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春师兄的学习分享 以及林老师的文章 没事多听听能解决不少临

阿春师兄的学习分享 以及林老师的文章 没事多听听能解决不少临床遇到的问题在这里跟后学们分享我在学习林氏手法上的一些小体会。在跟两传老师正式学习之前,就像李晔姐之前的分享文一样,我们先跟两传老师认可出来开课的大弟子峰而老师学习手法。初学跟大家一样很蒙,虽然已经先看了很多遍两传老师文章,但是跟自己所接触的还是有很大一段差距的。当初的学习还是在单一关节的调整。直到李姐耐心牵线,我们才正式投入了两传老师的足下,进一步接触了整体的皮筋骨连线。这门心法难就难在做到老师说的手下清明。而想达阵“清明”是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去积累筑基。这个筑基的过程真的是很苦闷。等明白其中来由时,才知道两传老师在当初摸索的时候,是有多么困难。。。最基础的手感无非就是老师强调的棱角棱线。摸到棱角就代表说有骨错缝,摸到肌肉的凹凸面(肌肉棱线)就说明了有肌肉翻旋,而这个凹凸面也间接的说明肌肉还原的方向。有了这个最基础的金标准,接下来就像两传老师每次开课前强调的,透过手法让我们进一步去了解我们的身体结构。刚开始两传老师都一直要求我们所教授的手法不要变,得按部就班,就是希望我们能在手法操作上能做到标准,这样才能让结构治疗后能有所变化。结构有了操作前后的改变,我们脑海中才会慢慢的累积手感对结构的资料库。这个资料库说实话只能由自己去建立。除非科学家发明感觉复制机器。。。说个题外话,我的前期学习的时候,因没法记住患者首诊和一周后复诊的结构变化,所以我找了自己贤内助来帮助自己累积手感。所幸内人是老师说的“坏人”,藉着每天帮内人操作手法,还有跟她询问造成疼痛的原因,才让我慢慢的记下了内人的结构变化。等过几个月之后,摸她的骨头就知道内人今天做了什么事造成她今天的疼痛,当然有的时候还是会凸槌。。。帮内人调理还有个好处就是你忘记手法操作步骤时还可以边“偷”看手法录影去复习回来。当时非常羡慕老师能一搭上学员的肩部就知道张力的来源。所以非常注意老师在学员身上的诊断和治疗前的检查步骤。还好跟着老师身边时间稍微长一些,终于在几次的学习机缘下,跟明位一起把在课堂上看到老师在学员身上做的全身触诊慢慢在脑海中回忆起来。我们从中才知道对结构的认识其实是有阶段性的。两传老师能做到现在的“一摸就知”也不是一朝一夕。棱角棱线在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大脑里面其实只是“点”状的记忆。随着肌肉跨关节固定的特性,关节间韧带的稳定,”线”的影像才会在“点”的记忆慢慢呈现出来。有了“点”“线”的认识,因着结构的各种代偿,才慢慢摸出“面”的轮廓。所以我们才知道老师在触诊上摸的就是这些迹象。这些迹象在老师的前期文章中其实都写出来了,只是我们要摸出来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首先你得有基本的解剖知识,带着这个解剖知识用手去做指下验证判断,而不是停留在“知道“的层面。得摸到。摸到后在脑中成像。当然一开始只能2维象,随着进一步认识往3维、4维迈进。。。。这都是一个过程,没有对错。一开始学皮筋骨连线,我也是非常怀疑治疗顺序的。所以做了很多尝试,譬如一开始在患者身上先做骨连线,试着把棱角弄消失,让棱角陷入系统的活动范围里面,做了几个都不行,退回来做筋连线,发现做骨连线容易做多了。后来发现患者容易出现反复,发现做了皮连线,效果巩固了许多,且筋骨连线更能做到彻底了,这才知道治疗顺序的重要性。手法顺序熟练了,各关节棱角棱线手感也稳定了,才发现老师说的“不可动“。有的患者在调整骨连线的时候,就是很难做到棱角消失或者只能做到让棱角陷入关节活动范围以内。从中才摸到主动和被动出槽的筋的区别。随着处理钢丝样的条索(主动出槽的筋)所面临的困境时,等上了针灸诊断班,才知道一小坨的重要性。这个认识真的是得有阶段性。难怪老师说学针前如果没有基础手法累积的手感铺垫是很难学到的。而学完针法却能进一步把手感细化,藉着细针对结构的唤醒,结构变化会是另外一个精细层面,医者才能看到更深一维的世界。针和手是相辅相成的。回到诊断部分,我在此分享临床上静态检查的步骤和程序,这是我和明位一起总结下来的供后学参考。当然有很多聪慧突出的后学早已知晓,我还是厚着脸皮跟大家说一下。患者正坐,双手掌心朝上放在大腿前面,双脚尖朝前。术者坐在患者身后。由上而下检查。斜角肌~第一肋骨~锁骨下肋骨~肱骨内外侧~二头肌肌睷~三角肌~尺神经沟~鹰嘴窝三头肌肌腱~桡骨头~伸肌肌腱~屈肌肌睷~腕背侧腕部支持带~掌背侧掌骨基底部和肌睷。让患者双手抱胸低头弯腰检查肩胛骨内侧缘的肋骨~侧面肋骨(腋后线、腋中线)~腹内外斜肌~骶髂关节~骶骨旁~尾椎旁~臀部肌肉~股骨~髂胫束~腓骨上端(腓骨头)~腓骨下段(外踝尖上2~3公分)~小腿外侧肌肉~内外侧跟距关节面~骰骨~第五跖骨底~舟骨~内侧楔骨~第一跖趾关节。剑突~左右肋弓(由内上向外下)~腹直肌~耻骨联合上缘。这些部位都是我们在做筋骨连线位置的综合触诊判断。希望大家触诊完毕之后脑海中会出现刚刚大家所触摸到异常结构的象,试着把这些象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整体象。肌肉的凹凸面决定了还原方向,骨错缝棱角转转骨头就知道旋转方向。等到静态检查的步骤和程序大家熟练之后,上诊断班的时候,就知道老师教的“动态判断“如何弥补静态检查的缺陷和不足。我的分享暂时到这边。希望阿蠢的分享能帮到后学缩短学习路径,如果有误导嫌疑,纯粹是阿蠢的悟性的问题。下面是我从老师历年文章截取关于诊断的内容出来给大家学习。希望大家可以能回看文章的全文去回味一下。20190115清明看見,張力連貫我跟學生說,你們現在尋找問題,在觸診中問題的追尋,所依據的是我給你們的知識。觸診中,摸到了一些變化,用我的知識,去解釋串聯這一些變化,雖然在很多情況下是對的,但其實並沒有真正的看見這變化裡面的實質關聯。想要掌握這實質關聯,必須要在動態下清楚看見兩個系統中,皮膚的滑移,肌肉張力的連貫,骨架對稱性的互動,這樣才有辦法真正的解決問題。像剛剛的檢查,只能算是某種程度的解悟,並不是真正的看見,離我所說的清明還有一段距離。現在絕大部分的學生,治療上遇到問題,常常沒有辦法徹底解決,就是卡在這裡,知識具足了,手下並沒有重新探索出這知識形成過程中,筋骨的實質變化內容。因而常常手下摸見一些變化,就用這一些變化,構築一個想像中病人應該還原的結構,治療完看狀況再說,因此一個病人改善到某種程度以後,就症狀反覆而停頓不前。20190502觸診的開始我問師父:「到底什麼是骨頭跑掉了?」