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景林:书法创新不能舍本逐末
高景林:书法创新不能舍本逐末
书法创新不能舍本逐末
高景林
书法创新,是几年来书法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认为「传统技法束缚着书法家们的创作自由,应当打破,应向东西方美术作品中寻找营养」。也有人认为「我们书法不能再受『旧的民族意识』制约。到今天,那种以空灵、含蓄为书法批评的标准和理论不能指导今天的创作」。于是,几年来,有些人为了同传统的书法形式与内容决裂,为了让不识汉字的外国人也能欣赏我们的艺术,在书法的形式上(主要是形式),进行了探索。有人以书画同源、象形文字为依据,在书法作品中,加大墨色浓淡干湿对比,在笔法上扁锋、中锋并用,使汉字象形化,写山画一山,写水画一水,写龙画一龙。也有人借鉴西洋哲学及艺术理论,把书法搞成纯线条的组合关系,解体汉字,以达到创作目的。结果怎样呢?当然,过早地宣告成功或判决失败也未免为时太早,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在书法界这种名为「现代书法」作品的声望却每况愈下。以它作为未来书法的方向,恐难当此任。至此,我们应该重新冷静考虑一下问题的真正原因。
一、关于书法艺术的本质
书法艺术的本质是什么?不对这个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创新就没有方向。书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艺术呢?书法是凭借书写文字来表现作者个性的艺术,我们在欣赏作品时,最先直官感觉的,是整个作品给人的艺术感觉。或飘逸,或雄奇,或端庄,或秀丽。而这些「飘逸」、「雄奇」、「端庄」、「秀丽」,都依托于书写的字形,呈现于人们的眼前。这就是书法艺术区别于绘画等其他艺术的根本
所在。书法美的实质就是通过书法作品的点画结体,黑白分布,展示人的气骨,精神,风采。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的确,汉字在其早期阶段,有一部分是象形字,但发展到今天,这一部分象形字,也早已不象形了。没有古文字常识的人谁能看到「月」字马上想到「D」,看到「水」字会想到「矾」呢。为什么不象形的汉字,会使人感到美呢?值得深思的是把汉字形象化,很早就有人搞过,例如什么「鸟虫书」、「龙书」、「蛇书」等等,但已早被历史淘汰,今天如再以汉字形象化来指导书法创作,无疑是重蹈国人来说,也许像「看图识字」那样,能模模糊糊地了解这个「字」是什么意思,然而它是否仍然是书法艺术,却值得考虑了。所以这绝不能是创新的方向。
二、关于走向世界
在书法艺术几千年绵延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这门独特的民族艺术,出现过许多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流派,争奇斗艳,各具千秋。它不但为我国人民所喜闻乐见,也为我们相邻的东方国家所喜爱。它植根于深厚的民族生活土壤,已经或正在愈来愈多地进入世界艺术之林,成为世界人民共赏的精神财富。
有人说「书法艺术要走向世界」。对此我们并不是说书法不应该走向更广阔的世界,问题是一个怎么走的问题。我们要以保持这门民族艺术自身特有的本质和特征去走向世界。那种舍弃了书法本质内容,丢掉了书法的特征,去迎合国外的什么思潮,无疑是首先就消灭了自己,这还叫什么「向世界」呢?马克思曾经说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世界文化就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综合。正因为各民族的文化有各民族文化的特色,才能形成世界文化五彩缤纷、光辉灿烂的局面。赶时髦、迎潮流,恐怕只会把这门艺术庸俗化。
三、关于书法的时代感
书法艺术的历史是不断创新的历史。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时代特色,或谓时代感。在两晋,阶级矛盾尖锐,民族斗争激烈,社会的动乱与变迁,使人民饱经苦难,就连一些士族阶层的人也感到生命无保障,他们慨叹生命的短促,不问政治,崇尚清淡,厌世享乐之风盛行。西汉以来独尊的「儒术」在玄学冲击下几乎全面崩溃,仕族阶层的人们「晤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书法体现了人的主题。一种洒脱而不受束缚的风度,所以后人总结为「晋人尚韵」。到了唐代,自魏晋以来四百多年社会混乱、动荡的局面终于结束,人心思治,国泰民安,法律健全,尽管唐太宗李世民崇尚魏晋王羲之飘逸书风,但由于书法家们的思想意识都与王羲之有着很大差距,虽然欧、柳、颜、褚等各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但,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反映心画的书法作品是无论如何追摹前人也没有摆脱唐代有条有理、有规有矩的社会政治的制约,出现了「尚法」的时代特色。宋、元、明、清也因其时代不同,而各有特点。从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时代感」或时代特色不是哪个人想出来,现在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特色,然后大家向这上面套的。它是在某一时代无数书家个人风格所表现出来的共性,不是哪个人或哪几个人所能左右的,除了书法本身发展的规律外,主要受政治经济基础所决定。在现实生活中,书法家在创作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自己的情趣,由于某一时代,书法家受共同的政治经济的影响,他们在作品中就流露出一种共同的东西,这是任何人想摆脱也摆脱不了的。如果现在有人硬性规定或主观臆断某种风格为八十年代书法的时代特色,而别的都不是,这只能说明他的浅陋和无知。
