好在后来类似《战狼2》、《二十二》等诚意满满的国产片的成功,证明中国观众在进步,所以反过来说,正因为很多无良影视人给用户喂猪食,他们才变成猪。
那么健身行业的用户呢?去问问那些有健身习惯的人,很多都是在刚接触健身时遇到了一个好场馆,或是好教练,才提供了坚持的最大动力。
如果我们一开始为了模式的扩张,而给用户提供平庸、低质量的服务,他们就永远无法进步,更别说爱上健身。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的《资本论》就说了,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你凭什么要求资本家去担负起扶持健身行业的责任?不可能!中国健身行业的健康成长责任是每一个馆主、教练,甚至用户,而不是资本。
等到踏实做服务的人都被浮躁的资本所裹挟,当真正的匠人精神消失殆尽,你们猜,资本喂给用户的,会是美食?还是猪食呢?
笔者一直认为健身是一门被低估的行业,这几年来,似乎人人都觉得能玩健身,的确这个行业的确门槛很低,最低几十万就可以成为一个健身老板,但成功的门槛却很高,不仅要赚钱生存,还要能赚取用户的口碑和认可。
很多人热爱这个行业,所以太看重这个行业,甚至看到太多不相干的人来搅和,觉得非常不开心。
但是没关系,在这个充满希望的行业里,每一个人的审美、你们的精神面貌、你们对健身的理解、对服务、对人性的感受,都决定整个中国健身行业的样子。
因为用户是无辜的,所以我们给他们什么样的东西,这是最要紧的,请大家一起努力。
练吧知识商店送福利
全店可用 无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