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诓我,3D打印竟然能矫正牙齿?

酷玩实验室作品
说起3D打印,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了。
跟传统制造业的“车铣刨磨钳”往下“削”东西不一样,3D打印是一点一点往上“加料”,用金属粉末、塑料粉末把你想要的形状一层一层打印出来。
而最近科学家利用3D打印还开发出了很多有意思的新应用。
比方说日本的科学家,就3D打印出了一个机器人,可以帮你做早餐三明治。
而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用3D打印制作无人机,这种无人机打印完就可以直接飞走。
而以色列的一家初创公司甚至搞起了3D打印的人造肉,利用生物打印机打印出一块肉里的细胞组织,然后再培育成肉。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愿意尝尝呢?
今天咱一提到3D打印,很多人就觉得这还只是一种停留在实验室里的新科技。
但实际上3D打印早就走进了很多人的生活,比如备受关注的看牙领域。
在2019年卫健委印发的《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里,也提出了“加快生物3D打印等口腔高端器械材料国产化进程”。
很多人并不知道,同龄人正在用“3D打印”偷偷整牙。
而他们“偷着整”的底气,就是3D打印出来的“隐形牙套”。
这是一种采用3D 打印技术、计算机科学、临床口腔医学等领域高新技术制造的透明牙齿矫治器,具有光滑、隐蔽性好、摘戴方便、异物感弱等特点。
为什么有很多国人会想到用这样一种方法去整牙呢?因为一些国人的牙齿排列比较密集。
网传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方法,看你的牙齿是不是过于“密集”:
把食指伸出来,搭在鼻头和下巴上,如果嘴唇碰不到,或者轻轻碰到食指,就OK;如果嘴唇抵住了食指,那可能就有牙齿排列的问题。
拥挤的牙齿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
各种不正确排列的牙齿
而正确对齐的牙齿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咬合,也更易于清洁,更有助于防止牙菌斑、细菌堆积和蛀牙。
同样是错颌畸形问题(如牙齿排列不齐、颌骨大小形态位置的异常等),中国人更为复杂的病例(二类、三类错颌畸形)较多。
需要整牙的人如果牙齿拥挤,那么大夫可能会有两种方案:一种是拔牙,另一种是磨牙后推(也叫推磨牙向后)。
拔牙很好理解,在牙弓上留下空隙,大夫才好“排兵布阵”。
而磨牙后推,一般是推上颌磨牙向后,从而留出可以整牙的缝隙来。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向后具有整体移动,患者感受舒适,容易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依从性高等优点。
所以磨牙后推更常见于隐形矫正的过程中。
(但不是说隐形矫正必须配套磨牙后推,也不是所有整牙案例都适用磨牙后推,而且有些磨牙后推仍需要拔掉智齿,具体请在正规医院遵医嘱。)
磨牙后推的方案,不仅可能让人免去拔牙之痛,而且跟隐形牙套的适配程度也很高。
那为什么3D打印出来的、一层薄薄的隐形牙套,可以起到“给牙齿整形”的作用呢?
因为优质的隐形牙套,它的材质是透明的,戴上矫正期间周围人几乎难以察觉,而且可以在吃饭、刷牙、用牙线的时候自行摘戴。
不管矫正多长时间,都可以基本不影响口腔清洁,方便卫生,对生活尤其是饮食上的影响较小,降低患上牙周病的风险,对口腔卫生欠佳的患者优势更大。
而隐形牙套的好处还远不止这些。
一些人明知道自己牙有问题,却“无动于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看牙、整牙的麻烦和“颜值闪崩”感到十分抗拒。
有的人觉得牙齿需要矫正,好不容易鼓足了勇气,结果大夫说先要拔几颗牙,不拔牙矫正效果不好(得到一口突出且整齐的牙),吓得直接劝退;
有的人想矫正牙,也肯忍受拔牙之痛,但一想到自己的样子,一戴就是两三年,跟朋友照相、自拍都不敢张嘴,劝退。
而且你发现没有,你身边如果有在整牙的同事、同学,你应该每个月都会有那么一两天见不到TA。
因为传统的矫正要求医生平均每隔3周左右就要进行一次手动操作,所以就需要多次的复诊,并且是通过医生肉眼来观察是否根据预想方案移动。
近来,隐形牙套的出现可能让一部分人,在整牙的同时免去“颜值掉线”的痛苦,还能清楚地“预见”自己颜值变化的轨迹。
市面上有一种叫做“SmartTrack”的隐形牙套材料,可以提供持续而轻柔的施力,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瑜伽,虽然看起来柔软,但力度并不小,而且能精确塑造。
SmartTrack材质,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控制力,以及良好的热塑性,同时也兼顾了美观和舒适。
一些水波纹的特殊设计,可以更好地保持唾液的流动性,维持口腔清洁,保护口腔健康,减少牙釉质的脱矿风险。
而它对整牙行业的改变远不止于此。
现在配合隐形矫治器,已经有了采用3D成像的数字化口内扫描仪进行口扫,记录口腔全貌。
同时这个黑科技还能模拟预期的样子,让你在屏幕上直观看到变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