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生活是自己给的
中年之后,我时常在自我内心里面给自己的人生定位。从真实层面上说,我只是一个简单和寻常的人。这样的自我定位,后来我在自己的文章里也表达过多次。不过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这样的简单和寻常,却也经历了生命一个漫长的流逝过程。
每一次,读元代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我内心的感悟往往深刻而复杂,又很难用语言去表达其中之一。诚如蒋捷词中所言:“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词人蒋捷以“听雨”为媒介,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相融合,以三幅象征性的画面概括了自己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三个时期,三种心境,读来真容易让人内心产生共鸣,继而禁不住心中的凄然。
也有可能,就是因为自己多少受了一些文字的熏陶,再加上自我内心的敏感,一些莫名其妙的思考也就产生了。我相信大凡喜欢思考的人,特别是多愁善感之人,往往会比常人生活得更累。米兰·昆德拉曾经说过,只要“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句话道出了因为人的自作聪明,也因为人自身的渺小和微不足道,我们思考得越多,以为越接近真理了,却发现我们反被上帝给愚弄了。
同样的缘由,我曾经有过很多的思考,这些思考非但不曾给我的人生带来轻松,反而给我的人生增添了许多的羁绊。我一度以为自己已经看清了世界的真相:比如每一个人无论高贵还是低贱,终难免一死;比如当时没有得到耿耿于怀,过去之后发现得到也不见得就是幸事;比如一生苦苦为名为利所累,到头来发现只要身体康健,别的都不是事……可是一旦把自己置身其间,又很难真正地把一切都彻底放下。
对于世人的眼光,我曾经是那么地不屑一顾,以为只要认真地前行,做好自己的事就好。却不知人活在世间,外界的腥风血雨绝不是你撑起一把伞就可以轻易躲避的。又何况我只是徒手独行!那些如鬼怪一样肮脏丑陋的灵魂,总是如雾霾尘埃一样笼罩在周围,又怎会垂怜生活其中的兰草或者丹桂对清新空气的渴求?
还好无论是哪一棵树都会自救,无论是哪一个人,也会在自我疗伤里面成长。我想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应该不仅仅就是如苏轼所描绘的那般,但看江上清风和山间明月,耳得为声,目遇成色,不贪求不妄念,时时处处都能心安理得并且怡然自得,我们还要弯下腰去,开垦出属于自己的那样一片希望的田园。
到了如今,我庆幸自己终于悟得究竟应该怎样去生活,那样一份对待自我今后人生的认真和自然的态度,应该会帮助我拨开眼前的迷雾,看到有清风明月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