師父說骨頭跟骨頭之間是會移位的,骨頭跑掉了之後筋會繃緊,筋就不能動,動就會痛。我又問師父:「怎麼知道骨頭跑掉了?」師父說:「骨頭摸起來會打到手!」師父帶著我們的手摸,什麼叫打到手的感覺。師父說摸起來不平順,骨頭會打到我們的手。許多年後,我才有辦法解釋,這個打到手的感覺,是有多複雜,但是當下最基本的感受就是,手順著皮膚肌肉滑過關節時,關節會有一種突兀感,不平順,連接得不好,因此手下會有像輪胎經過突起路障的感覺。當我們還處在學習的混沌中,師父要我們在身體的兩側對比觸摸,去對比有問題跟沒有問題的手,有問題跟沒有問題的腳,這樣才能夠知道有問題的結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才能夠真正理解什麼叫打到手的感覺。因為有問題跟沒有問題的結構,痛與不痛之間,差別就在局部張力大到超過疼痛的警戒值。在觸診的學習過程中,師父一再交代,「輕一點,輕一點,再輕一點!」,「慢一點,慢一點,再慢一點!」。在後來的學習中,無論是觸診還是治療,師父看著我們做,講的話永遠是這兩句,輕一點,慢一點!所以在觸診上也是如此,今天是逐漸累積的,常常有學生抱怨手感不好,沒有累積出自己的資料庫,手感當然不好啦!植物的分類,主要在形狀、顏色這些我們日常使用的感官,要做出分析比較,是相對容易的,因為我們大腦裡已經有很龐大的資料庫。但是手下觸摸的覺受,其中各種微細的差別,是需要先有一個思維架構去歸納、儲存,手下感覺與資料庫不斷地反覆對比,慢慢地這些資料庫才能變成背景知識,還是得觸診變成一種條件反射。這時才有真正的手感可言。因此,師父反覆交代,輕一點,慢一點,目的就是要我們慢慢建立這個資料庫。初學的學生,最大的問題在於,認為每個觸摸,都有一個對錯的答案,不是如此的。不是摸到的東西對還是不對,而是這個局部結構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是哪裡來的張力使它變成這個樣子?20191112悟許多學生在我上課時,很在乎自己做對了沒有,急著要我驗證,這當然是學習的第一步沒錯,但是我在乎的是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被治療的人到底改變了什麼,所以我認為這樣可以了?學習的起始,只能從結果去判斷自己到底做對了沒有,慢慢才能在操作中,掌握結構的改變,清楚的看見結構的變化,是向著我們要的結果前進,當結構到了我們想要的狀態,我們清楚知道完成了。在做到這些的過程中,由於專注手下覺受,是會忘記我所說的話,忘記教條、規範,當然這必須是在足夠練習,手法不會違反一些基本原則的前提下,不抓死、不頓挫、不過張力極限。當忘記一切專注手下,在做到了該做的剎那,心中會出現一種了悟,原來之前心中萬般揣摩的就是這個,原來就是這麼簡單而已,這就是一種直觀的看見。心中沒有忘記一切,一直照著教條走,捨不掉原有知識的束縛,這樣手下永遠不會有清明,不肯相信自己的手,就永遠不會有「悟」!在操作的世界中,理解跟了悟是兩回事!捨棄原有知識,才能出現原本沒有的生命經驗內容。所以太多知識是會形成知識障的。20200616 思維所建立的模型我能坐在書桌前面憑空構思手法操作的方式,就是因為我手下已經累積了足夠多身體動態的細節,構思手法只是重新堆疊那些我已經非常熟悉的積木而已。所以希望我的老學生,不要一直想學我創造的新知識和做法,真正重要的是親自去掌握身體變化的各種細節,只有那樣,才能真正明白我設計手法的用心。20200304治療的心像在我自己的學習歷程中,看見骨頭的之後大約有十年時間,我每天都處於一種恍惚的狀態,腦袋裡面無時無刻不迴繞著病人身體結構的各種問題,有種活得不是很真實的感覺,總是漂浮在這個世界之上,而不是活在世界裡。看病時則專注在病人結構的變化裡,看見的是病人局部跟整體結構變化的互動,看見的只是單純結構的問題,而不是一個活生生的病人,腦中想要解決的是病人結構的問題,而不是病人渴望得到治療的心。在這種情況下,偶爾腦中清醒過來,反思一下上一刻自己腦中的念頭,每個念頭都還是病人的問題,甚至常常半夜醒來,回想前一個夢境,也是在治療病人。這時前一個夢境常常是很真實的,在腦中可以很清楚的呈現出我跟病人在治療中互動的動態,而這些就是我白天在臨床上所遇到的問題,於是靜靜躺在床上,思維這些結構的問題應該怎麼處理,骨怎麼調,筋怎麼歸位,在腦中呈現的不是抽象的思維,要調那一個關節那一條肌肉,而是清清楚楚的每一個動作的細節,病人應該用什麼坐姿,應該抓病人的手臂的那裡,調整時力量分寸如何捏拿,這個動作可以引導病人那些骨架肌肉變化,都清清楚楚。一旦在腦中想清楚了病人的某個問題,該如何處理,第二次病人來時,臨床上的治療,基本上跟半夜腦中所構思的,會非常非常的相似。我想,這種腦中清楚的動態思維,應該可以成為治療的心像吧。前面薩克斯醫師所提到的音樂心像,聽起來像是一種特殊的天賦能力,但是我說擁有的治療形象,確是辛苦訓練累積來的。我想最基本的是無數觸診累積下來的經驗,還有在腦中反覆演練、重組這些經驗的思維。當年泰山師父要我們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必須回想當天治療的所有病人,回想起每一個治療的細節,這樣的思維可以對比從前治療過病人的效果,也是烙印一個清楚的記憶,下次病人回診的時候,由病人的主述,可以了解結構變化跟症狀、機能之間的連結,從而用自己的手去掌握結構變化的內在原則。這是對病人客觀層面的掌握。對自己身體動態的掌握,除了練功中士林師父不斷地提點內在的連貫性以外,泰山師父要我們修習的靜中動,也是一個重要的關鍵。師父要我們坐著不動,腦中演練五禽戲的細節,因而身體的所有微細動態,可以在腦中呈現一個清楚的圖像,這個圖像因我修習呼吸的法門而更加細膩。有了這個圖像,在治療操作的細節中,病人應該用什麼樣的姿勢、角度去還原結構,我如何改變身體姿勢、位置去配合病人,就變成了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了。這種形象的累積,是逐步一磚一瓦蓋起來的,不是憑空一個大廈忽然完成的。舉個例子來說明。一個棒球投手,必須先練習把球投得快速準確,這個基本的動作已經要耗掉許多的時間去讓身體形成記憶,然後才能夠練習各種不同的變化球,每種球類都是依照原先形成的身體記憶,加以微細的變化重組。當每一種球類都演練熟悉以後,在球場上比賽,才能夠不假思索地自在應用這些變化球,成為比賽的戰術,這些是要一步一步在身體形成記憶,腦中形成複雜的條件反射才行。像我有些學生抱怨手感不好,摸不清楚我所說的東西,彷彿我腦中所形成的這些心像,是一種是非題,摸得到或是摸不到,其實完全不是如此的,從一條肌肉的起伏稜線,一組肌肉的相對關係,跨關節的兩組肌肉張力的變化,一個系統張力的轉折起伏,兩個系統之間的互相牽引,這些都跟一個成熟的投手訓練的過程非常相似,觸診上摸的清不清楚,和投手能不能投出變化球是一樣的,都不是一蹴可幾的。