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鲜为人知到创新标杆,山东省立三院怎样用互联网医院“弯道超车”?
“互联网医院对公立医院的价值,不说可以完全做到弯道超车,但加快步伐肯定没问题。”这是山东省立第三医院院长吕涌涛的观点。疫情过后,公立医院加快上线互联网医院,他已经坚持这一观点并探索实践了好几年。
去年4月,在“互联网+医疗健康”定调政策出台一周年之际,国家卫健委召开了一场发布会,展示阶段性成果。会上,山东省立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山东省立三院”)作为样本亮相,吕涌涛详细介绍了互联网医院的建设思路和经验。在2020年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山东省立三院互联网医院又从全国680余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四届智慧医疗创新大赛二等奖和最具领导力奖项。
2019年4月,山东省立三院院长吕涌涛(右一)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互联网医院建设经验
今年11月23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如期召开,正是在五年前的大会上,新诞生的乌镇互联网医院敲开了中国互联网医院的大门。近日,恰逢山东省立三院成立70周年,动脉网采访了吕涌涛院长、微医集团副总裁孙京猛以及互联网医院相关负责人,带着对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历程的梳理,回溯山东省立三院如何从一家鲜为人知的省级医院,迅速成长为全国数字创新的标杆。
互联网医院3年建设,从学习到“被学习”
山东省立三院始建于1950年,先后历经山东省交通工人医院、山东省总医院、山东省交通医院;2017年3月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转隶省卫生健康委,并更名为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由行业医院成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三甲综合医院。
早在2016年,吕涌涛就开始计划建设互联网医院,初衷是将医联体内的资源打通,促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山东省立三院的紧密型医联体包含一家二级医院、一家乡镇卫生院、1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43家乡村卫生室。
山东省立三院
“我们认为,互联网医院是大趋势,但顶尖医院的热情并不高,而我们正处于上升期,急需提升影响力,所以这正是我们的机会。”吕涌涛说,“即使当时政策并不明朗,但总要有人去先行先试。”
筹备期间,吕涌涛曾多次率团队去其他省市考察,在选择第三方合作、如何通过互联网将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等关键经验上获得不少启发。
2017年7月,山东省立三院与微医集团紧密合作,正式上线互联网医院,一期实现了远程诊疗、远程培训、医联体内分级诊疗一键转诊、远程检查检验申请预约、商保在线理赔、家庭医生线上签约服务等功能。
此后,山东省立三院互联网医院与微医共同探索,不断完善服务内容,先后搭建了处方共享平台、药联体平台,实现复诊患者在线开处方、在线支付、药品配送到家或就近药店取药;连接起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线上线下、院内院外,通过家庭医生个性化服务包、互联网慢病管理等输出服务。
2018年12月,山东省立三院成为首批接入山东省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并获得牌照的互联网医院。从全国范围看,这也是2018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后首批获得牌照的互联网医院。
山东省立三院互联网医院发展重要节点,资料来源:山东省立三院,动脉网制图
2019年4月,在“互联网+医疗健康”定调政策出台一周年之际,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展示建设成果,山东省立三院互联网医院作为案例在会上亮相。
此时,山东省立三院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已初显成效,形成了以家医签约平台和医联体平台为特色的互联网医院。家医服务方面,设计了197个个性化服务包,签约2.2万社区居民。互联网慢病管理方面,建立在线MDT慢病管理团队,设计23个专科会员服务包,为医联体内5822名糖尿病慢病患者提供互联网MDT诊疗服务。同时,山东省立三院还扩宽了医联体服务范围,与中建八局合建“山东省第一家工地网络医院”;成立结石病互联网专科联盟,推动互联网医联体向专科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受益人群达40万人次。
在国家卫健委的发布会上介绍经验只是一个开始,山东省立三院互联网医院的全国影响力逐渐显现:2019年6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一行到山东省立三院参观交流;2019年7月,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张学高主任一行到山东省立三院调研……
两三年时间,山东省立三院互联网医院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学习到“被学习”的跨越。
今年疫情期间,省立三院互联网医院还组建了互联网志愿服务团队,通过线上的发热门诊、慢病门诊、健康科普等服务,满足居民的医疗健康需求,并为中建八局建筑工人、高速集团海外员工等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45”模式下的创新实践
今年以来,在政策鼓励、疫情防控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互联网医院数量迅速攀升,目前全国已有900家。
CHIMA大会、CHINC大会……医院院长们在多个场合探讨如何建设互联网医院。尤其是疫情给医院正常运行带来巨大冲击、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倒逼创新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医院成为公立医院延伸服务、降本增效的一种可能。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公立医院往往会遇到组织保障不到位、医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障碍。针对这些问题,山东省立三院是怎么做的?
