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3.20

一、

暑必挟湿,伤在气分,古称滞下。此“滞”字,非停滞饮食,言暑湿内侵腑中,流行阻遏而为滞矣。

二、

饭后心慌加重,多为心经有热,因胃有一大络通心,食后增加热量,故心慌加重,可用焦栀子、竹叶、竹茹等治之。

三、

精神不足者,气血不流通之故;肌肉消瘦,饮食不升发之故也。盖脾胃为客受转输之官,积则无所客受,滞则不能转输,胃气一停,百脉皆败,无怪其然也。

四、

凡寒热暑湿,饮食劳倦,内因外因,病各有一定之症,一定之脉。惟痰之为病,奇奇怪怪,实有千变万化之势。凡不可名状,无从考核者,大抵皆为之也。

五、

附子可用于反佐,常在阴柔药中,伍以少量附子,阴药得附子而不凝,附子得阴药而不燥,得以阴阳相济

六、

紫参:凉血解毒,通便,多用于血瘀血热或血分有毒,渐趋昏迷者。目前多用于皮肤病,热入血分引起的斑疹,偏于红者,便干。紫草与其药用相同,不过稍亚于紫参

七、

苍术健脾燥湿且有解表透散之功,可使在里之热邪得清,在表之风湿之邪从气化而散。

八、

细辛下启肾阳,上通于脑,主头痛脑动,对阳虚头痛有特殊作用。

九、

下肢丹毒,又称腿游风。本病之成因,大多由“火毒”引起。如火毒兼风,因风性上行,病多发于头面;如火毒挟湿,因湿性趋下,病多发于下肢,湿为阴邪,腻滞难化,故易于反复发作。

十、

风湿病服中药后感觉身上刺痒或针扎样感觉为风湿向外透发,是佳兆,加香附、首乌可解除。

(0)

相关推荐

  • 栀子——自渡子

    <栀子>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栀子.支子.枝子.山栀子.黄栀子.大红栀.越桃.黄果树.红枝子. 药科--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成熟果实. 产地 ...

  • 《证治准绳·杂病》面痛

    面痛皆属火.盖诸阳之会,皆在于面,而火阳类也.心者生之本,神之变,其华在面,而心君火也.暴痛多实,久痛多虚.高者抑之,郁者开之.血热者凉血,气虚者补气.不可专以苦寒泻火为事. 许学士医检正患鼻 间痛,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1.20

    一. 马钱子味苦寒,有大毒,具有散血热.消肿.止痛的作用,因其有大毒,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但石家庄市中医院振瘫灵胶囊应用30多年,安全有效,只要遵医嘱不超量应用,常收奇效.临床上对肺系统疾病的治疗,结合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2.20

    一. "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当阳气未复,阴气盛极之时,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20

    一. 甘草梢为泌尿系引经药,可引药至前后阴. 二. 尿路感染用四根:芦根.白茅根.公英根.板兰根. 三. <医学心悟>"知其浅而不知其深,犹未知也:知其偏而不知其全,犹未知也.&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8

    一. 秦艽苦而不燥,为风中润剂,祛风胜湿,和血止痛.善治游走性疼痛,肢节肿疼发热,其效甚佳. 二. 紫草.紫参.茜草三药凉血.解毒.活血,治肝炎有效.三药加石菖蒲(重用)可医肝硬化腹水. 三. 生地祛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3.28

    一. 白术性能燥湿,其多脂,多脂则燥中有润.陈修园曰:"白术主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而除湿之功则更大焉." 二. 江西抚州中医学校陈忠章认为大黄利小便之功不可废.临床酌情用少量大黄(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7

    一. 川军久煎则泻下通腑之功不著,而清热解毒活血破瘀之效尚存. 二. 冠心病胸闷,其本在虚,故冠心苏合丸.复方丹参片等香窜破气之药,宜暂用而不宜久用. 三. 慢性肾炎,尿蛋白日久不消属脾虚者,可用参苓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6

    一. 胃的病理特点突出一个滞字,寒则凝而不通,热则壅而失降,伤阳者滞而不运,伤阴者涩而不行. 二. 朱丹溪认为:眩晕嘈杂乃火动其痰,用二陈汤加栀子.黄芩.黄连之类. 三. <本草经百种录>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4.29

    林佩琴<类证治裁>:"夫膀胱仅主藏尿,主出尿者,三焦之气化耳." 先贤谓:"攻伐之剂,中病而止,勿使过之,伤其正也." 学不好中药就学不好中医,重医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4.17

    一. "阳明寒(胃)不能食,阳明(胃)热善消谷." 二. "离经之血就是瘀","瘀不去则血不归经","祛瘀生新",&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