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煜: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偏与正
小学语文名师
于茫茫书海中,为你寻找更适合自己成长的有效资源和那些锲入心灵的文字。与高人交心,轻松学习,把时间留给更重要的人更重要的事。
喜欢我记得点击右上方的三个点,给我标星哦,茫茫人海,永不失散。
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偏”与“正”
-朱煜-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离不开教材和课外阅读。在日常的语文课中,教师利用教材创设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练习中学习他人的表达方式,进而将其内化,逐步获得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与此同时,如果能辅以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获得更为多样的言语实践机会,那就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语言运用的效率,还能扩展其视野,涵养其情感,发展其思维,增益其见识。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统编教材也专门设置了“快乐读书吧”栏目,将整本书阅读指导纳入日常教学中,以此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
推动阅读是全社会的共识。近二十年来,各地不少教师、阅读推广机构在整本书阅读指导方面做了大量实践,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基本范式已经形成:导读激趣,学生自读(完成阅读单),交流感受,拓展练习。先用导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提供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完书籍,并填写阅读单。接着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心得。最后如果有需要,还可以根据书籍内容设计拓展活动,让阅读成果变成适合儿童的生活体验。
理念上的共识,完善的教学模式,质量较高的书单,这些推动整本书阅读的核心条件目前都已具备,只要学校能提供开展阅读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整本书阅读指导工作按理就可以有效进行。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让人乐观。下面从三个角度来谈:
第一,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教学目标任性拔高。
一位老师指导三年级孩子全班共读一本不到两百页的成长小说,阅读后要求学生再自行阅读一本厚达四百页的同类小说,并在阅读单上分析两本书创作手法的不同。
另一位老师组织高年级学生共读一部小说,读前要学生先阅读《如何阅读小说》。然后根据《如何阅读小说》中的论述撰写一份阅读小说的计划书。依据计划阅读小说,分析小说中的环境、人物、情节的作用。
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曾对我开玩笑说,希望小学老师能留一口饭给他们吃。看到上述两个案例,我忽然觉得有的小学老师竟把中学大学的饭全抢了。如此拔高要求,讨论的话题远离小学生,何谈推动阅读?
在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虽然没有对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目标做集中论述,但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还是提到了相关要求:第一学段,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从上述论述中,可以提炼出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核心目标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这个目标是符合儿童阅读规律的。激发阅读兴趣,一是要让学生自主选择书籍。小学生对世间万物抱有极大的好奇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好奇心,自由选择书籍阅读,满足好奇心理。一处好奇解决了,又产生一处新的好奇,然后再从书本中自行探索,这样的良性循环是最好不过了。二是要站在儿童的阅读趣味角度推荐书籍。我爱看电视连续剧《福尔摩斯探案集》,有些内容能绘声绘色地复述出来。每当我新接一个四年级班级,就会花一周时间,为他们讲福尔摩斯探案的故事,每天讲一段,讲到紧要处就来一句“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通常两周之后,班级中会有一半以上的孩子自行购买《福尔摩斯探案集》。这是因为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听得入了迷,不想再被老师吊胃口,自然就去买来读了。