在国家卫健委的新闻发布会上,吕涌涛曾将互联网医院发展路径总结为“145模式”。“1”指互联网医院建设思维,以实体医疗机构为主体,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医院+医联体”建设思路,利用互联网技术,扩展医院服务时间和空间;“4”指管理、技术、医生、运营四个团队,四支团队协力合作推动互联网医院的发展;“5”指支持保障、标准规范、服务内容、行为监管、运营机制五种机制,保证互联网医院健康有序发展。
针对当前许多公立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的难点,结合山东省立三院的“145”模式与实践,我们总结出三大方面的创新经验。
组织保障:配备团队全力推动
目前,公立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工作大多交由医务部或信息科管理,仅少数医院成立单独的部门来推动。医务部忙于医疗业务、医疗质量、医疗技术等的组织管理,难以兼顾其他工作;同时,医务部也不熟悉信息化工作。信息科则忙于各类评级、系统安装调试,而互联网医院不只是一套系统购买安装的问题,还需调动院内医生做持续的运营和服务,信息科难以做到。
山东省立三院为了能更好、更快、更规范地推进互联网医院工作,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的互联网医院项目领导小组,在省内率先成立了智慧医疗工作部,专门负责互联网医院的日常工作。智慧医疗工作部主任由医院原信息科主任朱兴国担任,下设两名副主任,一人分管医疗、一人分管信息化,实现医疗管理与技术管理的高度融合。
智慧医疗工作部主导制定的《互联网医生行为规范》等制度体系,完善了院内互联网医疗三级监管体系,建立了诊前、诊中、诊后监管机制,实现了互联网医疗全过程监管。其中,《互联网医院诊疗服务行为规范》已被列入山东省实施标准化战略领导小组发布的《2019年度标准化综合改革暨“山东标准”建设项目计划》中,作为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项目推动形成新型山东标准体系。
医生管理:专职和兼职区分激励
按照国家医保局文件规定,公立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复诊,由不同级别医务人员提供服务,均按普通门诊诊察类项目价格收费。也就是说,医生在线上问诊的收入可能比线下更低,尤其是高年资医生;再加上精力不足、对互联网医疗的认知不足等因素,许多医生上线服务的积极性并不高。
对此,山东省立三院在互联网医院采用了专职医生和兼职医生两种模式。专职医生一共5人,隶属于智慧医疗工作部,线上服务就是本职工作,实行“抢单制”,多劳多得。兼职医生即医院其他科室医生,以鼓励为主,提供线上服务可获得相应的额外收入,也就更有动力“上线”。
山东省立三院智慧医疗工作部副主任王晶在线接诊
王晶是最早进入智慧医疗工作部的医生之一,也是部门分管医疗的副主任。目前,王晶在互联网医院的接诊量已达到10.2万次,从互联网医院上线算起,每天接诊近百人次(含工作日和周末)。日常接诊中,她和同事还会帮助一些病情复杂的患者精准转诊到相应科室,增加院内医生对互联网医院的认可。
为了提升专职医生的临床业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专职医生与其他医生的配合,吕涌涛还计划实施“轮班制”,即专职医生在线上工作一定周期后可选择换岗工作。