同樣的在形成治療的心像上,也是從一條條肌肉獨特的還原的路徑,一個個關節恢復的角度,慢慢思索,逐步推敲,進而點滴掌握,而後形成條件反射,形成一組組大腦的神經迴路,形成身體一組組反射的動態記憶,如此碰到病人,才能計畫治療的策略,這時也才能在腦中形成治療的心像,這樣的心像才是完整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治療理念而已。20170702傷科診斷的兩個主軸上述兩種痛,都是系統結構錯亂後造成的果,只是定點痛除了消除系統張力,還要解決骨錯縫筋出槽而已。至於系統結構錯亂,還是會有一個主要的張力來源,不是縱軸就是橫軸,一個簡單的檢查,可以做為大致的區分方式。讓病人坐在一張沒有靠背而可以旋轉的椅子上,醫生在病人背後,病人朝前正坐平視前方。初步檢查可以以疼痛的減輕或消失為準。用腳固定椅子,讓病人的椅子不動,去轉轉病人的雙肩,或左或右,這時縱軸不變,橫軸張力改變,如果是張力是橫軸來的,或左或右,會有一個方向疼痛加重,一個方向疼痛減輕。這時傷科或針灸治療的主要標的在手臂。然後讓病人雙肩固定不動,醫生可以雙手固定兩肩或是固定胸背,然後用腳轉動椅子,這時病人橫軸不變縱軸張力改變,一樣,如果痛有增減,就是結構張力改變的因在腳及骨盤。這有一個問題,如果兩個檢查的結果相近,疼痛都有改變,如何區分,這時就要以病人的結構變化來做區別。因為有時結構變化在縱軸,而改變橫軸時,因皮膚的挪借,雖然結構張力沒有改變,疼痛一樣會減輕。定點痛的比較容易,依著痛點,找到其上錯縫的骨關節,摸清楚錯縫的骨頭交界處,轉動縱橫軸看看,是那一個可以改變該處的關節狀態。比如說肩膀痛,可以摸到痛點處下面突起的肱骨稜線,落枕可以摸到翻轉的第一肋或是拉歪的肩胛突起,腰痛可以摸到不平的腸薦關節或是突起的腸骨後上脊,背痛可以摸到稜角突起的胸椎或是翻旋的肋弓,摸著這些點,分別轉動縱橫軸,可以尋找到張力來源。20190405傷科導引的實質我在解皮連線的時候,就是牽引著皮膚,藉著皮膚的滑移,使淺層的肌肉跟著皮膚移動,於是淺層肌肉的固定的收縮方向被解開了,整個肌肉系統因為張力連貫的關係,也會跟著鬆解。在解筋連線的時候,解開了關節上被肌腱繃著的環狀支持帶,支持帶解開,黏在支持帶上的肌腱會跟著動,因此深層肌肉固定的收縮方向,會跟著肌腱的鬆解而還原,這時是伸屈肌一起解開的。因為伸屈肌在整個筋膜系統裡的旋轉方向會是一樣的。在解骨連線的時候,是藉著關節骨頭的旋轉對位,牽引整個肌肉系統還原的,這種還原是依著整個身體「勢」的連貫,一次還原幾個跨關節的肌肉系統的。治療上必須依著次第,先解開皮連線,再解筋連線,最後才有辦法解開骨連線的。20161208皮連線,筋連線,骨連線皮連線:淺層的肌肉都藉皮下組織與皮膚相連,每條肌肉不同方向的收縮,都牽引了皮膚,繃著皮膚。當藉著皮膚的覺知、傳導鬆解時,所有同側與皮膚相接連的淺層肌肉也都跟著鬆解,就是完成皮連線。筋連線:肌肉每跨過一個關節,由於動作的方式不同,收縮的方向也不同,所以在每根骨頭上,肌肉的張力向量都不同,這對於中軸有不同方向都牽引,筋膜的連貫性也會阻斷。讓跨關節的肌肉力量傳導一致,筋膜連貫沒有轉折,這就是筋連線。上肢筋連線鎖住的關鍵在肱三頭肌。下肢在股四頭肌。骨連線:讓每個骨頭,在任何角度的動作中,都能夠在其所處的關節裡,自在運轉,沒有肌腱張力的牽扯,沒有韌帶的扭旋,就是骨頭已經處在筋膜運作系統的連線裡。20191207看見調皮膚皮連線,就要看見整個皮膚的動態,力量剛好挪移皮膚不抓住肌肉。調肌肉時,手的力量就剛好抓住肌肉,使肌肉能在骨頭上轉動而不抓死骨頭,使肌肉跟骨頭能改變相對位置。調骨頭時就只動骨頭,給皮膚跟肌肉留出緩衝的空間,在挪動骨頭的時候,不會藉由皮膚跟肌肉牽扯整個系統張力,拉歪遠方的結構,使遠方的層次錯亂了。(皮、筋、骨某種程度是依同心圓而動,抓住一個點,也抓緊皮筋骨時,依著一個直線方向扯動,沒有依著同心圓的軌跡而動,只會扯壞結構而已,整脊醫學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才會亂調,這也是一些一直說著骨正筋自柔的笨蛋暴力份子,所不能明白的)20160713傷科小心得 縱橫軸良好的縱軸線,是脛腓骨貼合(摸不到脛骨腓骨的稜線),跟腱中正,骨盤對稱,兩側薦髂關節貼合(良好的薦髂關節觸摸起來只有微微凸起),薦椎下緣收入臀肌內,腰薦關節陷入兩側脊肌內。腹斜肌要收入下肋跟髂骨的連線內。坐姿由背後推動,胸椎每個關節都要能夠滑動。胸頸椎交界要收入頭胸的連線不能外凸,抬頭時第七頸椎要能陷入。良好的橫軸,在橈側尺側的掌腕關節面要順接(也就是舟狀骨跟橈骨,豆狀骨跟尺骨間的筋膜要平整),下臂屈肌沒有突起完全融入筋膜內,表面摸不到肌肉稜線。雙臂外展手心朝前時,肘窩(軸內的肘橫紋)也是朝前(尺橈骨完全平行於手掌)的。三角肌胸大肌沒有稜線凸起,肩胛骨完全平貼在肋排上,肋骨平順沒有凸起,1-6肋由體側觸診,走向跟縱軸一致沒有轉折。足弓歪斜,從腳延伸而上的力線就不正,骨盤無法均衡對稱。因此拆解足弓是恢復長軸的起始。對位掌腕關節,尺橈骨平整,下臂屈肌融入筋膜是拆解橫軸的起點。 跟腱中正是位在從坐骨到足跟的連線上,垂直地面。20200514三個軸線這是最近回答一個學生,有關三個軸線的問題。所謂三個軸線,縱線,橫軸,前後軸,主要指的是會讓結構變形的三個力量,影響縱向變形的力量,縱向形成的狀態我們稱它叫縱軸,有生理上意義的是縱向的旋轉。影響橫向變形的力量,所呈現出來,由雙手經過中央胸廓的狀態我們稱它叫橫軸,可以把它想成是兩頭尖的梭狀結構,其中一樣是存在著一種旋轉。同樣的,影響脊柱前後曲線改變的力量,所呈現出來的狀態我們稱它叫前後軸。影響前後軸主要的力量是腹腔內的臟器和骶髂關節的形狀。前後軸的檢查主要摸的是骶骨、尾椎的形狀,腹腔則是和與縱軸橫軸交會的關係,如果縱橫軸調整好都沒有問題了,胸廓下方和恥骨上方,各兩個軸線影響的交會處,還是無法平整聯合,就是前後軸出了問題,操作的手法就是腹部深淺層結構網路的處理。20180415談談關節一個對的關節,屈伸到極限前,是不該有張力(阻力)出現的,就是應該要忽然到極限,而不是越來越緊才到極限。因為限制關節活動的應該是韌帶而不是肌肉肌腱。越來越緊才到極限的會痛,忽然到極限的不痛。一個對的關節,用手平順滑過關節兩端時,兩側的肌腱應該要是平順可動,可以被手牽動帶著走,不行的話,也就是摸著滑移時有阻力,表示該肌肉處在繃緊、關節處在旋扭的狀態。一個對的關節,應該可以清楚摸見關節骨頭的表面。如果關節不對,有軟組織繃緊限制手清楚摸到骨頭表面,摸起來會有稜角稜線的感受,會有摸到地毯的感覺,覺得骨頭表面摸不清楚。一個對的關節,屈伸時,皮膚應該是一直貼著肌肉骨頭的,如果屈伸時皮膚隆起沒有貼著下面的筋骨,那這個關節就是不對的。