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综述 | 走进万年神话中国
走进万年神话中国
——“汲古论坛”第十一场会议综述
2021年4月10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举办的第十一场“汲古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走进万年神话中国”。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喻静召集,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叶舒宪、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连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谭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利慧四位学者主讲,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秦燕春评议,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谷卿主持。本次论坛采用线上交流形式,与会学者带来了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线上观众也积极参与讨论互动,学术气氛热烈。
神话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化形式之一。美国民俗学家史帝斯·汤普森(Stith Thompson,1885-1976)在1955年提出关于神话的“最低限度的定义”:“神话所涉及的是神祇及其活动,是创世以及宇宙和世界的普遍属性。”从1902年梁启超第一次使用日本学者发明的来自于myth的“神话”一词,1903年蒋观云在《新民丛报(谈丛)》发表第一篇神话学论文《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以来,中国现代神话学已走过百余年。将上古历史区分为信史和神话,并把神话加以科学性、实证性研究,是中国20世纪学术史最重要的实践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神话作为一种重要文化资本,重新成为学术界、文化界关注的重点,甚至也引发全球性的文化寻根潮流。中国神话学者开始反思并尝试用全新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来对待成为人类精神本原的神话。本次论坛借助神话找寻古史与早期文明,并讨论现代神话学的改向以及当代神话主义等热点,涉及神话学、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等诸多交叉学科。
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喻静在开场致辞中阐明了论坛选择“神话”作为本次议题的原因,我们和祖先一起承载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共享文明之光的福祉,所以不仅要回到一百年前、两百年前的中国,更要去一万年前的中国寻找祖先的信仰,寻找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壮大的文化密码和文化自信。喻静所长指出本次论坛目的有二:第一,重估中国神话作为中华文明价值源泉和中国文化观念圭臬的神圣地位,即“文化基因地位”。第二,反思作为学科的神话学研究以及作为方法的神话,为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立做贡献。
叶舒宪教授以“天熊神话信仰:华夏文明的基因”为主题,将天熊神话的旧题与文明基因这一新题结合,通过对当下熊形象建构的批判,以视觉艺术案例,开启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再认识,说明四重证据法如何引领神话体验式教育,“激活”原生态想象的真相。“四重证据法”中传世文献是一重,出土的文字材料为二重,口传神话传说、活态的民俗礼仪、祭祀为三重,出土文物和史前艺术图像为四重。天熊神话研究缘起于辽宁建平牛河梁遗址,在属于红山文化的遗址发现了五千年前的女神庙,其中熊的塑像有多种,还有真熊头骨和下颚骨。运用四重证据可以建构天熊神话,第一重证据,最早的熊神话文本见于长沙子弹库出土楚帛书以及《山海经·中山经》中的熊山熊穴;第二重证据是禹的熊旗,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容成氏》记载禹建立夏王朝,设立五方旗帜,其中“中正之旗以熊”,又有甘肃礼县秦先公墓出土青铜熊车、满城汉墓出土天熊踏朱雀铜器足;第三重证据为萨满与傩所体现的天熊下凡,此即活态传承的文化;第四重证据可举出河南二里头出土镶嵌绿松石熊形铜牌、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玉熊人、江苏盱眙江都王陵出土熊形铜车軎等。先民为何崇拜神熊?叶教授认为这与物候与冬眠有关,熊的冬眠和复苏代表了生命的觉醒与再生,所以熊的本字“能”意为生命力的自我复生。叶教授的演讲结尾非常感性,他说:“如果通过神话研究和四重证据法,找回被遗忘已久的中国人信仰中的第一尊神,我想可以告慰我们远古的先民,在牛河梁女神庙供奉的五千年前的天熊又回来了。”
