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第324章)

虽然杨玉环已经自缢身亡,但对李亨来说,马嵬兵变尚未结束。
如果说,诛杀杨国忠是马嵬兵变的第一步,逼死杨贵妃是马嵬兵变的第二步,那么,李亨谋划的马嵬兵变的第三步,是逼父皇让位,他顺利接班!
但是,让他始料不及的是,有一个人破坏了他的这个计划,那就是禁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
这晚,李亨派李辅国去找陈玄礼商议夺权事宜,不料,陈玄礼却先他一步去了李隆基的寝宫。李亨心中一沉,陈玄礼为何单独去找李隆基?他会对李隆基说什么?做什么?
陈玄礼自有他的考虑。
当太子来找他结成同盟,一起诛杀杨国忠和杨玉环时,他并无二话,因为杨家兄妹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他和太子一样痛恨杨家兄妹,欲除之而后快!
但是,他有他的底线和原则。身为守护皇上安全的禁军首领,几十年来,他对皇上绝对忠心不二!效忠皇上,是他的天职和使命。
因此,当他看出太子还有逼皇上退位的野心后,他决定第一时间告诉皇上。
当晚,安排好贵妃入殓事宜后,他马上秘密前往李隆基的寝宫,和高力士说有急事面见皇上。高力士叹了口气,指了指佛堂的方向,说皇上独自一人前往佛堂了,任谁都不让跟,任谁都不想见。
陈玄礼并未离去,他必须等到李隆基。夜半时分,李隆基跌跌撞撞地回来了。陈玄礼急忙迎了上去,“扑通”一声跪在李隆基面前,一连磕了三个响头,哽咽道:“玄礼向皇上请罪,请皇上为了江山社稷,节哀顺变,保重龙体为要。”
李隆基目光一滞,看着跪在他面前的陈玄礼,不知是该恨他?还是该谅解他?一时间,所有该有的不该有的情绪都乱纷纷涌上心头,头痛欲裂,只觉得浑身都像散了架般,无法思考,也不想思考,无力地挥了挥手:“朕累了,你退下吧!”
看着李隆基神情恍惚地从他面前走过,陈玄礼心头一急,对着李隆基的背影肃然拜了下棋去,语气中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请皇上放心,无论发生什么事,玄礼都会护皇上周全!”
任李隆基再是精神恍惚,也听得出陈玄礼这话里话外的意思!他心中一凛,停住脚步,转过身来,定定地看着陈玄礼,红肿浑浊的目光中,有掩饰不住的惊惧和痛苦,好半晌后,才语气艰涩道:“你是说,太子他……”
陈玄礼抬头正视着李隆基,先点了点头,继而摇了摇头,眼神中是不容置疑的诚恳:“皇上,玄礼虽是粗人,却牢记'忠君’二字。玄礼的命是皇上给的,请皇上放心。”
话已至此,李隆基顿时什么都明白了。原来,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高估了自己,一直低估了太子!
原来,太子策划兵变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诛杀杨国忠和杨玉环而已。
对太子而言,杨国忠和杨玉环只是他通往皇权路上的两颗绊脚石而已,他真正的目的,是要逼他退位,坐拥天下!
刚才在佛堂,他还在想,如果玉环不是杨国忠的妹妹,是否就不会被六军将士逼死了?现在他终于明白,玉环被逼死,表面上看,是因为她是杨国忠的妹妹,但其实是因为她是他的宠妃!
太子想通过逼死杨玉环,摧毁他的精神和意志,然后逼他交出皇位,交出天下!
“玄礼,朕知道了,你回去吧!”李隆基红了眼圈,声音中有掩不住的苍凉。今日发生的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已不在他的掌控之中。所幸还有这样一个可靠人,愿意在他几乎将要失去一切之时,坚定地选择了站在他的一边!
“好,玄礼这便告辞,请皇上安歇。”陈玄礼干净利落地起身,再次向李隆基深深行了一礼,躬身退了下去。
看着陈玄礼迅速消失在夜幕中的背影,李隆基只觉得背脊一阵发凉!如果禁军首领不是陈玄礼,如果陈玄礼也倒向了太子,那么,不用说皇位,便是他的身家性命都不一定保得住!