一個對的關節轉動時,不管轉那個方向,肌肉肌腱都應該是順的可動的,如果轉動一個方向順一個方向不順,那就是不對的。一個治療好的關節,不應該有壓痛(急性傷害或炎性反應除外),骨頭表面不應該有皺摺(像網球肘的橈骨小頭上),而且是病人無阻抗無負重的活動後要仍然沒有壓痛和皺摺,否則症狀一定很快又出現,表示深淺層筋膜沒有對上!20180417給初入門者(不是初學者)所謂的勢,是跨關節連結時,每個小系統間的張力盡量一致而連貫,這樣點的改變,張力才有辦法傳遞到遠方,引起系統的改變而沒有落差或中斷。勢是要手下眼裡有覺受,要清楚掌握,在點的操作時,這種覺受不能斷不能丟,一定要牢記一動周身動的原則,才能在操作當下,同時兼顧全身掌握住勢。這屬於動中定的範圍,練走路數息並且不丟掉腳下感受的練習最簡單直接,練內家動功,如五禽戲、太極拳、八段錦、白鶴拳等,一樣可以,將對於自己動中全身的關照,轉到病人身上就是,不練功,這關難過(不是不能過)。等到看出去變成一種本能,一種反射,不需要思考時,就可以看回來,那時候無論手下要處理的點如何翻轉旋動,都不會違反整個勢,那時候才有所謂細膩的調整,才能入微,處理微觀結構。所以要先看出去,才能再看回來而看清楚!20200917 中風的治療所謂調順是指層次之間對位,觸摸皮膚、皮下組織及肌肉,沒有突起不順的筋,肢體活動觸摸患部,沒有肌肉會呈現變緊、扭卡、突出於其他肌肉之上,尤其骨頭的表面,肌肉經過、或肌腱附著的地方,摸起來必須沒有皺摺感。像肩帶,如果是一個治療完成的肩帶,在肩胛岡、鎖骨上、喙突上是不會摸到不平整、起皺折的感覺。結構治療的學習,關鍵不在於治療的手法,而在於結構、組織之間排列對錯是不是摸的清楚,摸的清楚總有一天會找到自己合適的辦法調整,如果只是學了一些手法,而完全不知道如何觸診,手法學了也是沒用的。20200910 斜頸斜頸是胸鎖乳突肌的部份肌束纖維化了,導致頸部旋轉、側傾受阻,最嚴重的問題在頭部後仰時,會牽扯胸廓,使3、4、5、6頸椎往前陷入更多,而頸椎7,胸椎1、2節往後凸出,這種情況會使得脊椎沒有辦法形成一個完整的力學連貫。像頸椎椎間盤突出的病人,能否快速徹底的解決問題,關鍵在於病人坐著時,將他的胸椎往前推擠,如果胸椎第一節,連同頸椎第七節,可以跟著整個胸椎往前陷入,形成一個完整的凹弧時,這樣頸椎間的排列才有辦法重組,頸椎間的小肌肉,因為外層長肌伸展重新對位頸椎,而跟著從原本頸椎旋轉的狀態中,鬆解開來,也才能鬆開結構網絡系統對椎間孔的擠壓。所以沒有辦法將脊椎調整到胸椎前陷形成一個完整的弧,不止頸椎椎間盤突出問題不能解決,連一些陳舊性的腰痛也很難處理。這不僅牽涉到脊椎椎體的重新排列對位,也使得整個結構網絡沒有辦法重新調整。所謂的一小坨針法,是專門用來解開筋膜張力的糾結處,當筋膜系統的張力,在皮膚與各種不同方向的肌肉收縮牽引之下,會出現張力最大的不可動之處,解開這個張力的交接處,整個系統就可以得到很大的緩衝空間,皮膚的可滑移性,與各肌肉靜態下的旋轉收縮張力,都可以得到很大的緩解。20200331日記一則 教學相長今天到中國醫藥大學,給學士後中醫系的學生,上ㄧ堂「如何放鬆肌肉」的課,也就是運動後如何做拉筋或伸展操。簡要來說,運動或工作後的肌肉放鬆,主要有四個重要的概念,第一個是系統的張力要連貫,皮才能放鬆,皮鬆了下面的肌肉才有辦法真正的還原。第二個是肌肉必須沿著長軸左右搖晃,才能使每一條肌肉,或每一條肌束都有左右張力均等的瞬間,使包裹它的網絡可以放鬆。第三個是使肌肉伸展的張力,達到自然的極限就好,不可以加壓去拉伸肌肉,在加壓拉伸,扯動的只是皮膚,反而鎖住肌肉,使肌肉不能動。第四個是必須系統一起完成,沒有辦法直接完成單獨一個關節一小段的肌肉的鬆解。20190710有關運動之六 每日走一萬步有幾個簡單的檢查方式,可以判斷是不是關節和肌肉系統在結構上已經出現問題了。第一,膝關節在屈伸的過程,是不是可以完全沒有阻力的到極限,也就是在關節伸直到卡住前都沒有緊的感覺,也完全不會痛,彎到極限時再加壓繃更緊一些,也完全沒有痛的感覺。第二,關節縫的韌帶、肌腱,稍微用手指壓迫或撥動,不能有痠或痛的感覺,痠還可以休息看看是不是會消失,痛就是結構已經錯亂了。膝關節要壓迫檢查的主要是膝蓋內側的骨縫(內側副韌帶處),膝蓋正上方(髕骨韌帶上肌肉肌腱交會處),膝蓋後(膕肌或附近)。一般上階梯會痛的要解決股四頭肌的張力,要處理到膝蓋上方的壓痛消失才能上樓不痛。下階梯會痛的,要處理小腿屈肌,直到膝蓋後的壓痛消失。第三是看看手指腳趾的皮膚是不是仍然飽滿,顏色明亮潤澤,沒有乾枯的感覺,有乾枯的感覺,通常代表結構網絡系統越繃越緊,旋轉越來越嚴重,在過度運動,混亂拉筋,練習瑜伽不當的人身上,常常可以見到。藉著這些檢查方式,每個人都能評估看看自己是不是運動過量,從而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來改善身體狀況。20190617有關運動之二 心肺功能肋骨的排列之所以會變形,最主要是被手臂的肌肉不良的收縮狀態,牽引所致。肋骨還原不了,是被手臂的肌肉牽引,而同樣的,手臂的肌肉無法完全放鬆、還原,是因為肋骨沒有歸位,肋骨不平整。所以跑步中,胸廓的還原,也可以導致手臂肌肉的放鬆,所以跑步時,雙臂的擺動要放鬆,手不可以用力握拳,手臂的肌肉還原才可以和胸廓的還原同步完成。20190419陳鈺萍 早上生的第一胎,會陰完全無傷。引自 林兩傳老師的教導「要做到產程沒有痛,身體的調整要做到下面所說的條件:手指腳趾一定要解開,手腕腳踝不可以有轉折的力量。腹內外斜肌處不可以有稜線,恥骨聯合上緣不可以有肌肉的皺褶。鼠蹊處的內收肌群不可以有左右不均等的張力,鵝足(縫匠肌、半腱肌、半膜肌、股薄肌的共同止點,膝蓋內下)一定要平整摸不到突起。在生產的過程中,經常痛是因為肚子前面的筋膜有皺摺,而痠,是因為腸薦(骶髂)關節和腰椎之間有張力所致。」20190418關於生產至於檢查的辦法,就是在體壁上搖動、拉扯疤痕組織,這個疤痕組織如果可以自在移動,沒有跟下方的結構黏在一起,那子宮收縮的時候就不會被體壁牽扯著了。20190402解剖學我說的解剖學知識的干擾,常常會妨礙手下的清明,指的就是當手下處理的結構,如果每個點都有清楚的名相浮現,這時就會看不清每個結構之間的內在連貫,無法掌握渾然一體的運作規律。所以在診斷或治療時,真正所依的,其實只就是我所說的勢順不順,每個結構可動不可動,不同層次之間的前後左右滑移是否均衡,滑移的過程中是否有筋膜的皺折產生,這些皺折是否可以因姿勢的轉變而改變或消失。並不是說解剖學不重要,基本的解剖知識當然要具足,但是在真正診斷或治療中,這些知識應該變成背景知識而已,不應該在你觸診或治療的過程中浮現干擾你的實質覺受,但要讓這些知識不浮現干擾,得而後能捨,其實是很難的。當你遇到問題時,常常要反省的是整個系統的問題,而不是局部解剖學知識的不足。