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伴我行||张秀荣
在我的文集《七里河水潺潺流》出版之后,总有人问我:“你是学中文的?”我说不是。是老师?不是。那一定是从事文字工作?也不是。然后就会惊讶地说:“那你怎么会写出那么厚的一本书?”我说:“读书”
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总有一种温暖伴我前行。这温暖首先来自亲情。我家有两位从事教育工作,我的叔叔、哥哥都是高级教师,他们经常会带给我各种书籍,我常常是废寝忘食地看,以至于耽误了拐磨、喂猪等家务活,姐妹们常怪母亲袒护我,母亲却说:“她体质差,就由着她吧。”我把这温暖的亲情写进高考作文里,清楚记得作文题目是“难忘的一天”。高考分数出来后,还得了个高分。
一路走来,总有一种感动在心头涌动。这感动来自国家高考制度的改革。来自医院领导、同事的宽容。改革开放的春风,把我从乡村的田野河头吹到了城里,当上一名白衣天使。刚出校门不久,工作上就出了差错,单位的领导非但没有批评我,还鼓励我:“工作中出了差错是难免的,你能诚实地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也是难得的”当时的我很感动,写了一篇文章叫“一份特别的交班报告”还在一次征文比赛中得了奖。
一路前行,总有一种力量在支撑着我。这力量来自于我所读过的书。其中一本书是在我人生最无助的时候,在新华书店花12.8元买的,书名叫《依偎大树》那年我30多岁。书中的优美散文诗吸引着我,字里行间向上向善的精神激励着我,带给我积极面对人生的正能量。缘分很神奇,在时隔23年后的一天,想不到我和作家、诗人、文化学者、江苏省文化馆馆长戴珩先生居然见面了。那是在他的《即刻与瞬间》新书分享会上,他郑重地在这本旧书上签上了他的大名。从那天开始我们成了微信好友,接着他发来了在盐城分享会上,分享我们故事的视频。他说这个故事感动了他,也感动了好多人。我把这个故事收进了这本书,题目叫《时隔23年的签名》。
从来没有想过同样的故事,会在我和我的读者之间发生。一天,有一个陌生人申请加好友,通过后,他在我的朋友圈留言:“很喜欢读您的文章,您的文字很真实,很有画面感”我很奇怪,我的文集《七里河水潺潺流》出版后,书在淮安,人在外地,自己想看都没有,他怎么会看见我的文章?他马上发来几篇我早先发表过的文章,还问我:“几年前你的文章《爱在旅途》《我家的水缸》《芦花木屐情》是不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鲜早世界播过?”我告诉他:“是的”原来这位陌生人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他有收听收音机的习惯,特别喜欢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鲜早世界里的美文欣赏节目。他曾经在报刊杂志发表过不少作品,只不过因为家庭工作的拖累而一度放弃了爱好。
读了我的书后,他给我发来这样的信息:“这几天看了您的书,感觉远去的灵魂又回来了,您在有爱的环境中长大,又把爱传递给身边的人,甚至是陌生人”“看完您的书,我又开始写文章了,昨天一直写到23点。本来真的已经放弃写作了,这回完全是被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还有文字中的真、善、美所感染而破例了。”
“一本书就像一艘船,能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是读书让我爱上了写作,是写作让我发现了美好,并享受着美好的生活。朋友,一起来读书吧!
附:时隔23年的签名
张秀荣/文
我不是一个追星族,然而,今年夏天的一场新书分享会,却颠覆了我以前的观念。一天,收到一条信息:7月7日淮安市图书馆举办“向上向善——文化学者戴珩《即刻与瞬间》新书分享会”。这个消息就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一粒石子,在我的心里激起层层涟漪。戴珩这个熟悉而陌生的名字连同他的那本旧书,带我穿过时光隧道,回到23年前的那个冬天。
1996年的冬天异常寒冷,生活中的困境更是雪上加霜,使我几乎难以抵挡突然袭来的寒流。就连儿子考上重点初中的消息,都没能让我的那个冬天有一丝暖意。我仿佛掉进了冰窟隆里,再也爬不起来,挣扎的同时期待着有一缕阳光,不,是一把火来温暖融化包裹我的坚冰。
一个下着鹅毛大雪的午后,我带着儿子来到新华书店,儿子在魂斗罗游戏书摊前不肯移动脚步,我则在书架前寻觅,来回找了好几遍,都没有找到自己要看的书,就在我准备离开时,一本淡黄色书皮上的四个红色大字《依偎大树》映入我的眼帘。打开书页,翠绿色的页眉让我眼前一亮,隆冬季节里的一抹绿,能给人带来春的信息和希望。找个僻静的地方一页一页捧读,竟是爱不释手,其中“春天的树”最后一段,至今还印在我的脑海里:“经受了一次次失败、打击,承受了一场场辛酸、悲伤,然而,只要能从痛苦和不幸中不断走出来,最终,就一定能在大地上渐渐树立起一个高大、挺拔的形象!”还有一首散文诗“蜡烛:一次次地站立,又一次次地倒下。在失去重心的倾斜中,蜡烛流出了痛苦的热泪。然而,它没有颓废,当它再一次从挫折中奋起,毅然站立在自己的泪水之上……”
一首首优美流畅的散文诗,一句句自然纯净的语言,无不闪烁着理性的光芒,折射出人生的哲理,给人以向上向善的信念和动力。买下这本书,就注定和它结下不解之缘,伴着它走过风风雨雨23年,不管哪次搬家,不曾有过放弃它的念头,还时不时地翻阅,在品尝和回味中,它引领着我坚定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正是这本书,不仅使我从中受益匪浅,也影响着儿子,每当我背诵书中的某一段,他马上就会说:“这是《依偎大树》中的一段吧?”
从来没有想过,23年后的今天,能有机会亲眼见到这本书的作者,而且现场聆听他的讲座,高兴激动的同时,我自然而然地带上《依偎大树》早早来到图书馆一楼大厅,坐在靠近讲台的位置。在互动环节,我亮出了手中的书并提出了请他签名的请求,戴先生很是惊讶,感动之余他高兴地在我的书页上挥笔写下:张秀荣女士雅正。并恭恭敬敬地签上他的大名。我们还互相加了微信。
完成签名心愿的同时,也拿到他的新书《即刻与瞬间》。我没有急着去拜读,而是在心里思考着一个问题:“隔着23年的时空,再读他的新作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又将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和感悟?”当再次遨游在他的字里行间,逐字逐句品读时,才发现他没有变,他的文字始终引领人们向上向善,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信念没有变,如果非要说有变化的话,那就是他的身份和地位的变化,他如今是著名文化学者,诗人、作家,江苏省文化馆馆长。
前不久,收到戴馆长发来的一条微信,是他在盐城大丰授课的一个视频,令我想不到的是,他在授课现场分享了我们的故事,他说这个故事感动了他,也感动了许多人。随着他演讲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这个故事也在更多的地方传颂和播撒。
作者简介
张秀荣 江苏涟水人。农工民主党员。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清江浦区作家协会理事。先后从事医务、金融工作。2020年12月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散文集《七里河水潺潺流》。作品散见于《扬子晚报》《团结报》《华人时刊》《前进论坛》《北京晨报》《金色年代》《快乐老人报》《熟读》《特别健康》《淮安日报》《淮海晚报》等报刊杂志。多篇散文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播出。2019年10月散文《三代读书梦》荣获第五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
▼▼▼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