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根尚主任讲解:中医治疗糖尿病效果怎么样,中医是如何认识糖尿病的?
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持续性高血糖以及长期代谢紊乱,会使得全身组织器官功能发生障碍,甚至会引起失水、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电解质紊乱等。现在治疗主要以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来治疗,那中医是如何认识和治疗糖尿病的。
中医是如何认识糖尿病的?
北京三溪堂中医诊所中医内科专家刘根尚主任解释到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症,是因为人体阴液和阴津亏损所引起的,患者燥热偏胜且阴虚。阴虚越严重,燥热就越胜,热越盛,阴就越虚,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五脏虚弱,吃太多肥甘油腻食物、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主要原因,内热占主导作用。消渴症病变的脏腑是肾脏、肺部和胃部等,特别是肾脏。
糖尿病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1、喜欢吃油腻、甜腻和辛辣食物的人
一般身体肥胖的人都跟吃太多肥腻、油腻以及辛辣食物有关。身体肥胖的人内热,肥腻食物不易被消化,助内热,因此气上溢,从而转化为消渴。换句话说,喜欢吃甜腻油腻及辛辣食物的人易患上消渴症。
2、体质虚弱的人
中医认为五脏皆柔弱,特别是阴虚体质的人。五脏先天性不足,体质是阴虚,体质减弱的人易患上消渴症。
3、不良情绪的人
情绪波动大或情志失调等会使得精神长期受到刺激,郁怒伤肝,肝气会郁结,从而导致郁久化火,火热在身体中滋生,烧灼肺部和胃部津液,最终引起消渴症。因此若想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需保持良好心态。
4、过度劳累
过度纵欲或劳累等会损耗肾气,下焦生热,热导致肾燥,肾燥为渴。因此需控制性爱频率,不能过度虚耗肾气和透支体力,以免引起肾燥,肾燥又会导致糖尿病。其实只要控制好性爱频率,调整好饮食,多锻炼身体,就能达到保肾固精效果,从而辅助治疗糖尿病。
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施治,一般将糖尿病分为气阴两虚型、阴虚热盛型和阴阳两虚型等。
气阴两虚: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为续断此证。表现为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舌红暗,少津,舌边有齿痕,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通常采用益气养阴治疗,可选用玉竹、制黄精、生黄芪、制女贞、枸杞子等。
阴虚热盛:表现为烦渴多饮,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采用养阴清热治疗。可选用冬桑叶、地骨皮、小川连、天花粉、原麦冬、生地黄等。
阴阳两虚:表现为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采用温阳育阴治疗。可选用鹿角霜、熟地、山茱萸、仙灵脾、肉苁蓉、菟丝子等。
食疗、药膳与膏方
中医食疗需注意
中医糖尿病饮食疗法的基本原则在于比例平衡、性味辨证、食量有度。饮食上宜选择具有清热生津、益气养阴功能的食物。如菠菜、萝卜、苦瓜、冬瓜、山药、猕猴桃、荸荠等。慎食辛辣助热食物,如姜、椒、韭、酒等。另外,我们提倡清淡饮食,避免“甘肥厚味”。伴有痰者,可常食一些化痰食物,如萝卜、梨、杏仁等。伴有血瘀者,可常食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紫茄子、藕、玫瑰花茶等。
降糖药膳有哪些
苦瓜炒瘦猪肉:用新鲜苦瓜 250 克,瘦猪肉 100 克,共炒熟吃。
黄芪山药汤:黄芪 15 克,山药 30 克,煎汤代茶,每日 3 ~ 5 次。
芡实煲老鸭:用芡实 100 ~ 120 克,老鸭一只,将芡实放入鸭腹中,置瓦罐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 2 小时左右,调味服用。
枸杞炖兔肉:枸杞 30 克,兔肉 100 克,将兔肉和枸杞放入锅中,加适量水,以文火炖至八成熟时,加入调料至熟即可。
玉米须瘦肉汤:玉米须 30 克 瘦肉 100 克,煮汤,以盐调味。
西瓜皮花粉方:西瓜皮、冬瓜皮各 15 克,天花粉 12 克。加水煎服,每日两次,每次半杯。
山药玉竹白鸽汤:淮山药 30 克,玉竹30 克,麦冬 30 克,白鸽 1 只。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炖 2 小时,调味后即可食用。
调补亦可用膏方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围,疾病起始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口渴多饮,多食善饥,形容消瘦,小便频多,乏力等症候。属肺胃燥热表现。燥邪伤人津液,热邪易耗气伤阴、耗津伤血,随着病程的演进,可以出现脾肾亏损或肝肾不足的症象。因而糖尿病的起始阶段,宜采取清热润燥、益气养阴的方药,此时可服西洋参、生晒参、生地、麦冬、天花粉等;疾病的后阶段则需采用调益脾肾或疏养肝肾的方药,此时可服用生晒参、党参、黄芪、枸杞子、首乌、阿胶、龟板胶等。如果,病人有口气秽臭,小便黄浑,皮肤瘙痒,舌苔黄腻等现象,则必需先予清化湿热,湿热清除之后,才可进补。
北京三溪堂中医诊所中医内科专家刘根尚主任温馨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需控制总热量摄入,多运动来维持正常体重。合理安排工作和作息,不能过度劳累,远离肥腻和高糖食物。定期监测血糖,严格按照医生嘱咐,按时按量用药,维持血糖稳定。平时多吃含膳食纤维食物,每天的摄入量不能少于35克,能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合理补充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同时要控制好血压和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