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耳 || 柳色如今深未深?(有福利)

前几天,收到一位兄弟的微信传书: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你若无事,六点开喝。我的答复是:向晚意不适,求人测血压;低压整一百,高压一五八。他的回复马上到来:谁料平生狂酒客,如今变作酒悲人?我扔回去一堆无奈的表情,叹息道:唉,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啊!当然,最后我还是去了,不过始终守着灵台清明,大丈夫(大夫)说不喝,就是不喝,他们倒也没有拔刀相向,有利诱,无威逼,我以冰糖菊花,对泸州青啤,大约三个小时的相聚时光,总算也对得整整齐齐。温馨提示,本段用到了四位诗人的诗句。
回到家来,心头一乐。我这位兄弟,做事喜欢投人所好,称得上是一位伶伶俐俐的人物。他以诗词约酒,倒叫我想起了韩愈先生写给张籍的一首诗,全诗如下: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翻译过来就是:别说你官大工作忙年事高就是借口,就没有少年时追赶春天的心情了。请你忙里偷闲到江边微信运动健步走,看看现在的柳树的颜色是否已经很深。韩愈先生以一首清新脱俗的小诗,希望能够触发好朋友张籍的游兴,想让对方继续做一个懂得人间趣味的人。而今天约我吃酒的兄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
做一个有趣的人,说来简单,但是真正做到也很难。有趣的人,往往有强烈的好奇心,比如说少年时的沈复。我曾在他的【浮生六记】里读到这样的一个小故事:有一天,还是小孩子的沈复看到两只虫子正在争斗,就在这个时候,有一只癞蛤蟆“拔山倒树”而来,舌头一卷,就把两只小虫子都吞了。沈复正看小虫子争斗看得津津有味,吃了这一虾,便勃然大怒,捉住癞蛤蟆,“鞭数十”,才把这只癞蛤蟆扔到别的院子里去了。你看,沈复就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两只小虫子的争斗也要仔细观察,所以也就能找到常人难以发现的趣和乐。当然,沈复处理事情的方式,也是别出心裁,有少年天性,也有出人意表,令人展卷开心。
有趣的人,通常深藏大智慧,代表人物比如说鲁迅。鲁迅收到友人寄来的柿霜塘,“吃起来又凉又细腻”,据说还能治口疮,就收藏起来打算以后再吃。但是睡到半夜,他还是惦记着柿霜塘的美味,居然爬起来又吃了一些,还自我宽慰说: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为自己的口馋做了强而有力的开脱,画面感油然而生,不得不乐。
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这里隆重推出代表人物苏轼先生。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他有趣的故事简直是太多太多了,比如说给邻居不太好喝的酒起名字叫:错著水,发明羊蝎子的吃法、而且在写给兄弟苏辙的信中说、因为自己剔肉剔得极为干净、导致周围的狗都很不开心,在黄州的时候、计划开支、房梁挂钱、分成360小份,一日挑下一包等等,不胜枚举。生活拮据,他却怡然自得,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也就出了这么一位难得一见的小可爱,不有趣才怪。
前不久高阳县宣传部主持编纂的【阳春】杂志,给我出了一个卷耳专刊(感谢,感谢,深深地感谢),为了感谢多年来读者朋友对新鲜平台的大力支持,我省吃俭用,准备出来10本送给一路陪伴的好朋友们(外地我可以邮寄,包邮)。当然,这本书也不是那么好容易得到的,需要闯过两大关,共四个小关。算是卷耳东施效颦吧,我努力让我送出的礼物,有一个比较有趣的过程:
一,本篇文章第一自然段,一共用到四位诗人的诗句,请问这四位诗人分别是谁?

二,根据我提示的关键词,猜历史人物。
1,残雷琴  大刀王五  肝胆昆仑  清末四公子
2,no zuo no die   隋朝英雄NO.1  尖嘴猴腮   大锤

3,山水田园  南宗山水画  参禅信道  玉真公主
前十名正确答案的留言(有人点赞,留言位置便会靠前),会得到我送出的杂志书籍,我将在六天后、也就是四月二十七的晚上七点,准时截屏计算,并将结果公布于众。六天之后,本活动自动失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