我给三年级孩子推荐《戴小桥全传》时,用的是朗读片段的方法。作者梅子涵老师在写作中使用了不少上海方言,我朗读时也用上海话。小朋友们听得哈哈大笑。其实,有些句子在成年人看来没有什么好笑的,比如:他们总说我做事不肯动脑子,可是他们自己这叫做事动脑子了吗?我看也没有怎么动。因为如果动的话,那么他们就应该想到,“戴小桥”一叫就能叫成“大香蕉”的。不信,你试试,戴小桥,大香蕉,戴小桥,大香蕉,怎么样,戴小桥——大香蕉吧?“戴小桥”用上海话读,读得快些,就会变成“大香蕉”。孩子们往往会因为这样的谐音而感受到快乐。这就是儿童独特的阅读趣味。
刘绪源先生在论及儿童文学的审美时,曾列举出三种理论:第一,儿童文学是教育的,艺术作为手段完全服务于教育目的;第二,艺术既是手段同时也是目的,作为手段它运载教育内容,作为目的是指载体本身也有审美价值;第三,艺术不是手段,而是审美整体,对艺术品来说艺术审美就是它根本的和最高的目的。我是第三种理论的信徒。小学生因为老师的朗读而对谐音进行审美,获得快感,自然会产生阅读兴趣。如果读一本书,总是想着要从中受到什么教育,不要说小学生,就是成人也不会喜欢这样的阅读。
一段故事,一次朗读能让学生对书籍产生兴趣,但如果不加维护,时间久了,兴趣会淡化。要想保持好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需要为他们创设固定的阅读时间和良好的阅读环境。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搭建交流分享阅读体会的平台,当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的发生碰撞、交换、再构。兴趣就能逐步变成习惯,这是维护兴趣的最终目标。
第二,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教学形式有待突围。
儿童是天然的阅读者。但由于各种原因,现在有些儿童进入小学时,已经失去了天然阅读者的属性。特别是当教师组织学生自由阅读时,他们往往会频繁更换图书,或者随便翻上几页后就把书放在一边无所事事。要转变这样的孩子,必须得依靠有效的阅读指导。当然,有效的,创新的阅读指导活动会对所有孩子产生巨大作用。有效是指,学生经过教师的指导,在阅读活动中获得更多更真切的阅读感受。创新是指,整本书阅读指导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与一般的单篇文章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不同。而目前见到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大致有以下问题:
只导不读的导读课。导读课上,教师通常会上学生看封面,看作者姓名,看出版社,看插图,猜书中内容。然后看目录,继续猜书中内容。有时还会指导看版权页,看勒口,看腰封,看封底。导读的核心部分往往是选一个片段,做一番分析讲解。了解书籍的相关信息当然有必要,但四十分钟一节课,说来猜去,就是不让学生自己读书,总是有问题的。特别是当学生因为导读已经产生了阅读的愿望,教师实在没有必要继续讲继续问了。
以教师为主导的班级读书会。笔者看到的班级读书会的内容大致是梳理情节线索,圈划核心人物,然后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设置一些话题,讨论分析对比,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整节课大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牵着学生往前走。现在一般的课文阅读教学都要求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经历,整本书教学更应该往这个方向努力。而且上述流程能真正体现整本书阅读的特点吗?
家长代劳的读书拓展活动。书读完了,有些教师会设计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结合阅读体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做一张图标,写一封信,做一份小报等等。但这样的拓展练习通常是在家里完成的,于是家长就成了真正完成作业的人。这样的作业有多大意义呢?
导读课的意义在于,导读后,学生能趣味盎然地拿起书来专注地读。导读时教师可以选择书中最有特色的内容读给学生听;导读时可以让已经读过该书的孩子分享一下自己的阅读体会;导读时可以播放与书籍相关的影片片段;导读时可以将与书籍内容相关的信息提供给学生,减少其阅读时的障碍;导读时当然还可以让学生做一点预测。可以采用一种方法,也将几种方法整合起来用。导读课上,学生一定要有书。导读的时间控制在二十分钟左右就行,剩下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读书。此时,教师可以留意哪些孩子阅读状况不理想,然后找出原因,及时改进。或许有老师会说,因为要上导读的公开课,所以只能只导不读。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家常课,都是为学生服务的,不是为了展示教师。如果导读课上二十分钟是最合适的,为什么不能调整公开课的时间呢?