服务创新:从个人、家庭走向机构
2019年以来,山东省立三院互联网医院在面向患者、家庭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取得较好的成效之后,开始将诊疗和健康服务延伸至各类机构。例如,与中建八局共建“工地网络医院”,通过智能设备“微医通”提供线上咨询及健康讲座;与济南铁路局合作,在济南西站为旅客义诊并宣传急救常识。
截至目前,山东省立三院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已经覆盖了交通、养老、银行等领域的机构,通过机构将服务提供给员工或客户。“机构对健康管理的需求很大,尤其是养老机构。”吕涌涛介绍。
这类B2B2C的模式能够更大规模地让互联网医院资源利用起来,同时,促使医疗服务向健康管理环节前移,从社会效益上看,提升大众的健康水平,也会带来医疗费用的降低。
“架桥”理论下的合作运营
在山东省立三院筹建互联网医院之初,还面临一个选择:购买一套系统自己做?还是引入合作伙伴一起做?这也是所有公立医院付诸行动时面临的问题,对人力成本、经济成本和运营能力的考虑,导致医院纠结不已。
经过一系列的考察和思考后,吕涌涛发现,建互联网医院就像架桥,要将传统医院带到一片“新的天地”:“桥的这边已经很成熟了,对面还等着我们去开垦,但这座桥只靠医院的力量无法完成,需要医院、互联网公司、药企等等多个参与方各自发挥专长,通力合作。”
院企各有所长、各司其职
筹备期间,山东省立三院对比了不少企业演示的产品和服务,大多以软件服务为主,最终选择了技术支撑能力过硬,且互联网医院运营经验丰富的微医。早在2015年,微医就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乌镇创建了全国第一家互联网医院。
“如果单纯购买一套系统,哪怕今年是先进的,等医生好不容易全部熟悉起来,过几年可能就落后了。”吕涌涛认为,术业有专攻,如果能找到优质合作伙伴,大家各司其职,都省事省脑省力。“没必要去完成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成本太高。”
互联网医院项目启动后,微医的定位并非技术服务,而是与智慧医疗部共同组成了一个项目团队,整体作战。
微医集团副总裁孙京猛介绍,在项目推进的不同阶段,微医的工作重点也不同。比如,前期结合互联网的特性,为互联网医院的定位和方向提出方案建议,规划展厅设置;方案确定后,技术人员负责各个系统开发,成立工作小组协同医院推进互联网医院牌照等资质合规工作;系统上线后,运营人员上岗、驻院办公,与医院保持常态协作,共同推进后续服务。
“在后续常态化合作运营过程中,处方流转、商保支付、家庭医生签约履约等等,还需嫁接院外资源。”孙京猛表示,此时,微医会根据医院需求,从集团抽调团队或配备资源来满足,“这种灵活且高效的合作机制是公立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的关键点。”
近几年来,山东省立三院作为互联网医院的实体主体,全面统筹互联网医院工作,负责院内、医联体内的资源组织,医生也只需做好医疗本身的工作。
微医负责在线问诊平台、家医签约平台、医联体平台、药联体平台等各个系统搭建及人工智能产品开发,助力医生提效,同时整合药品、器械、健康管理等院外资源,与医院共同进行专科服务、家庭医生个性化服务等产品的设计和推广。
双方各自发挥优势,共同推进互联网医院的发展。
医疗资源如何复制和连接?
