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论今】法以信为本:商鞅立木的启示 2024-05-06 02:39:10 商鞅帮助秦国变法,成效显著。作为一种历史经验,商鞅在变法活动中最值得后人借鉴的地方在哪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点出,是诚信。以诚信为立国之基,是整个商鞅变法中最值得后人借鉴的地方。“商鞅立木”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商鞅帮助秦孝公变法,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条例法令,但唯恐不能取信于民,不敢贸然发布。于是商鞅给秦孝公出了个主意,设法让百姓对新法令有所信任。怎么做呢?商鞅让人在秦国国都南门树了根高达三丈的木头,发布公告说,谁能把这根大木头搬到北门,就给予他十金的赏钱。老百姓看了之后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道政府什么意思,没事下令让老百姓搬木头玩,把一块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就能得到十金赏钱,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百姓见官怕三分,不知道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没人敢贸然去搬这块木头,深怕其中有陷阱。商鞅看没人接茬,这戏唱不下去,于是提高赏金,而且一翻就是五倍,宣布谁能把这块木头搬到北门,就给五十金赏钱。虽然当时的金一般是指铜,但铜在那时候也是重要财富啊,五十金接近于今天的二十公斤铜,小老百姓要光靠力气挣这点钱,种田得种好多年啊!重赏之下真有勇夫,有人一看五十金,豁出去了,就按公告要求把木头从南门扛到了北门。当时在边上看的百姓,说不定有等着幸灾乐祸的,也有心里替这人捏把汗的。大概很多人都没想到,等这位“勇士”完成这项指令后,真的得到了五十金赏钱。这时候必然又有很多人暗自后悔,没能抓住机会搏一把。这一场景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我们时常充当机会的看客。机会出现时,不敢冲出去做敢于尝试的勇士,被人抢先后又埋怨自己不能把握机会。这一事件必然成为“头条新闻”在街头巷尾热传。对于一桩无厘头的搬木头指令,政府尚能言出必行,毫不食言,如约给赏钱,分文不差,那么对于正式发布的各项条令,必然严格执行,毫不懈怠。商鞅通过这件事达到了取信于民的目的。有了民众信任的基础,商鞅的新法令得到顺利推行。《资治通鉴》里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司马光有一长篇评论,值得今人认真学习。司马光首先说“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信誉、信义、信用,这都是为政者最重要的法宝。国家靠谁来保全?人民。人民靠什么来凝聚?信誉。没有信誉,怎么可能指使得了民众;没有民众,谁来守卫国家。所以古时候优秀的领导者,都非常注重信誉,王者不欺四海。古人把有仁义又有实力,靠仁义治国的统治者称为“王者”,比王者差一个等次的是“霸者”,霸者是有实力而在仁义上稍差一些的统治者。即便如此,霸者也是不欺四邻的,至少对自己的邻国要讲信义,否则无信不立,没有跟班小弟。善于治国者,不欺骗自己的百姓,善于齐家者,不欺骗自己的亲人。不善于治国、齐家者恰恰相反,在国际上欺骗邻国,在国内欺骗百姓,在家里欺骗亲人。在上者没有信誉,在下者凭什么来相信你呢,这样的恶性循环,必然导致上下离心,破国亡家。司马光最后还说:“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商鞅是一个非常刻薄的人,法令严峻,人们动辄得罪。而且当时正处在列国纷争,攻伐不已的时代,列国间的竞争崇尚欺诈暴力。即便处在这样一个时代,商鞅对于自己国内的百姓,也还不敢忘了以信义来教养他们,更何况那些想让四海升平的统治者,怎能忘记一个“信”字呢? 作者:姜鹏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赞 (0) 相关推荐 读通鉴(9)21岁担大任的秦孝公 读通鉴(9)21岁的担大任 周纪卷二(癸丑)至(庚子),凡四十八年. 周显王元年(癸丑,公元前368年) 齐国也知道了魏国内乱,派大军讨伐,获取观津.[胡三省注:齐乘魏乱伐魏,魏惠王请献观津以求和.]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商鞅立木建信》 诚信的力量 商鞅是战国中期卫国人,他本来姓公孙,名鞅,是卫国国君的后代.商鞅年轻的时候喜欢法家的理论,是魏国宰相公叔痤的家臣.公叔痤知道他有本事,就想把他推荐给魏惠王,可公叔痤还没来得及上朝就病倒了. ... 商鞅立木取信,是为国家取信,秦王从此获得天底下最宝贵的东西 商鞅立木取信是春秋战国史上的一著名典故.讲的是年轻的秦孝公向天下广而告之,秦国求才,高官封地财富,要什么给什么,在魏国抑郁不得志的商鞅听闻此事来到秦国关中,来到都城还不是咸阳的栎阳.商鞅通过数日的考验 ... 润之故事 | 《商鞅徒木立信论》 "若以今日之民德.民智.民力,吾知虽有贤君相,而亦无无以善其后也." "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 --梁启超 <新民说> 辛亥革 ... 烽火戏诸侯与商鞅变法的立木为信故事 烽火戏诸侯与商鞅变法的立木为信故事,都与社会的诚信有关.雷洋事件连续几天在刷屏,全民热议,不仅国内,国外的媒体也在关注,搅动着人们的思绪,聊新闻的继续聊新闻,讲故事的继续讲故事.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想必 ... 从《商鞅徙木立信论》这篇作文的背后我们还能看到些什么? #红色档案#3月8日,央视百集微纪录\走进中央档案馆之<红色档案>中,一则关于毛泽东同志少年时代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的微纪录播出后,在网络上激起一阵热议,各平台发表的文章.视 ... 南门立木,商鞅变法如何开展?探究商鞅变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西周时期的政治家讲求"德治"."礼治".到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得法家学派逐渐登上历史舞台,或明或暗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上千年.法家学派 ... 商鞅徙木立信 商鞅 徙木立信 [出处]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 浅析满分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 各位同学,各位家长你们好, 今天是我第十一章的第一讲,题目是: 浅析满分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 -------- 在本章里,我们分析满分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是从定义的角度 ... 商鞅徙木立信的那个少年,后来怎么样了? 0 1 商鞅在秦国变法,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徙木立信,取信于民,为变法造势,让庶民百姓相信秦国变法是真的,提升官府的信誉,增强民众对官府变法的信心. 徙木立信,就是在栎阳南门立一个木桩子,昭告民众,无论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