在我的經驗中,有幾次,感覺已經把解剖學的知識遺忘了,然後再把解剖學拿出來重讀一下,這時發現的,常常是局部結構與系統之間功能性互動的新知識,而這一些新知識,都不是原本解剖學所已經有的。所以努力的讀解剖學,想要解決問題,常常你的眼界、思維就被限制住了。解剖學的知識,只是作為診斷或治療不可違反的基本原則,而不是治療的方向指引。否則依據症狀,參入解剖學的知識,就會在局部的點上著手,切這裡、割那裡、揉著裡、壓那裡的。20190331學習但是我有些學生,看見的比其他學生多一些,就把那一些東西,像我當年的新車發表會一樣,把新車的各種性能細節,講的巨細彌遺,其實這一些所有學生,都還在我前面說的A的層次裡,在這個層次裡,很多細節是要自己慢慢摸索的,但是摸索的路徑大綱要先講清楚,就是三軸跟皮筋骨而已。而當沒有看見B層次的時候,那些細節描述是對的,當看見B層次的時候,那些細節的變化的描述,就變得不對了。問題是當你交給學生的時候,已經在學生的心理形成知識障了。三軸跟皮筋骨的主要架構沒有清楚建立,手下沒有一些基本掌握,講太多組織間變化的細節因果,其實反而是害了的學生,讓學生手下多了很多知識障。學生自以為學到很多,卻不知道只是治絲益棼,自我作繭而已。20190318手法次第想起我前面1月14日寫的文,「有關手感」裡說的,如果手感分成ABC的等級,學生們都還在A的層次裡打轉,不過是在區分A1到A 10之間而已。我所謂的A這個層次,指的是操作都還在局部的系統,一次只能還原一個系統內的東西,基本的當然是要先能看出去,然後再看進來,然後每個動作都能藉著一個點解開這個系統裡面的一部分內容。看見局部的一個點跟系統之間的連貫。B這個層次,要看見系統間的互動,兩隻手拉著病人的兩個手,清楚看見兩隻手下肌肉骨頭的共軛互動,看見拉著手跟跨著的腳縱軸的連動,看見一個不可動的局部,在引動的過程中,被那一個系統牽絆著所以不能動。也就是看見系統間的實質連貫,而不是藉著知識去判斷拼湊。最基本的入門是,兩手互動或手腳互動的過程中,沒有摸著肋骨而看見肋骨的動態。C這個層次,要看見的是深淺層次之間的互動,看見皮在引動的過程中跨關節間不同深淺的肌肉的牽絆,也就是在調整中不停的輕微變換中軸的旋轉方向,去收拾不同層次的、不同旋轉方向的肌肉,看見不同層次之間的動能及流通狀況,如何引導表裡間的動能一致,如何清除組織間的廢物堆積,如何打開組織之間的微細流通。跨關節的連結,肌腱黏貼在骨頭上的黏連如何清除,如何還原骨膜的張力。C這個層次,沒有領會針的用法,幾乎是沒有辦法達到的。20190312醫案之三而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整骨的,直接改變骨錯縫的狀態,但這種情況,沒有改變整個系統結構,單獨的骨錯縫還是會被系統帶回原來的狀態,很快又會痛回來,而且這種治療,常常打亂了原本不同層次之間的協調性,所以會更痛。急性突發的狀況,可以直接找張力來源,同一個系統(縱橫軸)或不同系統的歪斜骨架結構或繃緊的肌肉,解開就好。這種痛通常比較表淺,未必痛在關節上,有時是在肌腹上。久病或是反覆出現一直好不了的痛,這樣的痛常常是痛在關節上。直接連結在這個關節上比較深層的肌肉扭曲了、有張力,這種情況,如果比較淺層或整個筋膜系統張力沒有調開,深層的肌肉肌腱是無法還原的,而還原與否的判斷所依是該關節是否可以自如的屈展到極限而過程中沒有阻力。這種狀況治療反覆不癒,主要是系統沒有解透徹,關節還存有張力。系統沒有解透徹,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終端筋膜沒有調開,一個是沒有徹底解開跨關節連結的張力。終端筋膜沒有調開比較容易理解,跨關節連接沒有徹底解開,需要講清楚。比如說肩膀痛,手指頭解開,下臂伸屈肌鬆開,肱二三頭肌解開,縱軸調正,肩胛骨跟體壁對上,通常症狀就消失了,但是有一些反覆好不了了,像纖維肌痛症,主要就是跨關節連結沒有完成。必須要調整到肘關節裡伸肌跟屈肌的肌腱沒有旋轉的張力,肱二頭肌三頭肌和胸大肌的肌腱活動中沒有張力出現,這樣終端筋膜解開的連貫才有真正完成。就腳而言,調完終端筋膜,再來必須調到足弓完全可以動,跟腱左右推移都沒有阻力,四頭肌肌腱左右移也沒有阻力,膕窩空掉沒有可以摸到有阻力的肌腱,這樣才能徹底解決腳或腰的問題。就像我以前所說的,整骨的目的,是為了解開最深層的肌肉,而必須整個系統條件具足了,才有辦法真正的整骨。傷科的治療,主要在勢對不對,可動不可動。這個可動不可動,是活動到極限的過程中沒有阻力出現才算是可動,不是硬拉開讓他可動就算數了。20190129徒手臉部整型所以我以前曾經說過,要解開身體的整個筋膜系統,有七個地方要解開,兩手兩腳的終端筋膜,兩側的咀嚼肌,還有腹部深層的筋膜,也就是胃腸道的粘連與功能障礙。20190121老年人的夜晚腳抽筋至於肌肉痙攣在結構上,可以分為整個軸線的問題,或者是局部肌肉的問題來談。就軸線來說,直接原因可能是縱軸,也可能是前後的軸線出了問題。就縱軸的問題而言,是縱軸發生了比較大的旋轉。縱軸發生旋轉,比較常見的張力來源可能來自扭曲的橫軸,傾斜錯亂的骨盤,或是變形的足弓。如果是橫軸引起的旋轉,在腹內外斜肌處,會有明顯的肌肉稜線,兩側肌肉會有明顯不同的旋轉變化。錯亂的骨盤,在兩個腸薦關節處,關節面不平整,關節處會有明顯的筋膜皺摺。如果是變形的足弓,可以摸到突出有稜有角的距骨跟舟狀骨,而且足弓彎曲的過程中,會有一些骨頭沒有辦法形成弧線,卡住不可動。這些是診斷的依據,也是治療的標的。如果是前後軸的問題,通常來自兩個原因,一個是腹腔內的張力過大,另外一個是薦椎的歪斜或變形。腹腔的張力過大,會造成足弓內側的疼痛,或是明顯的距骨舟狀骨的壓痛,小腿內側也會有明顯的繃緊壓痛,而小腿外側外側還好。同時腹部也會有明顯的壓痛,觸摸腹壁深處,會有明顯的因腸子糾結而造成的腹壁筋膜皺摺。這時要調整腹部的深、淺層筋膜,解開腸子的糾結。至於薦椎引起的問題,病人的跟腱會繃緊,有時蹲下去會往後倒的現象,在薦椎的觸診上,兩側的腸薦關節是比較平整的,而且沒有什麼筋膜的皺摺,但是薦椎跟腰椎之間,會有明顯張力不連貫的情況,尾椎兩邊的肌肉也會有明顯的繃緊。這時要調整的是尾椎外筋膜與骨盤底部筋膜的可動性, 使兩個部位的筋膜可以連通、滑移、可動。至於局部肌肉所造成的問題,主要是受傷或過度使用(像長期的站立或過度的跑步,女性則是高跟鞋穿過多了)造成的肌肉粘連。這種情況下,跟腱會很緊,沒有辦法被左右推移。要解開這種小腿內側肌肉的粘連,首先必須使跟腱可以移動,而要使跟腱可以移動,必須要設法彎曲足弓、鬆開屈趾短肌,進而使跟骨可以動開來,然後再彎曲膝蓋,橫向撥動小腿後肌肉,使他們分離。但是這常常必須借助針刺的刺激,才比較容易完整、完全。只要使得包裹肌肉的筋膜系統,有足夠的空間、可動性,即便不服用藥物,也可以解決夜間抽筋的問題。20190119膝蓋退化性關節炎所以手肘關節出了問題,不是下臂的肌肉因過度使用而扭旋,就是上臂所附著的肩胛骨跟體壁之間的對位不良,使得肱二、三頭肌張力不均衡而來的。