在他们李家,父子之间,兄弟之间,这样的残杀还少吗?
然而,即使陈玄礼站在了他这边,太子真的会就此收手吗?
既然太子觊觎皇位已久,他何不主动让位?但是,他和太子之间积怨已深,他一旦没有了皇权的庇佑,会不会有性命之忧?
夜更深了,李隆基依然怔怔地站在台阶上,一连串疑问涌上心头。李隆基颓然地叹了口气,头痛得更厉害了。
再过几个时辰,天就要亮了。事已至此,明天的事,就交给明天去处理吧!
这一晚,不仅李隆基夜不能寐,李亨也同样辗转难眠。
一个时辰前,李辅国将打探来的消息悉数告诉了李亨,李亨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陈玄礼单独面见皇上,果然是向皇上表忠心。
“哼,好一个君臣情深!”在无边的月色下,李亨陷入了沉思。
他原本计划等天一亮,就和陈玄礼联袂逼父皇让位,由他顺利登基。
但陈玄礼铁定了心要支持皇上,陈玄礼手上掌握着三千天策军,没有陈玄礼的支持,仅凭他和儿子李俶、李倓手上的兵力,是无法撼动父皇的。
如果无法逼父皇退位,天一亮,父皇定要继续西行入蜀,但是,对李亨来说,蜀中是无论如何不能再去的了!
一则父皇已经知道了他的野心,二则蜀中是杨家的势力,他一旦入蜀,不是自己往火坑里跳吗?到那时,不仅皇位遥不可及,甚至还有性命之忧!
既然父皇入蜀不可逆转,那么,父子分道扬镳也已势在必行!只有分兵,才能另谋发展。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黎明的曙光近在眼前。无论如何,在天亮之前,他必须想好出路!
如果王忠嗣在,该有多好?此时此刻,他不由深深地想念比他年长5岁、和他一起在宫中长大、一起练武学艺的王忠嗣!
早在748年,王忠嗣就预言安禄山必反,却因言获罪,被皇上剥夺兵权不说,还被贬离长安,并于749年离奇暴卒!王忠嗣一门忠烈,尽心报国,到头来,却死得何其怨屈!何其惨烈!
对了,王忠嗣曾经的手下大将、朔方节度副大使郭子仪,不正率领朔方军征讨安史叛军么?何不前往朔方军的治所灵武,有了朔方军的支持,他就可以自行称帝了!
到那时,不管父皇愿不愿意,都只能接受成为太上皇的事实!
想到这里,李亨不由心头大定,目光如炬地看向东方,等待黎明的第一抹曙光出现!
在不久的将来,他会成为大唐天子,替天行道,平定天下!(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皇上看孙子洗澡,皇孙溅了皇上一脸水,皇上大喜:这屋有3个天子

    唐朝始建于公元618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中最有名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以及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李隆基出生于公元685年,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子,但他早年时过得很艰难,虽 ...

  • 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怎么死的,为何有几种说法,唐玄宗为何不救

    杨玉环就是杨贵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但是,杨玉环更早的身份是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唐玄宗在自己最宠爱的武惠妃去世后,心灰意冷,寝食难安,面对三千后宫佳丽,唐玄宗居然提不起兴趣,也不知道是谁给 ...

  • 皇帝宠爱的妃子去世,皇帝心灰意冷抢了儿媳妇为妃,儿子结局如何

    这事发生在唐朝,这个皇帝就是唐朝鼎鼎大名的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是唐朝的一个传奇皇帝,他是武则天与唐高宗的孙子,他的父亲是唐睿宗李旦,他的大伯是唐中宗李显,他的爷爷.奶奶.父亲.大伯都是唐朝的皇帝,这样 ...

  • 此物最相思——第159章

    第159章  恩泽一场 是夜,月光如水,清风无边. 玉真公主屏退左右,独自缓缓走进用青石围砌.花瓣漂浮的温泉池.透过氤氲的雾气,可以看到池水泛着粼粼波光.这是皇兄十多年前命人为她开凿的温泉,但她却总觉 ...

  • 此物最相思(第352章)

    安禄山去世后,投降安禄山的大唐官员心情各异. 据不完全统计,此时在安伪朝廷担任九品及以上职务的大唐官员共三百多人.其中,有在战场上战败投降的武将,如哥舒翰.达奚珣等:有长安沦陷后被俘虏到洛阳.被迫投降 ...

  • 此物最相思(第351章)

    757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定都洛阳.自称雄武皇帝刚好满一周年. 看着洛阳.长安两座都城都已在大燕囊中,李隆基已逃到蜀中让出皇位,李亨组织唐军反攻长安却大败而归,安禄山越想越是痛快,早就传令下去,正月初一 ...

  • 此物最相思(第353章)

    虽然玉真公主早就有心理准备,猜想遭遇国破家亡.爱妃自缢.太子登基等一连串变故后的皇兄,状态一定大不如前. 然而,当她亲眼看到皇兄时,依然还是吃了一惊--他的双肩已经彻底垮了下去,目光中满是浑浊的苍凉, ...

  • 此物最相思(第350章)

    对于崔光远投奔李亨.边令诚被李亨斩杀.房琯战败于陈涛斜等,远在洛阳的王维都一无所知. 不是洛阳消息不通,而是王维有意封闭了自己. 自开蒙读圣贤书的那一天开始,"名节"二字,就如同烙 ...

  • 此物最相思(第354章)

    自玉真公主来到益州陪伴李隆基后,李隆基心中的悲凉和落寞稍稍纾解了一些,精神也渐渐好了起来.加上益州的天气也一日日暖和了,李隆基决定出去走走散散. 益州城东有一座寺庙,名为大慈寺,始建于魏晋时期.据益州 ...

  • 此物最相思(第349章)

    无论是李隆基在益州颁布罪己诏,还是李璘在江陵修筑江淮防线,都无法从根本上扭转战局.平定叛乱的重任,最终压在了李亨身上. 当李亨在马嵬驿和李隆基分道扬镳时,当李亨历经艰难险阻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州(今宁夏 ...

  • 此物最相思(第347章)

    自从王维答应投降后,安禄山就派人将王维从菩提寺接了出来,安置在洛阳城最为繁华的天津桥附近的宅邸中. 几天后,任命诏书下达,王维被任命为给事中,和陈希烈.张均.张垍等人同朝为官,王维心中的苦闷自不必言说 ...

  • 此物最相思(第348章)

    当王维在安禄山眼皮子底下度日如年时,李白和杜甫也都各自经历着战争带来的磨难. 先说杜甫. 安史之乱爆发前夕,755年十一月,在长安漂泊了多年的杜甫回奉先(今陕西蒲城)看望久未谋面的妻儿.不料刚进家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