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河流域地貌与河道的变迁
位于鲁南中部的枣滕地区,地处淮河重要支流泗河的中游,整体分布于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的东岸,是鲁中南山地丘陵西南部与黄淮平原的交接地带。这一地区的地势总体为东北高西南低,地形依次为低山、丘陵、平原、湖滨。受地势影响,此地区的白马河、界河、北沙河、城河、薛河等河流也均为东北一西南向流淌,先后注入微山湖。
薛河位于本区南部,是枣滕地区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总长度81千米,流域总面积960平方千米。根据薛河流域的地貌差异,可将其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区域。其中薛河上游区域为尼山低山丘陵区,海拔多在100-500米,最高点为海拔624.2米的翼云山。此段薛河干流有两支,一支是发源于枣庄市山亭区柴山前的西江,一支是发源于山亭区米山顶的东江,二者在山亭区海子村东南(即东江村村西)汇合。海子村以下为薛河中游区域,它主要是由龙山、落凤山等丘陵余脉包同形成的一片较宽阔的山问盆地,其海拔则从100米左右逐渐下降至50-60米。此段薛河又接纳了南西集、羊庄等方向汇人的几条重要支流。白滕州市北辛村东以下为薛河下游,其地形基本为平原,海拔继续下降到30-50米,此段薛河的现代干流分为两支:西侧一支为新薛河,其在济宁市微山县前八屯村东又纳小魏河,东侧一支为大沙河,其在枣庄市薛城区陶庄镇皇殿村南又纳蟠龙河,两者均最终在微山县注入微山湖。
薛河河道在历史上并非一如现状。据成书于明代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的《滕县志》记载:“南四十里曰薛河。其源本西江,水出自宝峰山东诸山泉。南过青口步,左过高山西,折过山亭,纳永丰、凤凰二泉,又西至于薛山名为薛河。受悟真岩茶泉,循悟真岩南至于云龙山,会东江水。东江出自胡陵山,西流至吴戬山下伏不见,过铁脚山至柳泉涌出,至观山前潴为濯笔渊,至于云龙山入西汀水,同为薛河。南至于斩蛟台,折而西,经昌虑城南陶山下,潴为刁潭。西纳玉花泉水,又西纳沂河水(今'小魏河’上游)、三山泉水,西南迳丰山,东过官桥,迳薛城至于东邵,入于微山湖。旧经山阳湖(今'昭阳湖’),从金沟人泗。漕东徙图一薛河流域地形恐沙为漕害,筑石坝于东邵遏之南流(应为'使南流’)。又恐水为坝害,别开支河于奚公山两。导人南明河(今'蟠龙河’)。”由此段记载可知,当时薛河上游河道与现代基本一致,但下游河道白北辛村起,是沿村北的故道西流至大康留村北,又经官桥镇东南折,沿今小魏河河道南过东邵桥村西,一直向南注入微山湖的。而现代的大沙河则是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工部尚书朱衡治理运河后导薛河水入蟠龙河形成的支河。当然,上述记载的也只是明代后期薛河河道的情况。在此之前,根据上文的记载,薛河下游曾沿现东邵桥村北的故道经三河口入昭阳湖,且这条故道在大官口村北还曾纳小苏河(古“石桥泉河”)。而在田野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了前南宿村两至新宅子村南、于坡北至羊庄等多条使用年代尚不明确的故道,并且了解到现在薛河下游的“新薛河”是1957-1958年开挖的新河道①。总之,综合上述情况可以推测,薛河中下游河道在历史上应有多次变动。但总体看来薛河流域的总体范围始终变化不大,且它与南侧的蟠龙河及北侧的小苏河在历史上联系紧密,整体可以视作一个大的薛河流域。
(本文根据中国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山东大学考古学系编著的《山东薛河流域系统考古调查报告》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