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神秘小盒内,暗藏价值百万的古宋钱

导语

周四晚的讲座信息量太大!!!

藏于一个小盒内价值连城的29枚宋钱、源于北宋古钱铸造的活字印刷术……无论哪条消息拿出来都令人瞠目结舌!

除了这样的惊人发现,讲座中关于宋钱、母钱的知识也够消化好几天了!早就听闻宋钱版别众多,听周鲲(deep)老师讲完,果然名不虚传!不过切勿将铸造失误划归为版别哟~

收藏宋钱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快来听听周鲲(deep)老师的专业建议吧!

主讲时间:2015年9月10日20:00

主 讲 人:周鲲(deep)

主讲内容:宋钱里为何发现那么多母钱?如何辨别?

主 持 人:小俞

主持人:小俞

欢迎,欢迎大家每周四准时等在这里!各位的支持跟参与是我们一直前行的动力和源泉,感谢感谢!

今天,本群将迎来又一位大师:周鲲老师!

周鲲老师今天将为我们解析宋钱。赶紧坐直,背好小手等待老师到来~

上期汪卓老师对开元的精彩剖析大家一定还记忆犹新吧?今天呢我们又迎来一位高颜值大师:周鲲老师(deep14)!

周鲲老师是一位典型的有为八零后。1983年生于四川,7岁开始接触并喜欢上了古钱币。2000年求学于吉林大学,因东北地区宋代钱币存世数量巨大,遂因地制宜在师傅刘英柏先生的指导下,开始专题收集研究宋钱,至今已14年。 (目前定居上海)

关于周鲲老师,就先简单介绍到这里,我们请周鲲老师闪亮登场!

主讲人:周鲲(deep)

各位泉友,大家好!欢迎再次来到《天眷堂·古泉百家讲坛》。今天由我来跟大家聊一聊宋钱、母钱。

视频1

首先要感谢“天眷堂”团队,给古泉界提供了这样一个新式的交流平台,对古钱币收藏起到了宣传和推广作用。

本期的课题是“宋代母钱”,虽然“宋母”不是我研究的主方向,但我觉得可以从宋钱的版别和铸造工艺流程角度,谈一谈我个人对宋母的一些认识,供大家参考,不足之处,希望各位师友理解和指正。

在开始谈宋母之前,需要确认一点,宋代铜铁钱的铸造,从史料记载与遗存实物两方面来分析,一定是采用了母钱翻沙法,这是我们谈论宋代母钱的基础。

证据1文献记载,流水线操作,有八作,有沙模作;2文献记载,大观时期,铸出锡母;3有母钱标本,无钱范标本;4叠字标本,面与背,重叠角度相同,证明印模为钱型单体。另外注意“沙”。

宋代翻沙铸钱的工艺流程,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钱监,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宋代的母钱,很难以固定的标准来统一。

需要注意的是:修穿,是清代母钱的一大固定标准,目的是便于母钱从砂范脱模而修出的拔模斜度。但是,宋代铸钱,似乎并不需要母钱具备拔模斜度,当时应该是有其他的工艺来达到母钱脱模效果,例如,“崇宁通宝”大钱,徽宗时期的一些美制钱,内穿呈直竖型,用清代翻砂法是很难理解的。此外,宋钱量产时,边轮和穿口本身都要经过一道加工工序(花穿钱可作例证),只是这道工序的效果有差别。

因此,只能归纳说,宋代母钱确实有加工和修整的工序,修整后的母钱,包括字口、穿口、轮郭,呈现出比较干净的状态,便于压模使用。但是,穿口的加工,不是修母时的必须流程,而是铸造时的一道统一工序。所以,我不赞成用修穿来作为衡量宋母的标准。

接下来,重点讲“铸造级”的概念

宋代翻砂铸钱的主流工艺流程(大部分钱监所采用的工艺),是使用整体雕刻法制作“祖模”,所采用的材料推测为木质。用“祖模”印模翻砂,铸造出整体型的铜质(锡质)的成品,我定义为第一铸造级,这些成品经过挑选和加工,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原母”或“一次母”;再以“原母”作为模具印模翻砂,铸造出第二铸造级;以此类推,重复操作,可以铸出第三、第四铸造级,甚至有时铸出第五、第六铸造级。

我在这里,定义和强调的“铸造级”概念,是便于统一和理解。通俗讲,祖模是“祖宗”,第几铸造级,就是祖模的第几代“子孙”。

如果换作宋母圈内常用的说法,第一铸造级类似于“原母”或“一级母”;第二铸造级类似于“种母”、“工作母”、“二级母”;第三铸造级类似于“子钱”、“次级母”、“三级母”的概念;第四铸造级类似于《宋钱综鉴》上“次出子钱”的概念。

