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建盏的器型之美?经典老盏与创新建盏有何不同?
建盏的器物之美,不止在色,也在于形。诸多盏友把玩建盏时更多的是注重其釉色。其实建盏造型,也是建盏必不可少的品质考量。
建盏造型之所以能在宋时风靡各窑口,即使各窑口竞相仿之,也未能超越。不仅仅是因为釉面斑纹,还有就是造型的曲线。
建盏造型的共同点是盏口大、圈足小、状似漏斗。
建盏的器型质量如何,取决于器型总体上线条是否流畅,过渡自然,表面是否平滑。
只有建盏盏壁外轮廓线型收放适度、轮廓曲线口部稍收、腹部阔缓收至底部圈足,才能够表现出建盏收放自如的结构设计,赋予建盏舒展、雅致、秀美等的体态特点。
因此,也就只有功力深厚的建盏师傅才能够展现建盏之形美。
▼有明显变形和粘窑的宋代银兔毫盏
建盏的制坯工艺是严谨且古朴的,入窑的坯工整,不代表出窑的就能保持原状,建盏的胎土因为含铁量高,很难保证不在高温下变形或开裂。
▼有明显变形宋代建窑黑釉兔毫敞口盏,口沿曲线变形,腹部变形厉害,曲线不自然
有的盏粗看上去难以判断是否畸形,这时可以试着将建盏倒扣在水平的桌面上,如果能和桌面紧贴,就说明口沿够规整。如果不紧贴甚至会晃动,就说明有变形。
业内根据口沿、腹部和底足的变化,将建盏分为束口、敛口、撇口、敞口四种类型,每个器型特点不一。
束口——稳重典雅
建窑束口盏,口沿曲折,外缘向内受挫,约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内壁则形成一周凸圈,业内人士称“束口线”或“注水线”,位置大约在盏口下方约 1cm 处。
▼建窑束口盏平面示意图,欣赏建盏的外在器型时候,以下这几个部分都要注意,束口线的位置是否合理,腹部曲线如何?止釉线是否齐整、釉珠是否艺术性、圈足的修整度如何?
建窑束口盏阔口窄足,收放有致,虚实相辅,颇具韵味。铁胎分量本就稳重,加上束口盏的造型设计,底深而微宽,重心稳定,极适合斗茶,也令建窑束口盏在观赏性与实用性之间,做到良好的平衡。
撇口——舒展匀停
▲该只盏是撇口盏的标准器,腹部曲线平滑,口径16.5cm,高7.9cm,高与口径比约2:1,是建盏令人最为舒适的比例
由图可知,撇口盏盏腹较长、有弧度、口沿向外撇,给人以舒展、盛开的状态。宋时,主要用于分茶。
敛口——浑圆小巧
敛口盏,口沿向内微收,外壁鼓出,具一定向外的弧度,器型饱满、圆润。敛口盏的腹部弧线更为明显。微类似于古代僧侣用的钵,只不过建盏有圈足、钵无。
敞口——直率阔朗
敞口盏的盏腹较浅,盏壁斜直,无弧度,或只一点弧度,造型上呈典型的“V”字型,敞口盏也被称为“斗笠盏”。
大型碗,口径在15cm以上; 中型碗,口径在11~15cm之间;
小型碗,口径在11cm以下。
无论是哪种尺寸,建盏的口径与高度,几乎维持在一定的比例等于或稍大于2:1。
▲美国弗瑞尔艺廊藏撇口油滴盏,尺寸:19.2×8.8,口径与高的比例约为2:1,盏身空间大、底部陡深且稍宽,为点茶者击拂技艺的发挥提供舒适的使用功能。
该比例是宋代匠人精心设计制作,且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的结果。该比例在宋时不仅满足斗茶需求,品茗需求/品饮习惯也考虑在内。
若口径过于窄小、直壁的盏身,显然不适合点茶击拂。
▲宋 建窑兔毫盏,口径11.3cm,美国密歇根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建盏不仅是斗茶器物,还是品茗茶器,欣赏建盏的造型时候,必须注意盏的尺寸比例是否合理,这样才不会引起使用时候的不适感;盏的整体造型不至于笨重,方便品饮。
▲南宋 建窑油滴束口盏,口径12.1×7.1cm,德川美术馆藏,高7.1/口径12.1≈0.6
宋代建盏珍品中,几乎符合黄金分割之美,有黄金矩形的存在,高与口径比例接近于黄金分割率(0.618),使得建盏整体的线性美更为经典。
※黄金矩形:黄金矩形(Golden Rectangle)的长:宽=黄金分割率,即短边为长边的0.618倍。黄金分割率和黄金矩形能够给画面带来美感,令人愉悦。
▲南宋 建窑兔毫盏,截止2021年6月份,建盏拍卖排行榜位列第二的建盏
建盏的造型设计可谓匠人智慧,茶器造型的伟大发明,特别是建窑独创的束口盏。不仅上手手感好、好持拿,还有其独特的束口线,更是为品茗者造福。
▲南宋 建窑兔毫束口盏,尺寸口径12.9×7.5cm,日本林原美术馆藏
束口盏足小、腹大、口部微收的造型吻合人手掌微区的弧度,因此品茗者正好可以双手环形紧紧贴合盏外壁,这样的持盏方式极为舒适,且不易掉落。
束口盏闻香时不用倾斜,为品香者提供了最佳的角度;束口线的存在,还可控制品茗时茶汤入口的速度,且凹陷的“ 束口” 线正好贴合唇部咬盏的弧度,茶汤入口滴水不漏。
在宋时,束口线的存在,更是让点茶者注汤时,注意分寸,防止溢出。这种口部设计细节的人性化设计赋予了品茗时所需的最大的舒适性与功能性。
建盏除经典的4种器型,发展至今,建盏界能人之士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艺术创作,创新了众多器型。
竹节盏
竹节杯,形似竹子,建安地区生产竹子,将竹与建盏相结合,又配以陈大鹏老师独创的鹧鸪羽毛斑纹,意境相生。
此外,竹节盏的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手握杯盏,不易滑落的同时,又不至于烫手。
一口盏
一口盏,设计灵感来源于斗笠盏,高度比斗笠盏高,更侧重于凸显器型的苗条、灵动,多为小型器。
▲陆金喜作品-曜变一口盏,口径6.1cm,此款曜斑在阳光和一定温度条件下会闪耀出七彩光晕,精致小巧,随身携带方便
花口盏
花口盏,在宋时也有此器型,但形制与此大不相同。
▲吉州窑 北宋 吉州窑黑釉花口盏 口径10cm 高5cm,此器型更注重形制的优美呈现
▲孙莉设计花口盏作品
孙莉根据建盏特质、加以创新、设计此花口器型。盏口犹如盛开的莲,而盏甚圆润、不影响茶容量,可谓美学与实用兼具。
▼孙莉作品-醉红颜花口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