膝關節也是如此,當它出現了問題,不是腳踝結構錯亂,以致於脛腓骨有扭旋的張力,就是股骨跟骨盤之間的位置不對,以至於股二、四頭肌有了張力不均衡的旋扭。一個結構上沒有問題的膝蓋,上面的筋膜上下順接,關節面上是摸不到肌腱起伏的稜線,也摸不到肌腱跟肌腱或是肌腱跟肌肉之間的皺摺。所謂肌腱的皺摺,是指沿著肌腱的走向觸摸,肌腱上有微微起伏的皺摺摸起來並不平整滑順。臨床上,常常上樓會痛是股四頭肌的問題,可以在股四頭肌的肌肉肌腱交界處摸到皺摺;而下樓會痛,可以在膕窩下方腓腸肌的內側頭肌肉上,摸到筋膜的皺摺。這時可以用針扎在肌肉上,當肌肉鬆開這些筋膜的皺摺消失,上下樓就不會痛。一個好的膝蓋,鵝足上的四條肌腱基本上是完全摸不到的。要尋找張力的來源,在膝蓋下方,要左右旋轉脛腓骨,旋到脛腓骨沒有稜線,腓骨完全貼在脛骨上,上面的肌肉也沒有突起轉折,這時候往下摸腳踝關節跟腳掌,看看哪個關節是卡死的不能跟著脛腓骨旋轉的方向動,這就是造成膝蓋旋轉的結構張力來源。將卡住的關節調開,使脛腓骨旋轉時腳踝腳掌的骨頭都可以跟著整個動態的勢連貫一起動,這樣下端的張力就解決了。至於膝蓋上方的張力,主要有兩個來源,一個是骨盤裡面的,可能是跌坐受傷薦椎歪斜了,也可能是長期受力姿勢不良臀部的肌肉出了問題。還一個是上方雙臂之間的橫軸張力。當骨盤橫軸調平,上方的旋轉張消失,最重要的觸診依據是髂脛束(IT band)要平整的貼在大腿上摸不到,鵝足也是平整的。調平整的薦椎,尾椎兩側的肌肉觸摸起來張力要一樣,調平整的橫軸,兩側第一根肋骨要平整,兩側腹內外斜肌的張力要消失。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膝蓋變形嚴重的時候,膝蓋裡面附著的肌腱有許多的粘黏,肌腱糾結著不能動,這時候要解開這些粘連,必須解開膝蓋肌腱上方固定肌腱的那個環狀支持帶,環狀支持帶鬆開,才不會鎖住下方各個扭曲有張力的肌腱,這些各自扭曲的肌腱,會透過環狀支持帶互相牽扯,而相互受限,以致於一直處在錯亂的狀態。所以要讓肌腱可動還原,第一個要先解開環狀支持帶。要解開粘連的環狀支持帶,可以在膝蓋兩側,在關節交接面處,各位選一個點,用針扎開,由表到裡,緩緩行針,逐層扎通透,直到針尖可以輕鬆的頂到骨頭表面,完全沒有軟組織的阻力為止。 在行針的過程中,每一層要扎通透,最重要的是退針的時候針上必須完全沒有阻力,這樣那一層才有扎透,此外行針的過程中,可能要隨時的挪動肌肉搖動骨頭,使筋膜的還原沒有阻力。當膝蓋內外側兩個點都針開了以後,環狀支持帶就可以轉動,試著觸摸肌腱,可以發現它就不會死死的黏在骨頭上了。當膝蓋上下方的筋膜張力消除,環狀支持帶可動,接著要對正還原膝蓋內的組織,可以讓病人躺著,彎曲膝蓋,輕輕的轉動跟骨,以帶動脛腓骨,摸著膕窩下方的滑囊和膕脛,當滑囊跟膕肌沒有阻力張力的時候,膝蓋的筋膜系統就處在最鬆順的狀態了。這樣即便骨頭變形的厲害,沒有辦法彎伸到極限,所以不能順利蹲下;十字韌帶也因骨頭變形而移位,連帶固定也出了問題,以致於沒有辦法順利地上下樓,但是正常走路不痛應該是做得到的。也不會坐久起來就痛,夜裡彎伸膝蓋甚至連翻身都痛,也不會刮風下雨變天疼痛。20181222足底筋膜炎筋膜張力不對會有兩大類別,一類是質不足,一類是結構錯亂。質不足主要是過度勞累而來的,這類的病人觸摸足底可以發現跟骨下的脂肪墊變薄,而且和皮膚之間的皮下組織變緊,可挪移性變小。觸摸跟腱,會發現跟腱左右撥動時變緊,不能動,跟腱下方皮下組織變薄變緊。要檢查足底筋膜錯亂的張力來源,可以讓病人躺下彎曲大腿跟膝蓋,然後挪動足底的皮,看看怎麼樣挪,足跟中央的跟骨變圓滑沒有稜角,脂肪墊變鬆,平貼在跟骨上,而且整個足弓變鬆、變得比較可動。當這樣挪時,足底筋膜可以還原位置時,就可以知道身體上面的筋膜是怎麼旋轉的,沿著往上找尋卡住不能動的、肌肉、關節或系統,這樣才能徹底解決張力來源。上面這樣操作主要是指旋轉來的,如果足底筋膜的滑移是前後滑移變化比較多,有一大部分是胃腸系統脹氣、蠕動不良來的,以致於身體前後軸線改變,處理方式略同上面所說質不足的一類。20181129傷科手法中的:看進來跟看出去在學習的次第上,基本手法掌握了以後,第一步要先看出去,第二步是看進來。20180820傷科治療中,同層次與不同層次的排列(給近兩年上過課的學員)這個「足夠細膩」就難說了,我先舉兩個最近醫的案例來談。好朋友的媽媽,年約80,平時身體還不錯,左臂不能上抬過肩(不是黏連),下臂不能內外旋,無法揹後,大約三、四週。我觸診覺得張力主要是左腳歪斜來的,於是讓她坐著,在左腳足三里附近下針,針尖抵皮,輕輕的等針進皮後,針尖停在皮下,然後把左腳踝小腿的力線(勢)擺正,用針在皮下輕輕探刺(進針一兩分),輕搖膝蓋,直到小腿與腳踝的勢對上。勢對上,指的是踝內外的骨頭沒有稜線、轉折,腳掌及小腿上橫向左右旋轉,皮膚張力一樣,下面肌肉沒有稜線。這意味同層次的左右排列歸位,上下層對好了。在行針的過程,病人是需要輕輕俯仰左右搖,讓遠端的勢跟著粗略對上的。下的對位(張力平整均衡)。近幾年我在教學上捨棄了以前,每個關節的逐步拆解。是因為造一個勢使關節沒有阻力的拆解,其實還是會扯動整個結構,因為皮連線沒有解,皮的滑移受阻,以前手法所謂的造一個沒有張力的勢,是做不到的,從前不知道這麼微細的組織牽扯有這許多後續的問題,直到我針下看清這點滴的張力有這麼大的影響。我進針只有一兩分,單單這皮下組織微細纖維的引導,就可以改變整個系統及循環,所以我才質疑現代的經絡研究。我不是不相信經絡,而是不相信現代研究及一般認識的經絡。手法要做到針法的細膩度,是困難的,所以終端筋膜的鬆解對於體弱、年老、久病、嚴重的系統問題,是必要的,否則還只是中間的結構打散,改變症狀。系統調整中,不斷的探看肌肉裡不同層次筋膜間的皺摺,滑移性,及左右可動性,還有關節上的筋膜皺摺,是絕對必要的,越看清楚,下手就會越輕,每個動作的挪移幅度就越小,直到手下若有似無的動著、引著,這樣才會真正明白導引的意涵。20180609開刀後的疤痕黏連怎麼樣判斷疤痕是不是有影響需要處理?用手指輕壓皮膚垂直疤痕方向滑動,看看手指是不是可以輕易滑過疤痕,不會有堵住、卡住、起皺褶滑不過?如果有,就表示疤痕有牽扯下方組織,會造成系統結構變形,整體張力增加!20180508 一個可以用來說明結構還原原則的小醫案我慢慢把右足弓(腳踝、腳掌)解開,姿勢是女孩正躺,把兩膝彎曲,我抬起她的右腳,要她自己抱左腳大腿,兩腳盡量同一高度。調整方法是把每個卡住關節盡量在大小腿活動勢順的情況下搖動鬆解,解開大部分後,每個關節都有點卡也都某種程度可動,接下來我把小腿脛腓骨轉正,也盡量讓肌肉轉正貼著脛腓骨,於是不能動卡住的距骨、骰骨、舟狀骨,應該要還原的角度就逐漸浮現,慢慢依著勢逐一鬆解。於是脛腓骨排列轉正的過程中,該調整的足弓結構依次出現,而隨著足弓慢慢鬆解,脛腓骨也越來越轉正,可動。