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李景隆统兵五十万进逼北平,朱棣不全力固守,却去借兵
一、朱棣为何认为李景隆必败无疑?
收到建文帝派李景隆统领五十万兵马出征的消息后,燕王朱棣笑着对诸将指出,李景隆必败无疑,而且进一步论证了自己的这个观点。
“兵法有五败,景隆皆蹈之:为将政令不修,纪律不整,上下异心,死生离志,一也;今北地早寒,南卒裘褐不足,披冒霜雪,手足皲瘃,甚者堕指,又士无赢粮,马无宿藁,二也;不量险易,深入趋利,三也;贪而不治,智信不足,气盈而愎,仁勇俱无,威令不行,三军易挠,四也;部曲喧哗,金鼓无节,好谀喜佞,专任小人,五也。”(《明太宗实录》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李景隆此次出师有五大弱点,第一,为将者没有威严,不能令部众信服,纪律不严,上下离心,不能同心协力;第二,北方早已进入寒冬,南方将士棉衣不足,手足受冻撕裂,甚至有人冻掉了手指,而且粮草不足;第三,为将者不考虑实际困难,带兵孤军深入;第四,为将者以权势驭下而不严于律己,智谋不足,刚愎自用,既不仁慈也不勇敢,命令得不到有效执行,士气不足;第五,部众意见不一,不能形成一致的看法,为将者喜欢逢迎拍马、阿谀奉承之人,而能征善战的将领无法施展才能。
除了第二条以外,其余都是李景隆身为统兵将领的弱点。
二、朱棣为何不全力固守北平?
话虽如此,朝廷派出的五十万伐燕大军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朱棣仍然需要谨慎应对,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否则朱棣将万劫不复。
大军压境,朱棣必须尽快做出决策。
当时朱棣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召集所有兵力在北平城内固守,另一个带领主力离开北平,寻找机会和突破口。
如果全力固守北平,双方兵力对比悬殊,燕军在人数上没有优势,即使能击败对方的数次进攻,但是如果不能将对方彻底击退,对方很快会集结兵力再战,这样无异于被困在城内,结果必然是坐以待毙。
朱棣如果主动出击,因为兵力不足,也没多大胜算。
燕军擅长骑兵野战,朱棣必须想办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争取主动,牵制李景隆的兵力,消耗李景隆队伍的士气,而不是被对方牵着鼻子走。或许只有这样,朱棣才能博得一线生机。
不过,对于当时的朱棣而言,兵力不足是其致命短板,得先解决这个难题。
朱棣想到了一个能快速增加兵力的办法,向宁王借兵。
三、朱棣说服诸将,去大宁借兵
李景隆的军队还没到,朝廷便已令吴高率领辽东兵马攻打永平,以配合李景隆北征。
朱棣听闻后,立即率主力救援永平。
对于燕军而言,北平才是根基所在,大敌当前,为什么不全力固守北平,反而带领主力出来?有些将领不太理解。
“永平城完粮足,可以无忧,今宜保守根本,恐出非利。”(《奉天靖难记》)
朱棣是这样向诸将解释的:如果留在城内,只是向对方示弱,对方可以集中所有力量攻打我们,不用分心,因此并非良策;现在带主力出来,战术灵活多变,与城内互为掎角之势,必能将其击退。
“若军在城,祇自示弱,彼得专攻,无复他顾,甚非良策。出兵于外,奇变随用,内外犄角,破贼必矣。吾出非为永平,直欲诈九江速来就擒耳。”(《奉天靖难记》)
接下来,朱棣打算火速去大宁向宁王朱权借兵,然而一些将领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大宁必道松亭关,今刘真、陈亨守之,破之然后可入,关门险塞,猝亦难下,迟留日久,李景隆必来攻北平,恐城中惊疑不安,莫若回师破贼,徐取大宁,万全之计也。”(《奉天靖难记》)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攻取大宁必然经过松亭关,现在刘真、陈亨率兵镇守,松亭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短时间内很难攻下,可是一旦拖得太久,李景隆兵临北平城下,恐怕城内将惊疑不安,不如先返回北平,击败李景隆后,再从容地设法谋取大宁,此乃万全之策。
以朱棣当时的兵力,想打赢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相当困难。
朱棣对诸将说,绕过松亭关,取道刘家口,用不了几天便可进抵大宁。大宁的将士屯驻于松亭关,家属却留在大宁,大宁城内只有老弱兵力驻守,我们很快便可攻下,然后安抚将士家属,则松亭关的将士自然不愿与我们为敌。
“今取刘家口,径趋大宁,不数日可达,大宁军士聚松亭关,其家属在城,老弱者居守,师至不日可拔,城破之日,抚绥将士家属,则松亭关之众, 不降则溃。”(《奉天靖难记》)
松亭关的将士听说燕军到达大宁后,急忙回师救援,朱棣密令陈亨家奴给陈亨报信,不久,陈亨率兵突袭刘真军营,刘真慌忙逃走,陈亨率众归附朱棣。
成功“借到”宁王朱权的兵力后,朱棣立即率军救援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