微医与山东省立三院合作的此类模式,对医院而言无需付出比购买系统更高的成本,却能延伸和丰富服务内容,使居民获得感更强;还能有效盘活医联体内的资源,充分发挥各级医疗机构的价值。对企业而言,则能通过院外资源整合、用户服务获得收益。
孙京猛坦言,从企业角度看,帮医院搭建系统、申请牌照,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更重要的是通过运营实现互联网医院的长期价值。“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做复制和连接,把大医院的资源、大专科的优势、大医生的经验等,向基层进行广泛复制,再与基层医疗机构各个网点连接。这不是一套产品,而是一套解决方案,一套成体系的能力。”
疫情促使许多院长意识到,公立医院能通过互联网将原有能力做延伸,从院内走向院外,走向社区和家庭。孙京猛表示,正因为互联网没有边界,互联网医院没有“围墙”,微医也不仅限于与单体互联网医院合作,而是将重点放在基于某个区域整体考虑互联网医院建设,在区域内进行更充分的复制、连接与融合。
新技术推动下的更多机会
如今,山东省立三院呈现出这样的服务场景:
临沂一名胆结石患者病情复杂、并发症严重,经历了一次手术后仍未好转。她通过山东省立三院互联网医院联系到肝胆外科张锎主任,讲述了自己的患病经历。山东省立三院的肝胆外科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患者在网上沟通好病历资料后来到医院,由张锎主刀完成了这次复杂的手术。目前,患者已康复。
对常见病、慢病患者来说,平时可以在医联体内的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有必要时再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找专家会诊。
对特定的健康人群来说,如老人、女性、儿童等,可通过家庭医生、专科会员等服务,找到适合的健康管理方式。
可见,医院服务从线下延伸到线上、从院内延伸到院外后,能满足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并匹配以相应的医疗健康资源。
互联网医院对患者、对用户的价值已经很清晰,其对公立医院本身的意义何在?
“互联网医院对公立医院的价值,不说可以完全做到弯道超车,但加快步伐肯定没有问题。”吕涌涛透露,尽管疫情给实体医疗机构带来巨大影响,但在今年1-9月,医院收入同比增加26%;虽然没有精准的统计证明这些收入来源于互联网医院,但可以肯定的是,互联网确实成为了持续连接患者的纽带,精准的线上分诊能使各类用户找到最合适的服务,医院提供的诊疗服务在质量上也得到了提升。
吕涌涛在山东省立三院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言时提出,必须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
在吕涌涛看来,未来互联网医院会成为公立医院的竞争手段。“互联网医院现在是院内服务的延伸,但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未来就不会是延伸了。我们展望的场景是:未来会有这样一个诊室,患者自助操作、数据就传到总部,医生分析好反馈到患者手机里,如果有问题再找专科医生。在基层,机器人帮助医生操作,专家进行远程指导。”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场景展望,吕涌涛认为,目前布局的创新点越多,未来的机会也就越多。“但是创新会有周期,不能急功近利,过去几年我们坚持下来了,未来我们依然会继续坚持。”
互联网医院建设常态下的样本参考
当然,山东省立三院互联网医院取得阶段性成效,除了找到最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之外,宽松的创新环境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2018年4月,山东省立三院获得山东省卫健委批文,成为省内首家互联网医疗试点单位;先行先试的举措获得主管部门许可,也是医院与微医合作持续推进互联网医院工作的重要节点。
2018年12月,在国家卫健委《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后仅2个月,山东省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就快速上线,也是新政实施后全国首批互联网医疗监管平台。
为了推进互联网医院落地,山东省卫健委制定了《省属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及增加互联网医院第二名称执业登记服务指南》《山东省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基础条件审核及审批流程》《山东省互联网诊疗监管平台注册操作说明》等文件,明确了申请设置互联网医院的路径和方式方法,给各市审批设置互联网医院提供了遵循原则;截至2020年7月29日,已完成互联网医院审批112家。
近两年来,山东省卫健委在完善互联网医疗政策标准、持续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行动积极。2020年10月,国家卫健委公布了“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50个典型案例,山东省卫健委全省联动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成为10个区域服务案例之一,被通报表扬。
顶层设计方面,山东省政府在《山东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行动计划(2019-2020 年)》中,提出7大项任务16项行动措施;鼓励发挥优势企业作用,建设互联网医院运营平台;鼓励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鼓励执业医师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
同时,山东还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支付的政策制定和落地。
整体上看,外部环境为山东省立三院各项创新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合作伙伴微医带来的新机制和运营能力成为了创新落地的保障,山东省立三院互联网医院也成为了近几年山东互联网医疗行业持续上升发展的缩影。
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市建成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意味着互联网医院审批通道在全国范围内都将更加畅通,公立医院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深度运营互联网医院也成为常态。从区域角度看,山东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发展导向,或许能带来一些启发;对公立医院来说,山东省立三院的长远布局、差异化竞争思考,或许也能带来一些启发。
*文中图片除单独说明之外,均来自山东省立三院
近
期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