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心率变异性和心律失常对急性肺栓塞预后的评估价值
循心电踪迹,探心脏奥秘!
作 者:万建平,杨伟烙,杨旭丽,等
作者单位: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基金项目: 佛山市科技计划项目(1920001000596)
摘 要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对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经影像学检查确诊AP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简化肺栓塞严重指数、右心室功能不全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等,将入选者分为高危组(33例)、中危组(41例)和低危组(26例)。确诊24 h内对各组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HRV指标(SDNN、SDANN、ASDNN)和心律失常发生率、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检出率;同时,检测患者的NT-proBNP、D-二聚体水平,并将其与HRV指标、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影响APE危险分层的独立变量。结果 高危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中、低危组(P<0.05),中危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高危组的SDNN、SDANN、ASDNN较中、低危组均显著降低(P<0.05)。高危组的NT-proBNP、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中、低危组(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室性心律失常、房室及束支传导阻滞、SDNN、NT-proBNP水平、D-二聚体水平为APE危险分层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HRV指标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可作为APE危险分层的重要参考指标,HRV指标还可用于APE患者的预后评估。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心律失常
引用格式:万建平,杨伟烙,杨旭丽,等.心率变异性和心律失常对急性肺栓塞预后的评估价值[J].实用心电学杂志,2021,30(1):32-36.
肺栓塞是由于肺动脉或其分支系统受到栓子阻塞而发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也是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周海霞等对出院后的肺栓塞患者进行了1年的随访,发现其远期病死率明显高于同年龄段、同性别的人群;而伴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其全因病死率较不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患者明显升高。尽管目前尚无肺栓塞详细的流行病学资料,但临床上对其认知及诊治水平不断提高,相关研究也受到了国内临床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的危险分层是疾病诊治的重要环节。然而,APE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现有的检查诊断方法特异性不高,误诊、漏诊率较高。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评价指标
本研究的主要评价指标为sPESI、右心室功能不全(超声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其中,sPESI将年龄、是否患有肿瘤、是否患有慢性心力衰竭或肺部疾病、动脉血氧饱和度是否<90%、脉率是否≥110次/min、收缩压是否<100 mmHg这6项作为评分标准,“是”为1分,“否”为0分,最高分为6分;右心功能不全的观察内容包括是否存在右心室扩张、右心室/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的比值是否增大,以及右心室游离壁运动是否减弱和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是否减少。
1.3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在确诊后24 h内接受Motara 24 h动态心电图仪监测,每日开始监测前须经专业人士调试,监测期间患者遵医嘱。监测24 h后卸下记录仪,并经专人回放。最后,对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进行自动分析,并进行人工修正。动态心电图观察及分析内容主要是HRV指标和心律失常发生率。
1.3.1 心率变异性指标
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剔除非窦性QRS波群后,对3组患者的24 h窦性心律HRV时域指标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指标包括24 h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每5 min正常心动周期标准差的平均数(ASDNN)。
1.3.2 心律失常发生率
统计各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
2.2 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
高危组患者的SDNN、SDANN、ASDNN均较中危组、低危组明显降低(P<0.05);中危组患者的SDNN、SDANN、ASDNN亦显著低于低危组(P<0.05)。见表3。
2.3 NT-proBNP、D-二聚体水平比较
两两比较显示,高危组患者的NT-proBNP、D-二聚体水平较中危组和低危组明显升高,中危组亦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见表4。
2.4 急性肺栓塞分层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将APE危险分层设为因变量,将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房室及束支传导阻滞、SDNN、SDANN、ASDNN及NT-proBNP水平、D-二聚体水平设为自变量,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室性心律失常、房室及束支传导阻滞、SDNN、NT-proBNP水平、D-二聚体水平为APE危险分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5。
3 讨论
APE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等。APE不仅是临床外科治疗中的严重并发症和常见死亡原因,而且是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上通过生物标志物水平检测、血氧分压检查、右心室功能超声检查以及CT肺动脉造影等辅助手段,对APE进行初步筛查,但由于APE患者临床表现通常缺乏特异性,发病诱因和危险因素复杂多样,其早期诊断往往较为困难,具有高漏诊率、高误诊率、高死亡率等特点,尤其是在基层医院,由于医务人员对APE的认知不深和诊断意识不足,加之诊疗设备条件的限制,肺栓塞漏诊、误诊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对肺栓塞危险因素的鉴别、提高APE的诊断率,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策略对挽救肺检塞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心电图对肺栓塞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检测出肺栓塞所致的部分病理生理变化,为APE治疗、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提供更丰富的评判指标。本研究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不同严重程度APE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表现,记录HRV指标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并分析动态心电图指标的异常变化对APE的预测价值。
相关论文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