脛腓骨轉正的過程,還要配合股骨骨盤的角度,股骨骨盤要處在關節臼平整無扭旋的位置,不能硬轉脛腓骨而卡住骨盤,這樣才能保證小腿脛腓骨轉正過程中,上下的筋膜張力順接,足弓還原的骨位才能使力線正確上傳。等到脛腓骨排齊沒有稜線,小腿肌肉也順勢無轉折,小妹妹蹲起就完全正常沒有任何阻礙,蹲下兩腳也平貼地面,骨盤也轉正了⋯20171220一位美國學員用網路問到下面案例:有時候不是調了就算了,有確實調整好嗎?橫軸調好,要兩側第一肋骨平,兩側肩胛骨鎖骨地毯消失,調好要病人活動一下,看看是不是新的平衡穩定,或是從那裡又歪斜?找張力來源。還有,脖子皮疹,脖子張力是胸鎖乳突肌前還是後面來的,胸鎖乳突肌前的話是肚子來的,肚子張力是怎麼形成的?縱軸影響頸部筋膜張力的狀況呢?20161127肩帶……縱橫軸的交會拆完師母的腳,再解肋骨調手。調完師母說好很多,剩2,3指尖一點點麻。我仔細摸了肩帶,發現肩帶有點不齊,沒有完整貼在體壁上(也就是雙手抱胸時,肩胛骨下面的肋骨不平整,這樣肩胛骨就沒有辦法平貼在肋排上)。於是摸到鎖骨下第二肋凸起,斜角肌繃著,調平第二肋,師母說指尖不麻了!20161119腰痛以實際的例子來說明。急性腰扭傷,從症狀上來區分,可以分為前彎痛或後仰痛。前彎痛的類型,常常痛處在腰肌的一側。主要是腹內外斜肌和髂腰肌群的問題,這群肌肉有問題是因為整個肋排和髂骨之間的相對位置改變,以致張力增加。觸診可以摸到繃緊的肋骨,甚至肩胛骨跟肋排之間張力也增加而變緊。這種系統的連貫性,就是張力的追尋。因此疼痛的起始原因是肩臂肌肉張力增加,肩帶牽引肋排,使整個肋排及腰部肌群張力增加,一個動作不當使腰部肌群因達到疼痛閾值,收縮自保而痙攣。後仰會痛的,主要在腰薦椎交界處。張力主要來源可能是臀腿(縱軸),也就是腰肌和臀腿肌兩側張力不等。這可能是因步態、坐姿不良或單側轉向運動不當而來,觸診可以摸到轉向的骨盤,兩側繃緊不對稱的臀肌、髂脛束,突出的腓骨稜線(因肌肉筋膜旋轉繃緊而來)。當然整個身體系統來看,多少也會有肩帶繃緊的(橫軸)因素在裡面。腰痛如果張力是來自身體的上半部,也就是橫軸來的,可以摸到腹內外斜肌是緊的,幫病人雙肩側上抬時,很明顯肩膀的抬動時會牽拉整個肋排(一般好的肩膀,側上抬時,因為筋膜對位有足夠空間,是不會牽動肋排的)。如果張力是身體下半部來的,可以摸到旋向的骨盤,不直的臀背溝,而腹側肌肉是比較鬆的。腰痛,如果張力來源是橫軸,要解肩臂系統。這時針手部的時候,最好採坐姿,肩膀下垂手心微向上置於大腿上,這時肩臂系統的勢最連貫,肌肉沒有繃緊扭曲,行針時,不僅肩臂肌肉可以順著筋膜鬆解,連肋骨都可以被帶動而重組,使腹內外斜肌跟著系統鬆開,而躺著趴著都做不到這種效果。如果張力是縱軸來的,針下肢系統時,可以趴著,但是小腿要墊枕頭,使腿的伸肌放鬆才是良好的“勢”,躺著膝後要墊枕頭或病人屈膝,使腿部肌肉沒有繃緊感,筋膜才能充分滑移還原。當“勢”良好呈現時,原本的病態張力可以清楚觸摸,這時也可以做為治療中,病人是否有改善,或是要調整治療方式的依據。腰痛的檢查當然不只是前彎後仰,為了尋找張力來源,利用各種姿勢製造疼痛是應該的。找到張力來源的結構,可以用傷科手法處理,使筋膜張力均等,滑移流暢,疼痛通常會大幅降低或快速復原。至於找到張力來源的筋膜路線,也可以用針在張力線上下針,穴位的選擇,依我個人的經驗是不太重要,重要在路線上依層次緩緩針入,層層解開,可以摸見張力線逐漸消失,疼痛部位的筋膜變順暢可移。腰痛如果知道肌肉張力的因果來去,站著也可以調整,尤其是縱軸有問題的,要病人原地踏步,輕輕繃著肌肉筋膜應該還原的方向,引著骨盤轉回,因為踏步時整個腰腿的筋膜系統是連貫的,腰鬆了,連大小腿足弓都可以一起鬆解。如果橫軸也有問題,提著手臂,輕輕引著筋膜往回去的方向旋,在踏步時,連肩頸背都會一起鬆開的。因為筋膜系統有覺知傳導性,只要勢順暢便不會有阻滯,是會自己滑移還原的。20160726傷科小心得 落枕要如何知道是縱軸還是橫軸的問題?我治療用的椅子,病人坐上去是可以轉動的。病人正坐,醫師兩手分別放在有問題的頸椎跟肩胛,轉動椅子,病人跟著旋轉,看看是不是有一個方向,頸椎、肩頸是恢復平整的,如果是,就是縱軸出問題。如果不平,固定椅子,病人身體不動,左右旋拉病人兩個肩臂,看看是不是頸椎肩頸變平,如果是,就是橫軸出問題。找出問題的來源,才能徹底解決。所以落枕要調的是歪斜的胸廓,而不是頸椎。20160708傷科小心得 腳踝扭傷距骨錯位的調整,可以在內踝摸到不平的跟距關節面,病人平躺屈膝(這時腓腸肌鬆,跟距關節才有空間調,伸直膝蓋調腳踝是外行做的事),旋轉跟骨到跟距關節面平整,封住這個角度(使跟距骨相對位置不再改變),然後沿著前後左右肌肉張力平均的狀態(這時整個大小腿的各肌肉張力均等,沒有扭旋,通常是第二趾對臏骨鼠蹊中點的連線),屈伸膝蓋,使整個筋膜系統,在跟距骨對位的情況下,重新拉平整,這樣距骨就可以歸位在對的筋膜系統下。骰骨錯位,起腳時腳掌外側會痛,可以摸到腳背骰骨有凸起的稜角。由於足弓是個拱橋,由上往下按是沒有辦法歸位的,必須由下往上頂,才能整平關節面。腳背有骰骨稜角突出,腳底該骨頭的對角也會下沉突出,把下沉的角頂上,突出的角也就平了!20160712傷科小心得 下手處有人問,到底要先從手還是腳下手,比較好做?這當然跟醫者所可以用於治療的時間有關。如果可以完全無視時間,那自然是從腳下手,從足弓拆起,對順脛腓骨,由下而上理順筋膜,這樣的治療最流暢而徹底。時間有限的話,就從病人希望解決的症狀著手。讓病人採坐姿檢查。當症狀在上肢肩頸部,就看看腰部腹內外斜肌,如果張力大,繃住下段肋骨跟髂骨,也就是腹內外斜肌沒有辦法收束在下肋跟髂骨之內,而繃鼓出兩處骨架之外,那就要考慮調腰腳骨盤。如果兩側薦髂關節不平,薦椎下緣無法陷入臀部底部,或薦椎上部跟4、5腰椎無法陷入背肌溝中,而且薦椎前後搖動(也就是臀部前後搖動)時,兩側腰肌呈螺旋形的動態,那腰腿不調整,上部症狀很難解決。也就是縱軸不解,橫軸很難還原。如果症狀出現在腰腿,而腹內外斜肌一樣繃住,而且幫病人手臂側上抬時,會拉動整排肋骨(正常情況,手臂側上抬,只有肩胛骨滑動,肋排不動),這時由體側觸摸整排肋骨,由下而上,會發現從56肋以上,肋骨排列忽然轉折加,脫離了由骨盤下肋延伸上來的軸線走向。這時肩臂不調,腰腿問題不易解決。也就是橫軸不解,縱軸很難還原。還有一點要注意,病人抬頭時,如果胸鎖乳突肌前緣的張力很大,斜角肌繃很緊,病人頭有抬不起感(大多數頭抬不起是因為頸椎卡住,而不是被頸前筋膜拉住),這時是腹部內張力太大,要用手法或藥物解決腹內問題,否則背部的筋膜被腹部限制住,很難調整。20160402雜談 結構問題的基本張力追尋病人正坐,醫者將其手臂伸直側上抬,如果肋骨有被牽動,就是肩帶沒調好,需調好肩臂系統肌肉,否則肋骨受到肩臂系統牽扯,無法正常伸展開闔。