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千年的泡茶艺术•7】—— 茶器,在好看的路上走到黑
茶器,在好看的路上走到黑
文:叶羽晴川
茶叶从茗粥(实用)阶段,发展到茶汤(无用)阶段,其实就是泡茶这一种艺术的萌芽时期。
这一时期基于当时的制茶条件和泡茶条件(工具)都处于初级阶段,茶具的实用性和系统性初现端倪。到了宋代的点茶,这种无用之用的就体现得更为明显了。建盏的出现,斗茶的出现就是最为显著的特征。可以看到宋代点茶更多的体现出“好玩”的特质。这是所有的艺术形式最为显著的特点。把无用和好玩体现到了极致。
然而,同时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到,建盏的出现实际既成了陆羽先生对于茶器选择的特点:对于茶色有助益。而不是和茶汤滋味的呈现相关联。
到了明代,朱元璋废団兴散。唐宋时期一直被主流茶文化忽略的散茶冲泡被重视起来。
同时,被誉为泡茶利器的紫砂壶也诞生了。同时诞生了诸多的紫砂壶名家,遗憾的是,这些名家无一不是以紫砂壶的视觉审美为最终目的而创作的。
我们可以参考著名的“树瘿壶”,从能找到的资料来看,它的名声来源于造型艺术,而不是对茶汤的利益。正因为文人的追捧,紫砂壶设计方向更是在视觉审美这条路上走到黑了。
叶羽晴川
的艺术创作
以茶汤为作品
味觉的审美
一
如
茶
香
茶友正在阅读
《诗茶篇》
微信名:一如茶香
微信ID:yiruchancha
有浅析 有深读 有知识 有操作
有分享 有体验 有养生 有试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