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男教师占比越来越少,不仅仅是因为工资收入低下

据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专任教师数量为1673万人,与1985年相比,人数增长了约79%。
专任教师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女教师占比也越来越大,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中女教师占比一直保持在93%以上,截止2018年,女教师占比高达97.84%;普通小学女教师占比从1997年的48.28%上升至2018年的68.75%;普通中学(初高中)女教师占比从1997年的38.16%上升至2018年的55.82%。
中小学女教师占比上升幅度很快,就代表男教师占比正在快速下降,这让我想到前不久与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中学男教师的对话,那位年轻男教师苦笑着说,他考编的那年,被录取的11名中学教师中,只有他一个男的,其他10名新录教师都是女的。
一方面是中小学难以招录到男性教师,另一方面不少中小学男教师流失也非常严重。特别在乡村中小学,年轻的男教师们,要么想着调离现在的工作岗位,到城区更好的学校任教,或进入其他体制内单位;要么想着离开单位,到社会上闯荡一番。
男教师稀缺,归根结底是年轻男性不愿意到中小学,尤其是不愿意到乡村中小学任教。至于为何中小学难以吸引年轻男性加盟,很多人认为是教师工资太低,部分人据此建议提升教师工资。甚至有人直言“把教师工资提升到月薪两万,一定能解决男教师稀缺问题”。
不否认,大幅度提升教师工资,的确会吸引到优秀男性人才的加盟,这从发达地区部分中小学教师招聘中可以略窥一二。比如早前深圳某区以接近三十万的年薪招聘教师,报考人员中就出现了不少男性面孔。倘若“教师工资提升到月薪两万”真的被推广到全国,肯定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男教师稀缺”的问题,毕竟在三四线城市,中小学年轻教师的月薪普遍只有三四千元。
但大幅度提升教师工资显然是不可能的,且不说国家财政负担不起,即便国家财力允许,作为体制内工作的公办学校中小学教师岗位,工资变动也必须要符合一定的规律,不能无节制地上调。况且从明面上看,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收入已经达到与公务员收入相当,单独上涨的空间已然很小。
事实上,在工资收入以外,还有至少三个因素制约着大量男性教师进入中小学。
第一个因素:女性比男性更细心、更有耐心,更适合教育未成年的孩子
女性天生比男性更感性、热情、温柔、有耐心,这些是教育孩子和有特殊需要的人所需要的重要品质。当整天面对一群未成年的孩子时,女性更容易表现出包容,她们不会轻易被激怒,也不会轻易表现出要放弃某个孩子的想法。但男性就不同了,相当多的男性在教育孩子时会表现出不够细心、没有耐心,这在年轻男教师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第二个因素:男性普遍对教师职业无感
男性对教师职业兴趣不大,可能与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与水平没有得到社会完全认可有关。在很多人看来,教师虽然被称为专业技术岗位,但没有工程、计算机、医学等领域工作的专业性强,这导致从事教师职业的男性目标感很差。众所周知,男性是“目标性动物”,一旦他们目标明确,就会用心去做,而一旦他们的工作没有目标感,就一定会提不起兴趣。
第三个因素:男性认为自己从事教师工作,会得不到足够的尊重
传统意义上认为,女性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业往往比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业所受到的尊敬程度要低一些。简单地说,大量女性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而大量男性“远离”中小学教师职业,暗含着该职业受尊敬程度较低。鉴于这样的认知,越来越多的男性不愿意走上三尺讲台,他们认为若到中小学任教,就很难得到足够的尊重。
如此看来,中小学男教师占比越来越少,不仅仅是因为工资收入低下,还与整个“教育生态”有莫大关系。所以,想吸引男性从教、留住男性教师,提升薪资是其一,改善“教育生态”,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专业发展机会,让男性感受到教师职业的独有魅力,更为关键。
不管怎么说,“男教师稀缺”会给中小教育带来负面影响是一定的。因为中小学校的孩子们,不只需要从女教师那里学到感性、柔美,也需要从男教师那里学到理性和阳刚。只有男女教师比例适当,才有助于学生性格的培养。
当然,我们都清楚,中小学教师队伍男女性别的均衡,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至于能不能实现,何时能实现,就让时间来验证吧。
(0)

相关推荐