相对而言,我认为使用“铸造级”概念来统一,简单化、合理化,当铸造级到第五、六级时,也不会出现理解上的混乱。在“铸造级”基础上再来讨论“母钱”与“样钱”。

随着铸造级次的增加,所铸造出来的钱币成品,钱型逐渐同比缩小,文字笔画变粗。有时需要对各级“工作母”的文字加工修整,有时通过加宽“工作母”的边轮来保证缩小后的钱型符合大小要求,这就是“加刀版”与“阔缘次出版”出现的原因。

关于“铸造级”的概念,需要举例说明。由于正常情况下,宋代量产的铜钱一般属于第三或第四铸造级。第一铸造级的标本极其罕见,想找到同版的一、二、三、四铸造级标本来对比举例比较困难,但是“崇宁重宝”给我们理解“铸造级”提供了大量素材。

简单介绍一下“崇宁重宝”的背景,“崇宁重宝”是宋徽宗崇宁二年,蔡京的党羽许天启主导,率先铸于陕西。由于陕西所铸的“崇宁重宝”当十大钱,有五千贯运至开封,质量让宋徽宗非常满意,于是大规模推行,随后让全国其他钱监也依陕西式样开铸。

从史料中的只言片语拼凑,大概可知,陕西运至京城的,应该是“崇宁重宝”的量产钱(至少是第二铸造级),其中颁发部分给其他钱监作样,结果其他钱监直接将陕西所铸的“崇宁重宝”量产子钱作为“祖模”,一层层往下翻铸……;到后来,各地钱监开始自创“祖模”,由于管理上的漏洞,要么直接减小祖模尺寸,要么也是同样一层层往下翻铸,“崇宁重宝”的铸造由此失控,蔡京与宋徽宗第一次推行当十大钱也由此失败。这也造成了“崇宁重宝”的轻重、大小、精粗不一,加刀版、阔缘次出等衍生版式众多,导致崇宁四年“钱纲验样法”的出台。

叠字,面与背重叠角度相同,证明印模是钱型单体,不是范型。

基本为同一版

这些标本组,最上面的那枚也是量产的子钱,至少是第二铸造级,(不全是铸于陕西)往下则是第三、第四,甚至第五铸造级的标本。其中包含加刀、宽缘次出等情况。另外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崇宁重宝”的标准星月版,基本都出现于铸造级混乱的这几个类,如“宽丁寄郭”、“立点宝”、“短宝”、“广郭”等,推测是为控制铸币质量而特意加上的标记。

刚才的“崇宁重宝”是为了“铸造级”而举的特例,我们回到正常情况来讲,宋代量产铜钱,大多是三到四个铸造级:

祖模---第一铸造级(原母)----第二铸造级(工作母)---第三铸造级(量产子钱);某些情况下,从量产的子钱挑选出部分成品,加工修整后作为“工作母”,翻铸第四铸造级量产子钱。

为什么在正常情况下,也需要这么多个铸造级?

这是因为在版式(祖模)标准化、统一化的前提下,铸币量的提升,导致铸造级不得不增加。以北宋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小平铜钱的版式来看,每钱监每一年铸造一个版来分配,也是不够的,也就是说,某些钱监,需要连续几年生产同一个版式。

从史料上来看,在这段时间内,各钱监的年铸额,多的四十余万贯,少的也是二十余万贯。按省陌制770枚为一贯换算,则每年需要生产1亿5000万—3亿多枚。在版式(祖模)固定前提下,每增加一个铸造级,产量呈几何级数递增,才有可能满足铸额需要。

铸造级数越多,成品质量越差,所以不能无限度增加铸造级。同时为了监督和管理货币的铸造,“祖模”的统一化、规范化必然是趋势,也不能无限度增加“祖模”。如何解决产量和质量的矛盾,成为需要考虑的问题。

解决方案是,对子钱出现,定期换版出现,有序、有规律地增加整体雕刻的“祖模”(版式),这种新的制度与三~四个铸造级,形成一种相对平衡,使得铸钱: 品种统一规范、质量到一定要求、产量也能完成任务。

另一种增加“祖模”的特殊工艺是“活字组合法”。这种祖模的外框、内框、钱文,是分别独立制作完成,组合在一起印模翻砂,铸造出整体成型的第一铸造级(原母)。此后的流程,与传统的整体翻砂工艺没有什么区别。