病人鬆坐(略低頭不要挺胸),手臂屈肘90度外展45度,醫者旋前旋後下臂,近極限時如果肌肉繃緊,就是下臂肌群沒有解開,近極限時舟狀骨或豆狀骨卡死不能動,也是下臂肌群沒有解開。病人正坐,雙手手心向上置於大腿上,醫者從後面搖晃病人背部,如果整個背不能動,那是肩胛骨卡住整排肋骨,需解開肩帶(這時做側上抬臂一定牽動整個肋排),肋骨才能動。如果背可以動,可是脊椎錐體之間不能互動(也就是兩個錐體之間不能往前陷入的滑動),那是骨盤和薦椎之間沒有對位,脊柱有點旋轉才不能互動滑陷。病人正坐,觸摸薦椎下端,尾椎兩旁,如果兩側肌肉是鬆的,並沒有繃緊尾椎旁,那腿部肌肉系統是鬆的,不會影響骨盤及腰部以上張力,如果是緊的,緊的一側,就是筋膜系統張力有問題(膝蓋或腳踝受傷之類的),兩側都緊,就是兩個足弓都形變需要調整,不然骨盤被鎖住,腰部以上筋膜無法伸展攤開。病人正坐,醫者坐於病人體側,雙手一搭下腹一搭薦椎,要病人前彎再慢慢往後倒,看看腹部筋膜是不是可以完全陷入腹內。再挺胸後仰,看看薦椎附近筋膜是不是可以完全滑移,髂薦關節是不是可以完全貼平。如此可以知道身體前後筋膜張力分佈,知道是身體是骨架問題還是內臟區張力出現問題。要病人站立,雙腳與肩同寬,不要太外八(腳尖與髂骨平行),輕輕前後搖晃病人,看看是骨盤,腰腹還是胸背不能動,可以知道身體張力最大地方,再往四肢末端去尋找張力來源。20160123肘膝關節的結構錯位緣由為了一個微信群組(世界脊柱健康聯盟)講座寫的,都是以前講過的老觀念,給新朋友看看肘膝關節的結構錯位緣由膝蓋跟手肘關節,都是中繼關節,它的狀態,是被上下肌肉張力所決定的,有問題也是被系統扭曲的張力造成的。膝蓋有問題,根源不是骨盤不正就是腳踝錯位受力不正。骨盤不正,指兩個腸骨相對於中軸不對稱。當一個腸骨在中軸上產生旋轉滑移,則接在前上嵴的股四頭肌和接在坐骨的股二頭肌張力會發生改變,因此膝關節的關節面受力就會改變,脫離原有位置。當踝關節受力不正,不僅骨頭的力線傳導改變,跟腱沒有在原有中軸上,腓腸肌兩個頭張力也會改變,都會使膝關節受力改變。所以當膝關節錯位,要進行調整時,應該先還原扭曲的系統張力的,調整骨盤或踝關節,而不是直接調整膝關節。尤其是直接依著正常關節該有位置,硬去折壓膝關節,等於是對抗張力來源的肌肉,那些拉歪膝蓋的肌肉張力大是因為更遠端結構錯亂,並不是肌肉本身有問題,硬拉正膝蓋只是更加拉緊那些肌肉而已。所以雖然暫時看起來膝關節比較鬆,但是那是其他地方借來的筋膜,整個系統其實是變得更緊更扭曲的,觸診檢查骨盤或踝關節就可以知道。調整了骨盤或踝關節,膝蓋只需做輕輕伸屈,理順二頭四頭肌即可。沒有釐清系統變化,膝關節的手法越複雜徹底,常常造成更多傷害。肘關節也是如此。肘關節的問題常常是肱二頭三頭肌張力改變來的。某種程度胸大肌固定了肱骨跟軀體的相對位置,如果肩胛骨在體壁的位置產生滑移,會造成二、三頭肌的張力改變,就影響了肘關節的結構。另外下臂屈肌張力過大,使舟狀骨(整個腕骨系統)往橈側滑移,會造成尺橈股的結構性旋轉,也會造成肘關節結構改變。肩胛骨往體壁上方滑移,會造成肱三頭肌張力增加,尺骨略上移,使得手肘伸直有張力,常常高爾夫球肘,手腕不能外旋,腕不能撐受力,都是這麼來的。肩胛骨往體壁下方滑移,會造成肱二頭肌張力增加,橈股小頭內旋上突,造成下臂伸肌被頂卡,容易出現網球肘症狀,媽媽手也與這種結構變化大有關係。所以同樣要調整肘關節,也要先放鬆下臂肌肉,還原肩胛骨跟體壁之間的相對位置,否則類似西醫復健式的各種屈伸還原法,也只是在增加已經被牽拉的二或三頭肌張力而已。20150301閒話中醫傷科 腕隧道症候群腕部上下關節面的對位不良,源自於尺撓骨相對位置的改變(尺撓骨輕微錯位),改變的張力有來自於肱二頭三頭肌的,有來自於下臂屈肌的。腕部上下關節面的對位不良,臨床觸診檢查時,主要呈現在下臂由前旋向後旋時,手掌的張力會持續變大,無法完全順著尺撓骨的力線走,醫者拉者大拇指側會關節面略施壓再後旋時更明顯(會有卡住翻不到底的感覺);還有,由撓側順撓骨往下滑觸時,上下關節面會有不能順接的突兀感。這必須兩手對比來觸摸才會明白。由於下臂的功能主要是抓握,肌肉經日常生活不斷使用,即使在放鬆的狀態下,屈肌會比伸肌收縮的張力大很多,這會使得腕部及手掌持續往前旋方向扭轉,如果張力過大(尤其是撓側屈腕肌及屈姆長短肌),上下就會因為這種扭轉而脫位。肱二頭肌的止點在撓骨內側,如果張力過大,處在收縮狀態,會把撓骨往下臂腹面拉出而略往撓側旋轉,這時會頂住下臂伸肌群,使其略往尺側偏旋,容易發生網球肘;而且撓骨旋轉方式容易使莖突突出,如果再加上撓側屈肌過度收縮,使腕一下前旋加大,莖突更突出,就會發生媽媽手。這裡面肱二三頭肌的張力,還牽涉到肩胛骨和體壁對位的問題。由骨盤往上的體軸旋轉方向,未必跟雙手用力的方向配合。如果體軸往上,在上半身是逆時針方向,則慣用右手的問題小一點,稱為順勢,反之稱為逆勢。因為如果右手為慣用手,則該側的胸肌、肩帶肌肉、二三頭肌的收縮都會大於非慣用的左手,這樣會使得右肩胛骨前方的肋骨變得緊一點,往前陷一點,對比兩側肩帶肌肉,會覺得是往右前下滑移一些。如果體軸是逆時針方向旋轉,和右側肩帶肌肉牽引的方向是一致的,問題小一點;如果體軸的旋轉方向是順時針,那123三根肋骨就會和456肋產生很大落差,肩胛骨會往前滑移厲害,肱三頭肌張力會變得很大,鶯嘴歪斜,下臂尺側問題就很難解決,像腕不能後旋,不能出力扭轉,不能用手掌撐身體之類的。尺撓骨如果對位不良,則下臂屈肌張力無法消失,繃緊的一束束肌肉,怎麼按摩處理也無法鬆開。而下臂背側的伸肌,在下臂後旋時,會繃緊浮凸,良好對位的,後旋時,伸肌不會隨動作繃緊。在上面說的這些整體變化下,整個系統張力增加,結構繃緊繃緊,如果其中的手指個別肌肉張力增加,如食指滑鼠用過度,就會使腕骨排列不齊,發生腕隧道症候群。平時手指用滑鼠或智慧型手機過度,也會發生腕隧道症候群,可是如果沒有上述系統變化形成共構,休息就會好,如果形成錯位共構,就不是休息可以復原的了!20150103閒話中醫傷科 拆足弓拆足弓的目的,是為了改變身體受力的力線,而不只是為了使足弓鬆軟可動,增加長程結構網絡的可動性。所以不是把足弓拆的軟軟可動就好。如果碰到硬的不得了,完全拆不動的足弓怎麼辦,要怎麼樣才算是基本上有拆足弓的效應?既然拆足弓的目的是為了改變受力的力線,也就是把腳旋正一些,改變腳的受力重心。如果是這個目的,那最重要的是脛腓骨的相對有沒有改善。如果受力的力線是不對的,腳掌重心不好,腳掌就會有些低垮或拱高的變形,不是契狀骨就是舟狀骨突出,這時足弓變形,跟距脛骨關節會因排列不齊而扭曲,自然貼在旁邊的腓骨會跟著跟距脛骨的排列角度而旋轉,整個小腿的中軸旋轉就沿著湧泉腳掌踝關節脛腓骨,扭曲盤旋而上。拆足弓就是要矯正這個旋轉的中軸,有沒有矯正一些,靠的不是足弓有沒有變軟,主要是決定在脛腓骨的排列有沒有改變,腓骨的棱角棱線有沒有消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