班级读书会是学生交流阅读心得的平台。教师应该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及时交流,时时留意,收集学生阅读中的兴奋点、困难点,然后结合书籍主题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将其设计成分享话题,用朗读、表演、辩论、讲述等各种形式来呈现。交流内容应该少而精,以便让更多学生能参与其中。组织班级读书会,教师的功夫应该用在课堂之外,等上课铃响,就可以将讲台让给学生了。单篇课文阅读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基本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整本书阅读则是为了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他者,反观自身,获得快感,由此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阅读整本书固然会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提升,但那不是整本书阅读的首要目标。而且,教师在班级读书会中,不仅是组织者,更是分享者、倾听者、学习者。因此,整本书阅读指导应在教学形式上积极创新,与单篇课文教学有明显区别,否则前述目标将无法实现。
对于拓展练习,教师们往往习惯于校内布置求,回家完成。以制作小报为例,有的老师会要求学生读完书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书籍的内容提要等内容做成一张小报。如果要求做成电子版的,那么基本上就变成家长的作业了。如果要求做成纸质版的,那么抄抄写写画画排版,要耗费大量时间,而且能力弱的孩子几乎无法完成。如果一次作业,只适合能力强的孩子,这样的作业是不妥当的。能否将制作小报放在课堂上完成呢?我想是可以的。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让学生自行分工,有的撰写读书心得,有的做句段摘抄,有的写内容提要等等。材料准备就绪后,在课堂上教学生排版美化,组合素材,粘贴在海报纸上。如此,既降低了不必要的难度,又让学生都行动起来,获得别样的学习经历。在我看,拓展练习的基本教学思路应该是,布置要求,让学生在课外获得实践体验积累素材,然后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梳理信息,形成成果。
总之,教师在做整本书阅读指导时,要突破常规教学形式的思维定式,把握整本书阅读的特点,从儿童阅读规律和阅读成果出发,确定讨论话题,采用创新的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方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上阅读。
第三,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的评价方式慎重考虑。
有了教学指导,有了学生阅读,自然就产生了一个评价问题。一说到评价,首先想到的就是做考卷。与教学形式的创新一样,整本书阅读的评价方式也应慎重考虑,用做题来考查学生阅读情况的办法应缓行。
目前见到的整本书阅读的考题,大致是信息提取和整理,阐述作品的创作特色,针对某个观点谈自己的感想三类。第一,作者姓名之类的简单信息,学生很容易就能回忆出来。但是复杂信息的提取就会有问题。比如,如果考试是六月份举行,而书在三月份就读过了,考试时书中内容已经淡忘,信息就无法提取完整。阅读时,不同孩子的兴趣点可能不同,如果需要提取的信息正好是学生不感兴趣的,结果就答不出来。面对这些情况,能否就判定学生没有读过书呢?第二,有些老师有丰富的应试经验,会在考试前将可能考到的书籍的主要内容、创作特色等信息整理出来,让学生背熟。一旦考到,学生没有读过书也能答得很好。这样的考题能引导学生读书吗?第三,根据一个观点谈自己的感受,那就必须言之有物言之成理,但在闭卷考试的情况下,手边没有资料,小学生能达到这样要求吗?如果降低要求,只要随便谈谈,那么这样的试题能体现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吗?
理想的整本书阅读评价,应该是通过评价激励学生更好地阅读。而不是加重其学习负担,在大量刷题反复复习中消磨阅读兴趣。所以用试题来检测整本书阅读情况,弊端极大。其实,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不是所有教学行为都要通过考试才能检测效果的。教师要信任学生,要加强过程性评价,在阅读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即便一定要考试,考题的设置也应从长计议,好好研究。比如:可以将书中某个内容印制在考卷上,让学生阅读之后,选择其中的素材,针对一个话题写作文。这就把整本书阅读与作文结合起来了。只要话题是贴近学生的,学生一定会有话可说,这样既能检测学生阅读后的收获,又解决了多年来作文命题不切合学生实际的旧病。用试题检测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情况,绝非上策,所以实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不要单独设立整本书内容考核板块,而是应与语文试卷中的其他习题有机结合。第二,谈自己的观点这类主观题,要贴近儿童并提供一些资料,而且在表达形式上要有一定的要求,以利于评分。第三,不出只需背诵就能回答的客观题,应立足于阅读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小学整本书阅读重在激发兴趣和培养习惯,不要急于让孩子获得多少知识。来日方长,在小学里把基础打好便已功能无量了。
编辑:泡泡糖
本号为学术研究和传播,不涉及商业,如有侵权请告知
转自|朱煜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