四、关于怎样创新
书法究竟怎样创新?回答很简单,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是不是如有人所说,书法到了八十年代的今天,社会各方面的节奏都在加快,如果还是一味讲继承,不免使书法落后时代。其实这未免有点杞人忧天。只要我们认真回顾这几年的情况,就不难看出,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书法越来越感兴趣,而且
这种势头,还将随着两个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当然,不能因为书法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书法家们就可以墨守陈规,泥古不化。
关键还是怎么创的问题。纵观历史大凡有成就的书法家莫不是在努力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学书的第一步就是[学、学什么,当然是前人留下来的优秀传统。三国时代被后世誉为楷书之祖的钟繇,同胡昭学书,十六年未尝窥户。现代著名书法家于右任之所以创出「于体」,也是在刻苦学习前人作品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他自己曾写道:「朝临石门铭,暮学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历史上不学而能,什么也没有临习过的书家是没有的。当然,光是临习还不够,「入帖」以后还要「出帖」,「出帖」也不是说出就出得来的,还要看本人的悟性与各方面的修养。实际上,这个「出帖」也就是创新的开始。所谓各方面的修养,包括文学、美学、哲学等,也包括品性的修养。这就是「字外功夫」。如果这个人的基本功底扎实,又有较好的字外功夫和悟性,那末在创作时得心应手,笔底下自然会有变化,也自然逐渐形成自己的面目,会出现有别于前人的高水平的作品来。这时候的创新便是水到渠成」。王羲之写《兰亭序》时,并没有想到它将来是「天下第一行书」,因而刻意求新。颜真卿写《祭侄稿》哪里会想到追求什么「时代感」,然而这些作品的艺术性是古今一致公认的,也没有人说它们没有当时的「时代感」。无他,「水到渠成」而已。正如我们平常说,越是水平高的艺术越是自然的。相反,如果急于求成,既没有扎实的基础书法基本功,又缺乏对这门传统艺术的把握与了解,一心一意去追求「创新」,那末,既然是「功亏翰墨」,就只能装腔作势,是否能成为「艺术」,还是个问题呢。(闻是书画)
高景林先生
延伸阅读:
问渠哪得清如许——高景林书法简评
于明诠
高景林先生是滨州书法群体中的一员老将。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以创作与理论“双栖”式书家身份活跃于书坛,得到全省乃至全国书法界的关注。记得1988年第五期《书法》杂志就刊载过他的一篇题为《书法创作不能舍本逐末》的文章,针贬时弊其情也挚,倡导传统其意也殷。由于他对书法创作的认识,这就是根植传统沃土,而又反对泥古不化,笔下始终保持着汩汩不断的源头活水。
景林先生在创作中以楷、行、草三体见长,其行草书的个人风格尤为突出。行书由苏米人手而上溯二王,兼及鲁公,即得米芾之沉着痛快,又具有二王的俊逸潇洒,而其线条点画圆润朴厚,又多得益于鲁公三稿及对篆隶书体的长期浸淫。景林先生的草书作品点画跳宕洒脱,结体章法生动自然,不追奇逐怪,不以过分夸张变形以求时髦的“视觉冲击力’,却奕奕然自有一种清爽之气和林下之致。他在创作上的成功追求,应该说与其长期从事高等书法教育,注意学识修养是分不开的。
近几年,景林先生弃教从政成了文化战线上的一位领导,这样的领导无疑是很内行的,正是由于他对文化事业的内行,所以在他的指挥带领下,滨州市的书法事业在近几年的全国大展中捷报频传,毫不夸张地说,这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成了令人关注的“现象”。成功背后的原因固然多多,但景林先生的精心组织甘于奉献,当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条。
景林先生为人平和热诫,尤其是谈吐幽默言语风趣,一个普通的故事段子,别人说起来也许会味同嚼蜡,但景林先生一讲便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但他这种风趣和幽默又很有品味,绝不粗俗。若有机会,听景林先生讲上一段,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