“组合法”与“整体法”的区别,在于“祖模”是整体成型还是组合成型。相对于“整体法”来说,“活字组合法”相对繁琐,但是成品率高、可以重复使用,增加“祖模”的效率提高。在子钱产量固定的前提下,采用“活字组合法”的钱监,具备条件,减少一个铸造级,从而使得铸钱质量得到提高。

同样,“组合法”祖模也不是无序无限度增加的,是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制的,这点属于版别范围,以后再讲。

举例来看,采用“活字组合法”工艺的代表性类别是:天禧通宝狭宝类、庆历重宝旋读类、元丰通宝大字类。这几个类的共同特征是:

1 四个钱文,在同一组字钉组合下,位置出现进退仰俯昂降不用,导致版别增加;

2 量产子钱的精度、大小、形制等,明显高于同期其他类别的量产子钱。

其实,“组合法”的前身起源于唐代的“钱文镶置法”,或者叫“换字法”,“乾元重宝”的部分版式、“大历元宝”,就是采取与“开元通宝”局部组合而成,五代“天福元宝”、“汉元通宝”都曾经沿用这种工艺,宋钱里有这种局部“换字”的情况。此外,“会昌开元”里,采用字钉印模加背字工艺,例如背“洪”字,也可以算“活字法”的一个源头。

这里再插个话题,北宋庆历年间出现的毕升“活字印刷术”,个人认为,毕升是受到“组合法”铸钱工艺的启发,将此方法在印刷上进行应用。

具体的史料证据,我还在寻找中,就目前能发现的三条线索,值得深思。

其一:沈括《梦溪笔谈》中谈到字钉,先为木质,后改泥字,且文字高度“薄如钱唇”。为何先用木质?为何用“钱唇”来形容?字钉的文字高度为何不采用别的标准,偏偏以钱文高于钱体地章的高度?这是巧合吗?

其二:毕升家族最后的命运,据传说因为用活字伪造钱币而受株连,逃脱之族人改姓田氏与万氏。关于这个传说,本人一直在寻找真正的史料来源,目前尚未找到。

其三:毕升“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庆历年间,他生活的范围在湖北省英山县,距九江一百公里左右。庆历初年,江州广宁监正好接到任务,大规模用“组合法”生产“庆历重宝旋读”大钱,运往陕西作为军费,这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

这个话题,还是留待以后再考证。我们继续讨论宋代母钱。

总结刚才所介绍的“铸造级”概念、“祖模”工艺上“整体法”和“活字组合法”区别,我是想说明,讨论宋代母钱,必须基于版别、铸造级、“祖模”工艺区别来判断。

见到一枚需要判别的母钱,首先得分析它是哪个版,属于这个版的哪个铸造级,这个版的祖模是整体成型还是组合成型?然后再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判断。

通俗的讲,铸造级越高,体现在钱型同比例越大、精度越高,第一铸造级,几乎可以从直径一眼区分。第二铸造级,“整体法”的工作母,通过与同版量产子钱的比较,也相对容易区分出来。

比较难区分的是,从同一铸造级的量产子钱中挑选加工所得到的“工作母”,这就需要对一些细节特征分析。我个人常用的一个经验是,看地章字口间的一种黑色粘性包浆。怀疑这种包浆是翻砂时刷在工作母或砂范表面的一种脱模剂,长期使用后残留在工作母上,成为判别工作母的一个侧面佐证。

最后介绍南宋铜钱的母钱。由于南宋时期钱监减少(主要为饶州永平监,采用“整体法”)后版式比较固定、铸额降低后铸造级也相应减少、以及大量使用胆铜作为原料,使得南宋母钱的区分相对容易。

另外,南宋后期,钱监为省铜并应付检查,制作祖模和母钱时,先铸宽边型,量产时将工作母边削窄,类似于清代宝苏局常平式的情况,同一版式,还出现窄边工作母与宽边呈样母的区别,而宽边样母钱又大多具有鱼脊边的特征,这一点大家可以多多注意。

以下为周鲲老师个人收藏的第二、三铸造级的标本。其中上一排为工作母标本,下一排为量产子钱做对比。

以下几枚为母钱,未找到做对比的子钱。

天眷堂藏 小平原母级的试样

目前仅见2枚。另一枚由新加坡陈光扬先生藏

第一铸造级(原母级)的标本

此版目前所见两枚(另一枚新加坡陈光洋先生收藏),均为小平原母铸造级,属于未采用的试样。这里再提到一个规律,目前发现的原母,大多都是未采用未量产的版,量产版的原母发现极少,推测宋代对量产版的原母,有着严格的回收销毁制度。

