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养生效果

太极拳自诞生之日起发展至今,普及到世界各个角落,而随着太极拳的成功申遗,更是风靡全球,其养生效果以及文化价值更是深入人心。
太极拳的养生效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提高运动系统的活动能力
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以骨骼为杠杆,关节为支点,依靠肌肉收缩为动力,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各种活动。
练习太极拳对骨骼肌肉的作用,就在于太极拳是一种内外结合,一动无有不动的运动,要求动作连贯圆活协调。因此,对全身各部肌肉、关节都能得到锻炼。
太极拳属于有氧代谢运动,它的运动量通过架势的高低可以调整,运动量适中,不至于造成缺氧的同时,又能达到人体所需要的运动量。
太极拳强调脊骨对拉拔长的作用,脊柱以及它的两侧,按中医讲的督脉、阳经,以及西医讲的中枢神经系统,都通过脊柱的两侧伸展到全身的各个部位,经常练太极拳的人,一般腰椎都很有力量,脊柱一般不出问题。整个脊柱对拉拔长,对整个运动系统就会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二、对循环系统的调节
太极拳注重顺逆缠丝这个缠劲,四肢顺缠逆缠,腰左右旋转,若发力往左发,则先往右转,往右发,则先往左转,胸腰的开合、旋转,手脚的顺逆缠丝,加上运动中的松活弹性都充分体现。
另外太极拳是将锻炼意识放在首位,能松弛紧张的神经,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使内分泌失调与植物神经功能的失衡得到调整,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并使痉挛的小血管得以松弛。
久练太极拳,可以锻炼心血管系统,营养使心肌纤维强壮、有力,心跳次数减少,增大了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加了心肌储备力,还能通过骨骼肌的收缩、舒张使静脉血流加速,并通过膈肌的活动对腹压的改变,使血液尽快经下腔流进心脏,同时可以减少肝、胃、肠的淤血水肿。
三、对呼吸系统的调节
常练太极拳可以改善肺呼吸机能,使肋间肌等呼吸肌纤维变粗,肌肉强壮有力,肺廓活动度好,肋软骨骨化率低,肺活量变大,从而使肺更好地进行气体交换。
太极拳强调丹田内转,其实丹田内转从某种意义上讲,实质是锻炼运用腹式呼吸与肺呼吸相结合。医学研究表明,胸式肺呼吸时肺活量小,使部分肺组织利用率低,即肺叶有中下部分的肺泡组织活动度小,还使部分肺组织因长期少用而易退化、纤维化,以及为细菌生长创造条件。
太极拳运动可以逐步改变人的呼吸方式由胸式肺呼吸转变为腹式呼吸。腹式呼吸的生理意义是:横膈肌较大幅度的升降运动,对于胸腹腔的脏器,如肺、心、脾、肝、肾以及胃、小肠、大肠等,都可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使这些脏腑循环旺盛,生机活跃。
腹式呼吸所形成的腹压升降,也会大大有利于血液的循环,这样就使躯体和内脏获得更充足的血液营养。
四、对消化系统的调节
由于习拳强调丹田内转,胸腰折叠,就有以下几个好处:
①打太极拳后,胃口好、吃得多。
②加强了吸收功能。
③促使消化性溃疡愈合,太极拳运动能消除精神因素引起的胃酸增多,而病人精神愉快也会促使患者消化性溃疡愈合。
五、对内分泌、泌尿、生殖系统的调节
这三大系统基本上都在丹田区域,也就是骨盆之内这一区域。太极拳强调这一部分运动,特别是对耻骨尾肌的锻炼,该肌可以支撑骨盆内的全部器官,是一条比较宽的韧带。这部分是怎样运动的呢?一是收缩,二是放松,这样反复运动,锻炼这一块也即中医讲的肾脏系统的内肾、外肾,对人的内分泌,特别是对性腺的内分泌大有好处。
总的来说,太极拳对人体的作用很大。练拳时,以腰为轴,全身上下、肌肉关节、四肢百骸,都可得到活动,这促进了肌肉紧实,关节灵活,防止骨质疏松及变形。由于它动作轻捷圆活,刚柔相济,练后轻松愉快,消除焦虑,可以促进对事物的兴味,提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情绪。
不论练习哪套拳术,都应首先学好基本功,在此基础上再学练其他套路,定能学得顺利扎实,也能收获健康的身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