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三 | 霉干菜的味道
霉干菜的味道
在和同学的闲聊中,提到了霉干菜。一提到霉干菜,就会想到高中读书时候。我是1978年上高中的,那时高中是两年制的。高中读了两年,就吃了两年的霉干菜,因此,霉干菜的模样味道绝对是入心入骨,永不会忘记的一种菜。
东阳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百名博士汇一市,千名教授同故乡”的美誉。这博士、教授大都与霉干菜有某些联系,因此,东阳的霉干菜又叫博士菜。
东阳是人多地少,土地贫瘠的地方,要寻找生活出路大都只有两条:一是学手艺;二是读书。读书人如果住校,吃新鲜的蔬菜往往不可得,只好带霉干菜。虽然博士是高大上的名衔,但霉干菜却是十足的下里巴人。将其貌不扬的霉干菜冠以“博士菜”的名头,想必是要让过着艰苦学习生活的莘莘学子们怀有希冀,也寄予了家乡人对艰苦好学社会风气一种荣誉感和自豪感。
我读高中时,吃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全吃大米是很少的,大多数同学都是带蕃薯、毛芋这些东西到学校里蒸的。有的同学没有米就用玉米粉放在饭盒里搅拌一下,蒸起来吃,那东西黄兮兮的又硬又不好吃,很难下咽。但那时,我们吃的都是这些东西,好一点的同学,会在饭盒里加上晒干的蕃薯丝,这种饭也是很难吃的。平时大家吃的菜都是自己带去的,大多数是霉干菜。
我周末放学回家,母亲就会去楼上干菜坛里,簸来一小簸头霉干菜出来,仔细地捡出杂质,买一些盐,就准备给我炒干菜。炒时会加少量的猪油,有时也会炒一点肉,但这种时候是很少见的。然后把霉干菜倒进去,再加一些盐。但不加水,因为加了水的霉干菜,就放不久了,如果天热了会烂掉。盐都是一粒一粒没有化开的,白白的散在干菜的缝隙中。新的霉干菜是暗黄色的,如果陈干菜,会显得乌黑,黑白分明。
母亲会把一锅霉干菜全部装入一个大的搪瓷缸中,这搪瓷缸看上去不是很大,但装起霉干菜来,真是像个大肚子,能吞下很多的菜。母亲起先用锅铲压,后来就用手指按,直把搪瓷缸压得严严实实的,提一下至少应该有三四斤。这就是我一个星期在学校读书时要配的菜了。有的时候,一些同学的家长会带上一点咸菜,我们都会去抢着吃,觉得那是一种美味。我很少在学校食堂里买菜吃,虽然母亲也会给我每个星期伍角的零用钱,但我基本上不用来买菜。
蒸饭的时候,我会米淘得非常清,米粒都清清爽爽的才罢,再放少量的水,把饭蒸得硬硬的,饭只需轻轻用筷子一拨,米粒就散开来了。然后把霉干菜洒在上面,再把饭盒盖起来,让蒸气把霉干菜中的盐化开,再把饭拌起来吃。这样的吃法,真是非常好吃。干菜中的清香味渗到了饭粒里,嚼起来非常香。但这种吃法,非常费菜。本来一个星期的菜,可能到周四就吃完了。所以母亲常常会说我,还好,与我同村里的陆宝德同学是走读的,我菜吃完的时候,就常常托他给我带来,但也少不了母亲的嘱咐。也许那时人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什么都会消化,吃什么都长肉。
霉干菜也会成为我们晚自修后的美味餐。由于那时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得不多,消化却快。常常是到晚自修下课的时候,已经是肌肠漉漉了,实在没有什么能吃的东西,我会把霉干菜放进茶缸里,再泡上开水,权且充饥,那味道也是很美的。
我读高中的时候真的很辛苦,这不仅是因为学习任务的繁重,还因为当时物质条件也很差,所以从那时走过来的人,往往会觉得现在的读书人很幸福,至少在物质方面不用担忧。
艰苦读书生活,锤炼成了艰苦的学习的精神。它就像是霉干菜一样,越到后来越觉浓香。霉干菜的味道,就是艰苦的味道,艰苦的生活,能够锻炼人的思想和意志。
2017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