以下为安徽发现的元丰通宝的小平钱的拓片,标准第一铸造级的原母,共29枚,6个版。

这次发现意义重大,钱币全部都是“元丰通宝”小平,全部都是可以作为标准器的第一铸造级母钱。共29枚6个版。

其中:

纂书2个版:

1 《符合》411号,大字大头通瘦郭;

《北宋铜钱》1243号,大字大头通细郭。

这是一个使用 “整体法”制作祖模,并大规模量产的版式(子钱十级),所以在这里发现也多。20枚纂书中,这个版占了17枚。《北宋铜钱》1245收录一枚也出自这批里。

2 昂元小字类(一眼特征降丰),目前该版发现就3枚(9,10,11),全是这里发现,《北宋铜钱》1277号收录一枚出自这批。这是一个使用“组合法”制作祖模,目前看只铸到第一铸造级。

行书4个版:

1 《符合》418号,大字大头通广穿背阴起;

《北宋铜钱》1249号,名字没变。

使用 “整体法”制作祖模,并量产的版式,子钱略少,这批里发现3枚,编号1,2,9。

2《符合》419号,大字大头通广穿长宝;

《北宋铜钱》1248号,名字没变。

使用 “整体法”制作祖模,并量产的版式,子钱略少,这批里发现1枚,编号3。

行书第3 和第4个版 ,都是此次新发现的没有量产的版式,而且这个类都没有别的版式量产,纂书新版至少有别的“昂元小字”类的版式量产过,所以意义更大。这个类,《北宋铜钱》上称为“广郭小字”类,是因为“通”字与“广郭类”非常相似。而我认为,其实这个类正是“昂元小字”类的行书对钱,“通”字作为线索,将“昂元小字”类与“广郭类”又串联到了一个“钱监系”。

编号4,5,7,8为一个版,编号6为另一个,“元”字位置和字钉不一样,“丰”字字钉一样,位置不一样。

分析这批母钱,可以证明:

1 宋代铸钱肯定是用母钱翻砂法;

2 宋代母钱翻砂法必然存在多个铸造级。这批母钱里,量产的三个版,钱型明显大于平时发现的同版的子钱、工作母,可以排列出三个铸造级;

3 其中有三个版式为“活字组合法”。这三个版虽然没有对应量产的子钱,但是,可以证明“组合法”的第一铸造级(原母级)即已整体成型。

主持人:小俞

周鲲老师的讲解非常详尽精彩,而且妙语连珠甚是精彩啊!谢谢周老师!

现在我们进入回答泉友问题的环节。

问题一、宋代钱币,铜锌的比例,是铜高哪,还是锌高 ?

问题二、买宋钱保值吗,一年宋钱出土多少吨?

问题三、元丰直径3.19厘米的算是大样还是铁母?

问题四、“某些团体”把修过穿的,字口深一些的现在都说是母钱,这对吗?是不是就是精制或美制的钱?

问题五、对于收藏宋对子钱应注意哪些误区?

主讲人:周鲲(deep)

视频2

问题1:宋代钱币,铜锌的比例,是铜高呢?还是锌高?

答: 这个问题,一下把我问懵了,铜钱,当然是铜的比例高了。不过一下反应过来,这位泉友估计是想问含锌量大不大,是不是想问关于宋代有没有“黄铜钱”的问题?

首先,纯铜是呈红色的,古人称之为“赤金”,意思就是指红色的金属。

铜与铅合金,即铅青铜,由于铅固态下不溶于铜,且比重大于铜,所以铅青铜很容易造成比重偏析,加入锡以后,一方面可以提高合金基体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使铅在合金体中均匀分布,颗粒变细。因此,中国古代青铜文化中的“青铜”,指的就是这种外表呈青白色的铜、铅、锡合金。

铜与锌的合金,呈黄色,称为“黄铜”。中国自明朝嘉靖以后,通过开采云南铜矿,大规模冶炼获取“黄铜”用于铸钱。而单质金属锌的提炼则更晚晚,是自明朝万历以后才成熟掌握这项技术。

