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为何在此搁笔?
1
让一座楼成为千古名楼的,从来不是建筑本身,而是那些和楼有关的人和事。
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始建于三国时期的黄鹤楼,就是这样一座有故事的楼。
它最有意思的故事,是曾让“诗仙”李白在此搁笔。
搁笔的原因,是因为另一个唐代诗人——崔颢。
2
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崔颢出生于公元704年,两人相差3岁。
他们的前半生,都在各自的人生路上兜兜转转,似乎没有什么交集。
直到公元753年,才相遇相知在江夏(今湖北武汉)牛渚矶。
这一年,李白52岁,崔颢49岁,都已到“知天命之年”。
他们的友谊,是真正的“相见恨晚”。
此时的崔颢,心情是郁闷的。
崔颢秉性耿直,才华出众。公元723年,年仅19岁的他,中了进士。但他此后的职场生涯却并不顺心,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40多岁时,他担任范阳节度军幕一职。时任平卢节度使的安禄山忽然把他调到长安(今陕西西安),让他隐隐感到不妙。
他骑马赶路,到达潼关时,恰逢雨过天晴。于是,他登上城楼,远眺黄河,写下了《题潼关楼》。
“风烟万里愁”,隐隐透露出他的忧心忡忡。
到长安后,他一再受到宰相李林甫的排挤,仅当了管理辇舆马牛的六品官。
3
公元753年,在一次奉命出京南行时,在江夏(武汉)牛渚矶,他遇到了李白。
都道文人相轻,其实也不尽然。
李白和崔颢,或许早已久仰其名。这次相遇,一见如故,结为知己。
这年秋天,崔颢登临黄鹤楼,面对奔流不息的长江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秦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黄鹤楼》,让黄鹤楼声名远扬,成为千古名楼。
第二年春天,崔颢告别李白,离开江夏,回到长安。不久,病逝。
4
崔颢病逝一年后,即公元755年12月,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携妻逃难。
公元758年,因为政治上的原因,李白获罪,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春末夏初时节,他路过了江夏(武汉)。
故地重游,特别是重游黄鹤楼时,李白感慨万千。因为,这里有他太多回忆。
28年前,即公元730年,李白曾在黄鹤楼送别年长他12岁的孟浩然,写下了他颇为得意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如今,黄鹤楼依旧,长江依旧,青山依旧,夕阳依旧,但比自己年长的孟浩然和比自己年轻的崔颢,都已驾鹤先去,天人永隔。
聊以慰藉的,只有崔颢题写的《黄鹤楼》。
李白在心中默默吟咏,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5
李白一生恃才傲物,在那个盛产诗人的盛唐时代,堪称诗人中的诗人。
他很少如此赞美其他诗人的作品,但,唯独对崔颢这首《黄鹤楼》,是发自内心的喜欢,甚至愿意破例搁笔,不在此处题诗。
于是,后人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了一个亭子,取名为“李白搁笔亭”。
我想,让李白搁笔的,不仅是崔颢出众的才情,更是两人的情深义重。
那一瞬间,李白或许想起了许多往事。
既然一言难尽,那就不如不说。
或者,在其他地方题诗思念。比如,鹦鹉洲。
因为崔颢曾去过鹦鹉洲,李白就追随他的足迹,也去了鹦鹉洲。
在七言律诗《鹦鹉洲》中,他怅然若失:“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6
在李白一生的创作中,七言律诗并非他之所长。
在他为数不多的七言律诗中,《登金陵凤凰台》当属其巅峰之作。
据说,这首诗是他模仿崔颢的《黄鹤楼》体写成的。
公元759年,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的李白,终于重获自由。
他顺着长江疾驶而下,来到了金陵(今江苏南京)。
游玩凤凰山时,他发思古之幽情,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时,距离崔颢写《黄鹤楼》,已有六年。
8
李白用六年时间,终于写出了可以和崔颢《黄鹤楼》遥想呼应的《登金陵凤凰台》。
或许,这是他俩之间的一个约定。
六年前,崔颢说:“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六年后,李白说:“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这是两位才子的隔空对话,心照不宣,惺惺相惜,被后人誉为“登临怀古的双璧”。
300多年后,宋代才子苏轼贬官黄州(今湖北黄冈)时,对他们的对话作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注解: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小贴士:“江南三大名楼”是指黄鹤楼(湖北武汉)、岳阳楼(湖南长沙)、滕王阁(江西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