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2)

提出问题,明确目标

学思于疑,没有疑问,就没有思考。数学教学总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获取新知。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给予思维的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予思维的动力。经实验研究,创设问题情境,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问题的趣味性—提供材料要有趣味,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产生问题。如在《4》的教学中,拿出一辆小汽车玩具向学生展示,边展示边问学生“汽车有几个轮胎?”当学生回答“有4个”时,我转动一下小汽车位置,又问“现在你们看到了几个?”学生回答“2个”我又问“还有几个没有看到?”学生又答“2个”,我再次转动问“现在你们看到了几个,还有几个没有看到?”学生异口同声的说“看到3个,还有1个没有看到。”我继续转继续让学生观察。学生在教师一次次的提问中,通过观察小汽车看到的轮胎数和没看见的轮胎数,感受了4的组成和分解,并且体会了有关4的加法与减法,体会到身边到处有数学,培养了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观察能力。

问题的开放性—教师要联系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为学生拓展多向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己提出问题。例如在动手操作中产生和提出问题,在对比训练中产生和提出问题,在观察中产生和提出问题。如“圆的周长”新知教学时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1、小组合作:请你利用身边的工具、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测出所带圆的周长。

2、全班交流: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测圆周长的?你怎样评价同学的方法?

3、全班讨论: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为什么这么认为?

4、个人活动:请你自选一种方法测出一个圆的周长。

5、全班交流:你测的圆的直径是多少?周长呢?教师选6位学生的结果绘成一张研究圆周长与直径关系的表。

6、全班讨论:圆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7、教师介绍圆周率,让学生总结圆周长公式……

再如在《循环小数》一课中,教师首先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出现作为学生感知循环的情境。而后让学生比赛计算体验商的循环。片断:“同学们,你能将这些商进行适当的分类吗?”有学生很轻松将循环小数归为一类。教师又问其他学生:“你又是怎样归类的呢?”待多数学生都表示同意这样分类时,教师再问:“你们为什么要将它们归为一类呢?这些小数有什么特点呢?”片刻后,学生开始小组互动。这就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问题。这里体现了一个“放”。在这个问题的指引下,学生也就自然而然的进入到开放性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在汇报过程中,不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循环小数的特征进行描述:一个数字不断出现;几个数字不断出现;永远写不完;有些数字依次出现;从小数点后开始……虽然每个人说的不尽准确,不尽完善,但却是难得的自主体验的学习成果。这就是一个思维开放的过程,这里是“ 创”。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发现的知识,有选择性的纷纷板书。最后说:“同学们发现的很好,大家都同意这些意见吗?”学生答:“同意。”教师说:“在数学中,我们把具备这些特征的小数称为循环小数。”这时的教学,就是教师站在高于学生的高度给与知识提炼,将学生的发现聚合的体现。这是“聚”。在这样的模块化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就像插上了一对有力的翅膀,可以海阔天空般的自由飞翔。这样的教学形式与传统的概念教学是大相径庭的,教学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有了探究的目标和机会,学生便会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的障碍性—要引起学生思维的冲突,产生不平衡,提出智力挑战。例如在新旧知识的矛盾中产生和提出问题。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讲解二分之一时,请同学们用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两份,表示它的二分之一。当学生汇报完两种对折情况后,师强调:只要是对折一定能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之后一生又出示了沿长方形对角线折的情况,我问大家这种折法是对折吗?学生给予了否定。那能否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吗?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能,有一部分学生则认为不能。学生此时在新旧知识的矛盾中产生了问题,我顺势提问:那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一下呢?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了起来。我们不能忽视这一个个小小问题,学生的探究能力正是在这一个个小的目标中培养起来的。

问题的实践性—是学生或小组在探究实践活动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在讨论中产生和提出问题。如《轴对称图形》一课中,为了研究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师准备了课件,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图形(长方形、正放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五角星、等腰梯形以及一些不规则的图形)、剪刀、彩纸、实物等材料。在课上教师通过课件演示使学生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接下来每位学生折各种各样的图形,通过折一折使学生知道有的图形是轴对称,有的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不相同,有的只有一条,有的两条,有的无数条……。再通过课件演示欣赏对称的物体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最后,学生用彩纸和剪刀,通过剪、折,创作出了各种各样轴对称图形。在这节课中,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通观察、操作与思考了解了轴对城图形的特征,并感受到了轴对称图形的美。

问题的差异性—要适合各层次学生,由浅入深地产生和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先让学生用两个不同的三角形进行拼凑,再让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进行拼凑,学生通过比较会发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这时再让学生探究所拼图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让学生推导、归纳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几个由浅入深的探究问题正是适合了不同层次的学生。

问题产生的过程,就是教学开放的过程,有较多的问题经筛选后确定探究目标,这是既走捷径又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