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秦始皇修建长城是一件多么正确的事情
中国万里长城的选址不简单?外国教授研究后,竟发现了这一秘密?不仅如此,秦始皇在位仅仅14年,在经济,文化,交通等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虽然这个王朝在历史上非常短暂,但它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厚一笔,最出名的就是秦王朝留存于世的八大奇迹工程。
大图模式时至今日想起来这一切都是细思恐极,在生产力极度落后的那个年代,却完成人类历史上极度罕见的超级工程,实在令人无法想象。令人意外的是,近几年有学者提出中国万里长城的选址不简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还要从长城的历史根源说起。在春秋战国时,各国的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燕王就修筑了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这就形成了最早的长城。
大图模式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由于当时的物力比较落后,修建长城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加上周围的环境又是崇山峻岭,所以在当时修建长城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工作。秦赵燕为何要在北边修筑长城,这要从战国时期的形势说起,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中国的历史时期之一,是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诸夏文化与秦、楚、吴、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统一的趋向日益强烈,当时进行封建改革的魏、赵、韩、楚、齐、秦、燕七国强盛之后,进行兼并战争,谋求以武力统一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大图模式与此同时,少数民族的匈奴也开始强大起来,他们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境,但由于匈奴善于骑射,长于野战,采取突然袭击,来去飘忽,难于捉摸,显示出很强的战斗力。而秦、赵、燕在战国中期的作战部队主要是步兵和战车,穿着宽衣大袖的服装,行动迟缓,日行30——50里,自然不能阻止匈奴、东胡的袭击和掳掠。这不仅使三国北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大大影响了三国的统一事业。针对这种被动局面,三国便先后进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筑长城。
大图模式意外的是,秦长城和燕长城的作用在历史文献中的记载几乎没有,赵长城的记载也很少。这是不是说,它们没有起什么作用呢?不是。恰恰相反,正好说明三国修建长城后,匈奴、东胡等没有越过长城南掠,长城在军事防御上起了重要作用。
大图模式东京大学工学部黑木教授对长城研究二十多年,他认为中国长城只是随意建造的,时高时低,没有任何规律,但是经过他仔细研究之后,却发现了一个秘密,让黑木教授惊叹不已。黑木教授分析,中国古人在建造长城的时候,他们研究了整座高山,然后沿着山的走势开始了建设,它基本上是利用山川形势险要而建,在山口与平原地区,都建筑高厚的城墙,截断匈奴、东胡骑兵进出之路。
大图模式与此同时,在长城的内外制高点还建有烽火台,进行侦察敌情和传递消息,一直延伸到山顶的1500米,每150米就是一个顶峰,并且在这里设置一个瞭望台,这样就能获得更好的视野,更好的攻击敌人,让长城上的驻军作好准备。在长城以内,每隔一段距离,都修建驻军的大城,并设有迅速传递消息的通讯网,以便统一指挥和互相支援。
大图模式这条三国长城及其烽火台、障、城等配套建筑,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这套军事防御体系是合乎科学的,防卫是有效的,这样就可以充分的控制险境,又能节约资源。蒙恬所筑的秦长城,虽然全系新建,但是很明显,他是在参照战国秦、赵、燕长城建筑的基础上设计的,同时进行了取长补短。不得不说,古人是非常智慧的。
大图模式虽然用现在的角度来说,长城的作用确实不大了,毕竟这是因为长城内外都属于中国的领土,但在古代的话,关外就是匈奴,在历史上各朝隔代抗击游牧帝国的事情发生了不少,这也说明当初秦始皇修建长城是一件多么正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