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在于读书与行路
陈老师:
你好,我是一个工作了6年的“不新不老”教师。在这几年的锻炼之中,我对日常的教学流程已相对熟悉,但我并不想止步于“当一名合格的老师”,我一直在寻求更多的专业成长空间。来信向你请教,希望你能为我指点一下方向。
小 林
2019年11月13日
你好,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你对教学和专业发展的热情很打动我,我愿意和你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说到你的问题,教师应怎样使自己的教育生活有不断的更新与升华?古人的话当给我们以启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然,古人的话有其特定的时代语境,在今天,我们该怎样以这句话来指导自己呢?我以为,可以把它转化成一个具体的目标:读100本与教育有关的书,读100本与教育无关的书,走访100所学校,结识100位不是本地区的教师朋友。这些,也正是我自己在做的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教师是遇上了一个好的时代,正如电影《霸王别姬》中那个老班主对弟子们说的:“你们算是遇上了!”当前,不论是体制内的教育官方力量,还是体制外的民间教育力量,包括教师自我的觉醒,都重视两件事:教师读书与教师专业发展。而且这两件事往往是被直接联系在了一起,读书被视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武器,所以“被读书”现象也比较普遍:学校集体为全校教师统一购买若干本教育书籍,要求大家读并写下读后感,有些学校还搞些读后感评奖,而有些学校把读后感收起来作为学校的备查资料后就此结束。至于教师们读书的真正收效只有天晓得了!把读书的目标直接指向教师专业发展,我以为是太形式主义了,这样虽然好操作,但用佛家的话来说,就是“着相”了!一个优秀教师的成功离不开读书,但读书不一定能成就一个成功的优秀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许多的促成要素,读书只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所以,读书对教师而言,应该是一种状态,行走的状态!
“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我对此深以为然,我也一直认为,读书是最美丽的事!读书可以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渺小与不足,从而去探寻未知的世界。读书可以长才,人非生而知之,书籍奠定了我们生存的精神基础。读书可以怡情,“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样的文字,可以让我们感动与咀嚼一生。读书可以学会做人,智者用读书蕴养自己的品性,而愚者用读书养成自己的“心高气傲”,这样极端相反的例子在现在进入基层学校的研究生们身上见得太多。
教师要读100本与教育有关的书是比较容易理解的,那么,教师为什么要读100本与教育无关的书呢?其实,一个好教师应该了解的不能局限于教育,读书是读教书育人之道。人世百态,可以促进我们对教育的理解,都可以读出为师之道。比如,武侠玄幻小说是最通俗的书了,假如有心,同样可以体悟到教师的成长之道。如《凡人修仙传》的主人公出身乡野,资质平庸,但不懈努力使之成为人界翘楚。《飞升之后》让我们知道想要见到更美的风景,只有更上一个层次,一名优秀教师只有跳出学校这个“碗口”,才能踏上真正的教师专业发展通途。《偷天》里佛门天尊的一句“我欲为人”,告诉我们要关注自己身边的家人,教师的奋斗应该建立在家庭幸福的基础上。所有这些小说的主人公都有着自己的独门绝招,而好教师也应该要有自己教育教学方面的绝招与特色。在成长路上,这些小说主人公都离不开门派资源的支持,恰如我们教师专业发展路上也需要专家引领与同伴支持,但想要成为一代大家,则必须博采众门派之长,自成一家。最后,我想,好的武侠玄幻小说要让读者有强烈的代入感,投入小说的情境中,而优秀教师的课堂,也同样要让学生能有积极投入学习的意愿。
教师读书,是一种比较自我的修炼,那么,“走出去”,则是一种入世的修炼。
我们可以学古人,寻访名山大川、幽村僻巷,甚至是异国风情。这样的游历能在社会与自然的环境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并把这种提升回馈课堂,回馈学生。就如我的朋友杨浦高级中学的李逊芳老师游历世界各国的美景,采集当地音乐风情,然后带回学校开设《觅影寻声》特色音乐课程,把自己的收获与更多的学生一起分享,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我们还可以走访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可以体会不同的教育理念及方法,并能从更高的层次来解析课程在学校的实施等问题。
前段时间我去了闵行区平南小学,听了程遥老师的一节口琴课,几天后又在虹口区实验学校听了江韡书记的一节思想政治课。非常凑巧,这两个学校都是上海市的“新优质学校”。“新优质学校”强调要将教育关怀公平地惠及来自不同社群的全体学生。具体地说,就是没有办法挑生源的薄弱学校,在政府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前提下,学校综合办学水平、育人质量明显提高,成为周边百姓满意的好学校。我发现两所学校的校长,不论是平南小学的张小娟校长,还是虹口实验学校的胡培华校长,语言魅力很强,但这个仅仅是表象。除了善于沟通,他们能把学校办好,我发现只因为一点:他们都是把学校当自己“家”一般来建设的,而不是把学校作为自己的政治资本。如燕衔泥般努力与用心,只有这样的校长,才能把学校真正建设好。
结识不是本地区的教师朋友,可以了解到不同状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情况,遭遇不同风格与流派的教育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有助于自己教育思想与理念的形成与完善。
想要结识不是本地区的教师朋友,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一个是网络,还有一个是外出参加学术活动。当然,这两个途径有时候会是重合的。走一走,你就会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同时,你也会认识一些与你生活环境中完全不一样的人,并与一些人结下一份特殊的缘分,或许,这些人会成为照亮你教育天空的一颗星星。
今年暑假,我去江苏溧阳参加了生命化教育优培计划教育叙事研讨会,这次,我是和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的王丽琴博士结伴前往的。以前我们单独深入交流的机会并不多,而这次前往溧阳走了近4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各自交流了自己的研究现况和教育教学思考,谈得简直有点酣畅淋漓的感觉。这次公益研讨会是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组织的,屈指算来,这已经是我今年第三次与文质先生遇面了。我还遇到了四川绵阳的谢云老师和他的“知行社”团队,由此我认识了李杨老师,因为她的专业发展状况有点像以前的我,她是音乐专业出身,教了两年音乐后“被改行”而教语文。她似乎越教越喜欢。我问她是否会最终走回音乐教育路,与我不同的是她却准备在语文教学路上走下去。
第二天晚上的教育叙事朗诵会结束后,文质先生建议:“到操场上去仰望星空吧!”一呼百应,大家到了操场上席地而坐,清风徐来,星辉满地,不知道谁说了一句,我们应该唱歌。“最好歌词里带着星星的!”王丽琴老师说,于是大家开始搜寻记忆里带着星星的歌,《星星点灯》《昨夜星辰》……这些人,这些事,如今依然清晰地在眼前浮现,他们让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我们还有着许多在精神上守望相助的教育者,教育路上我们不是孤独的。这就是“行路”的意义所在吧。
去读书吧,去行路吧!就让我用梭罗的诗句与你共勉吧:“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精华!把非生命中的所有一切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来源:中国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