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民俗博物馆,梳理记忆真好看
您听过“戏匣子”吗?您读过“小人书”吗?您用过“锅叉子”吗?对于90后乃至00后来说,这些名词是不是令人有些发蒙?即使是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来说,《儒林外史》中提到的“戥子”是不是也觉得有点陌生?当然,您可以查词典,时髦点的还可以百度一下,但是,总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吧?如果有实物摆在眼前就好了,能亲手摸摸感受一下就更棒了,是不是?可惜啊,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老物件只存在于记忆中了,而且这记忆在逐渐淡化。这些老物件体现着时代的风采,承载着文化的印迹,怎样才能一睹原貌呢?沈阳市文保协会会员刘国壮先生创立的流动民俗博物馆就是很好的一种尝试,他积数年之功,自费搜集了老物件300多件,目的就是为了将这些文化记忆留住!2019年6月3日,刘国壮先生和他的流动民俗博物馆来到沈阳大学文法学院,助力“辽沈文学研究”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沈阳市文保协会志愿者委员会副主任陈赫先生和沈阳大学文法学院孙担担副教授也出席了本次活动。
(赵旭老师在做开场白)
本次活动,刘国壮先生带来了近200件老物件。从横向上看,涵盖了通讯、饮食、服饰、婚俗、亲子等多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有丰富的内容,仅盛装物品的笸箩就有烟笸箩、线笸箩等多个种类;从纵向上看,每个专题都体现出较大的时间跨度,仅通讯专题就包括摇柄电话、拨盘电话、按键电话、BP机、小灵通、天地通、大哥大、翻盖手机等多个品种,几乎可以构建出一部通讯器材发展简史。
(刘国壮老师为同学们展示并讲解“老物件”)
这是沈阳大学文法学院“辽沈文学研究”的实践教学活动的第二场,主题是“走近记忆,梳理岁月”,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从事文学创作与经典阅读的同时,更注重文化背景的把握和文化要素的挖掘,尤其关注地域文化的发展特点。本次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刘国壮先生娓娓道来,为大家讲解这些老物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如悠车的育儿之道、靰鞡草的生活经验、单刀冰车的挑战难度、嘎拉哈的军事职能、老式验钞机的使用智慧、网兜体现的环保意识和“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传统植物原理等等,丰富多彩的内容,配合有奖竞猜和现场模仿等多样化的形式,让大学生们在欢乐中去感受岁月的痕迹;第二个环节是近距离互动,大学生们走近展示台,通过近距离接触实物,和主持人对话交流,去梳理时代的记忆,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刘国壮老师和张光勤同学为同学们展示“动荤(婚)”)
(刘国壮老师和周宇同学展示抻掸被单)(刘国壮老师和赵旭老师展示抻掸被单)
两个多小时的活动,大家感受不到一丝疲惫,即使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了,大家也久久不愿离开展示台。通过本次活动,一是强化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对文化底蕴的重视程度,强化了在读书基础上进行田野文化调查的意识;二是引导大学生们充分感受到时代的飞速发展,感受到区域文化发展特点,树立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信心。文字、文气与文物、文保和文化相结合,这是我们可以积极努力的方向。
(认真听讲的同学们)
(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实物)
(活动结束合影留念)
感谢沈阳大学文法学院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感谢诗人孙担担老师贡献出的精彩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