陈连山教授讲述题目是《神圣奠基:从神话学论夏朝是第一王朝》。首先证明从神话学参与历史研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神话和历史两个概念并非一直对立,中国古代没有神话的概念,神话故事被包含在古人的历史叙述中,神话学就是研究古人心目中历史的学问。为了便于理解古人的神话历史观念,陈教授暂时悬置神话与历史的概念区分,用“神圣叙事”一词概括古人的神话和历史叙述。古人对于神圣叙事的态度和这些神圣叙事的社会功能——证明现实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使这些神圣叙事具备了真实性质。通过分析神话情节所要证明的社会制度和历史进程,是可能发现神话叙述所要证明的真实社会历史的。继而对夏朝作为中国第一个王朝的神话学证据加以论述。鲧和大禹神话不是周人伪造,而是当时人的宗教信仰,是中国古人对于王朝制度起源的神话。由此,夏后国的建立具有族源的神圣性、君主的德性与赫赫功勋使得夏政权获得了合法性证明。根据神话,大禹协助舜帝建立国家政治制度,并确立了所谓“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度,这个神圣叙事最终“证明”了世袭制王朝的历史起源点发生在大禹和启的时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王朝。因此,启以后的夏代政治制度总体上应该是对应于真实的,我们不必相信鲧、禹的神话,但可以相信这个神话要证明的夏王朝。
谭佳研究员以《发明传统:中国现代神话学的改向》为主题,通过“学理:发明传统与文化记忆”、“转型:以'古史辨’为中心”、“撮举:后羿神话”三部分加以阐释。文化记忆是一种具有社会强制力量的对集体和文化的长时记忆,其中最重要部分涉及民族、国家的创世神话和奠基史,文化记忆不可能与历史现实完全吻合,它带有明确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由此可见,文字“经典”也是一种发明的传统。中国神话特点是“圣人神话”和“道”,围绕在其周围的是经史、礼乐、王制德性、器物图像。“古史辨”派把夏之前古史传说的前身视为神话,认为通过还原其面目,可以梳理出从鸟兽神化人物到英雄先祖和圣君帝王的演变过程。古史辨派主张研究神话传说在后世民众和地方民俗中的流传情况,考察其发展性、系统性和转换性。以后羿神话为例,神话学“新传统”的影响在于完整地将后羿叙事剥离于经史语境,进行文献整理和人物发展重述,通过纵向截流和横向组合,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国现代学界对后羿神话的理解。谭佳研究员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多学科互动和神话学者自己的努力去溯源,从中国神怪渊源到传统王制,从造神运动到经史正典,从文化文本到历史叙事,基于神话学,重新进入早期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寻找一个民族共同体的核心价值与文化基因,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杨利慧教授的题目为《当代中国的神话主义》,从研究神话主义的缘起、“神话主义”的再阐释、当代中国遗产旅游中的神话主义、当代中国电子媒介中的神话主义、神话主义的生产与当代社会等五方面进行多维度讲述。杨教授提出神话主义是指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由于现代文化产业和电子媒介技术的广泛影响而产生的对神话的挪用和重新建构,神话被从其原本生存的社区日常生活的语境移入新的语境中,为不同的观众而展现,并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和意义。商业化语境是其典型形态,电影、电视、电子游戏等电子媒介与遗产旅游是其主要体现途径。神话主义不应仅被视为技术发展、媒介变迁的产物,更是由当下中国的社会形势、国家政策、意识形态、文化策略以及市场经济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生产过程往往牵涉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动因,本质上是“一种以过去为资源的当下新型文化生产模式”,是神话的第二次生命。神话主义研究可以在诸多方面为学术发展提供启示,它扩展了神话学的传统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神话主义在当代借助多种多样的媒介形式,综合作用于人的感官,带给人更多元感受,从而神话主义带有特殊的艺术光晕,使神话在生命链条当中具有鲜活的生机与活力。
四位主讲人陈述之后,秦燕春研究员评议。她总结提出:本次论坛邀请的四位当代神话学研究领域的代表性专家学者,从史前的文化基因开始,到上古时期的神圣叙事,再经由现代神话学的改向,落点于当代神话主义,涵盖了神话中国的起承转合。叶教授以“四重证据法”为我们带来史前时代的天熊故事,以神话激活宗教,并将作为宇宙能量来源与上界诸神乃至太一化身的神熊信仰揆诸当代体验。陈教授基于“神圣奠基”探查神话与历史的连续性,以帝王世系神话考察夏王朝的真实性问题,神话与历史获得光彩照人的交汇之点。谭教授和杨教授则将神话学的视野落定在现代学术转型与当下生活实况,一位从“发明传统”与“文化记忆”的角度探查“古史辨派”对于当下神话学造成的影响,另外一位则从当代中国的“神话主义”具体落实于活态民俗契入,探查神话经由多元媒介与文化生产所达成的对于传统的援引、融会、铸造。神话与信史、神话与理性、大传统与小传统并非截然对分的,而是相辅相成、互鉴互补的。当代神话研究让我们看到令人期待的未来:如何避免对远古文化的割据与遮蔽,重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神话是中华民族价值的本源,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肇端,自身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基因不言自明。神话不仅对于后世之人理解人类早期文明的原型与基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于中华文化的延续与传承也具有深远意义。
汲古论坛依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取意赵朴初先生“汲古得修绠,开源引万流”题词。旨在研讨古代文史哲艺相关问题,关心跨学科、跨语际与跨文化议题,了解前沿新知,兼顾冷僻旧学,注重研究方法的更新和反思,促进人文学者的互动与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