那么在明以前呢?那时,铜锌合金并不被称为“黄铜”,而是成为“鍮(tou)石”或简称“鍮”,虽然考古发掘,中国史前时代已有铜锌合金的黄铜器物,但这是偶发性情况,当时并不具被提炼黄铜的技术。汉唐时期,丝路贸易中,“鍮(tou)石”是重要的进口商品,其价值仅在金银之下。到北宋时期,民间方士通过炉甘石炼丹逐渐掌握了“鍮(tou)石”的冶炼技术,其中铜钱是作为原料去提炼“鍮石”,遭到官方的严厉打击,此项技术未能大规模使用。

因此,在宋代,铜锌合金的“黄铜”,叫“鍮石”,价值高于青铜,所以不会用于铸钱,反而是将铜钱作为原料去提炼它。

至于,宋代史料中提到用于铸钱的“黄铜”,有两种观点,一是指由黄色铜矿(硫化铜之类)通过火法炼铜所得到的赤铜,与“胆水置换法”获得的“胆铜”作区别而称为“黄铜”,与现在铜锌合金的“黄铜”概念不一样。二是,火法炼铜所得到的原铜,因产地不一致,伴生矿也不一样,有时炼出的不是纯铜,已经是含有少量的锡,而铜锡合金在锡含量偏低的情况下,是呈现浅黄色,所以古人根据色泽而称之为“黄铜”。我赞成第二种观点。

总结:宋代铜钱的成分,主要还是铜、铅、锡的合金,即青铜。即使含锌,也是微量元素,属于偶然伴生状态。也就是说,宋代没有“黄铜钱”,部分呈现黄色的宋钱,即使做科学鉴定,也是含锡量略低的青铜合金。

补充:以上内容大多参考于《钱币学与冶铸史论丛》周卫荣、戴志强著,中华书局。

问题2: 买宋钱保值么?一年出土宋钱多少吨?

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从投资角度来说,宋钱不大适合,因为太复杂,门槛高,入门难,更适合搞学术和搞研究,投入当作消费,不指望回报,这样心态会好很多。出土量比较难估算,毕竟没有进入一线,大概了解,前几年东北地区的年出土量应该在10吨左右吧?最近几年据说出土量直线下降。毕竟埋在地里的总数是有限的,越挖越少。

问题3: 元丰直径31.9算大样还是铁母?

这个要看具体面文的,这个数据99%可能性是陕西路折二大铁钱的铜铸币(常说的铁母);但也不排除是折二铜钱中,直径偏大的版式的原母。

问题5: 收藏宋代对子钱要注意哪些误区

1注意不要把后天缺陷和被动成因当版别,2如果只是收藏,建议从祖模分版,次出大小样、次出宽缘、加刀等衍生变化可以忽略。3 建议优先从徽宗钱入手,精美漂亮,相对保值。

主持人:小俞

问题六、徽宗大钱,比如崇宁通宝抽示纤字、美制纤字等版别,字口特别好,穿口也好,是否崇通这些版是由一级翻铸或者是其他方式? 部分所见感觉比崇通铁母还要精细

问题七、请问圣宋元宝小平钱篆书中冠宝,直径25.6mm是圣宋元宝的大样吗?

问题八、区分与判断宋钱中的样钱、母钱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宋钱中的样钱会和清钱的样钱一样,也区分大、中、小样钱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如何区分?谢谢!

问题九、元丰背巨星和小星区别大不大?

主讲人:周鲲(deep)

视频3

问题7: 圣宋元宝小平中冠宝,直径25.6是大样么?

需要看实物的精整程度,毕竟宋钱是传统手工翻砂铸造,同版同一铸造级,可能会因批次不同、加工程度不同、上一级母钱不同等因素,存在一定范围内的直径误差,所以要看实物的精度等情况来判断。我的这个版子钱直径,在24.8左右。

问题8:区分宋钱中的样钱、母钱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宋钱中的样钱会和清钱中的样钱一样,也区分大、中、小样钱么?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如何区分?

这个问题,关键看“样钱”一词如何理解?宋代史料中多次出现“样钱”一词,其意指做样品的钱,曾出现从量产子钱随机抽取样钱的记载。所以,我认为宋代的“样钱”和“母钱”一样,还是要基于铸造级来谈。第几铸造级的“母钱”,第几铸造级的“样钱”。

至于量产子钱中随机抽选的样钱,现在已经没有区分必要了。

问题9 :元丰背星小平

这个版子钱直径在25mm,再从整体字口和精整度来看,这个是属于量产的子钱。

主持人:小俞

今天周老师的讲课就到这里啦~

由于时间关系,部分朋友提出的问题未能详尽解答,还请见谅。

下期将由刘建平老师跟大家聊一聊金马甲上市投资。如有问题想请教老师,请与我们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